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贵州城乡商贸一体化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贵州城乡商贸一体化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建设和完善贵州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对激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农村消费,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快贵州农村流通改革和创新,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构建和完善农村商业网络体系;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提升服务功能;推动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建设;提高农村商业信息化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加快农村商业流通现代化。

关键词 贵州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双向流通系统;流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F25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12)01-111-01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贵州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薄弱,业态结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商业网络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和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2005年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推进,贵州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贵州城乡商贸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尽快建设和完善贵州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既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形象的需要,也是增强城市商贸发展后劲,促进城乡商贸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贵州在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商贸一体化进程中,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

1.1 以县城为中心,充分发挥县城在商品流通中的轴心作用,完善商业设施建设,规范商业业态和建设标准重点发展连锁综合超市、百货店、品牌专买店和生产资料专业店,积极发展生鲜超市,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培育具有地方风味、乡土风情的特色餐饮服务,发展家政、洗染、废旧物资回收、典当等新型服务业。

1.2 以乡镇为基础,建设特色商业中心针对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可建设相对独立型镇区商业中心,从政策优惠上,引导具有规模和实力的连锁企业下伸到县域重点镇开设连锁超市,兴建规范的室内集贸市场,发展专卖店、便利店、餐饮、修理、旧货调剂、休闲娱乐等业态业种。

1.3 以村社为切入点,扩大连锁农家店的覆盖面推动农家店以“一网多用”为目标,发展多种经营,拓展服务功能,逐渐搭建起一个集消费品、农资、药品、图书、电信、邮政等中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满足农民多种服务要求。加强农村商品配送能力建设,建立起以都市区为后盾,以县城商业为中心,以乡镇为基础,以村社为切入点的统筹城乡的农村商业网络空间布局结构体系。

2 构建和完善农村商业网络体系

2.1 构建日用消费品销售网络继续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农村市场开发力度,以大中型连锁企业为依托,支持各类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加盟连锁、自愿连锁等形式,以统一采购、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方式建立农家店,提高农家店统一配送率。构建以区县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经营超市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两级配送、三级销售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络体系。把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日用消费品销往农村市场,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和安全的消费品以及更加完善的服务,提高农民消费欲望,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2.2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发挥大型农资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县级农资配送中心骨干作用及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终端作用,构建以规模联购为基础,配送服务为支撑,横向联合、纵向对接,上联工厂、下联农民,幅射能力强,网络覆盖面广的新型农资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区域性农资连锁企业集团,允许农资生产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展开有效竞争。农资流通企业应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各级农资企业之间应联合合作,发挥农资流通企业主渠道作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2.3 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通过专业合作社连接企业和农户,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为终端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模式;通过“农超对接”模式建立农产品直销网络,把农产品直接配送到城市的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将农产品营销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组织超市、食品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屠宰等企业到农产品产地实行产地直采,建立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销售模式;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集散平台的“批发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带动农业生产。

2.4 发展农村“二手市场”,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随着农村农机和城乡家电存量的增加,发展农村农机、家电等“二手市场”,可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加大城乡二手家电的流转,满足低收入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减少资源浪费。对于无法使用,有回收价值的废旧物品,建设绿色回收网络,培育龙头企业,建立村社标准回收站、片区分拣中心以及废旧物资集散交易市场。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3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提升服务功能

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重点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相结合的农副产品、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及果蔬、水产品、肉类、花类等专业批发市场。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现代流通方式,对传统批发市场进行改造提升,促进农产品市场从现货交易方式向展示、订单和网上交易拓展,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优势互动。在巩固市场交易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市场信息、价格形成、外商采购、物流配送等功能,实现市场功能的转变和提升。依托贵州畜牧、蔬菜、辣椒、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品资源,加快建设具有较强集散功能,连接城乡、幅射全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群。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档次,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建设购销信息平台、物流配送网络、质量检验检测及低温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探索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交易模式,增强交易功能,扩大交易幅射范围,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

4 推动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建设

4.1 探索构建以大型零售企业为主导的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以连锁经营为主的大型零售企业应当成为构建此系统的主体。通过将其店铺网络从城市向农村市场延伸,或者通过特许连锁等方式整合农村现有零售网点,逐步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零售网络,共享消费品的采购和配送系统。零售企业在城市中的零售网络和配送系统可以与其农产品采购系统紧密衔接,高效地将农产品输送到城市市场。农产品和消费品通过共享零售企业的采购和配送系统,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从而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实现以零售企业连接点的城市与农村流通系统的双向互动。

4.2 探索构建以批发企业为主导的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一方面批发企业可以通过发展自由连锁的形式,建立农村零售网络,通过其消费品采购和配送系统将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市场;另一方面批发企业还可以利用农村采购和配送系统将农产品输送到城市。批发企业通过农村零售网络的消费品供应商和城市零售商的农产品供应商(或同时兼有消费品供应商)的双重角色,实现以批发企业为连接点的城市与农村流通系统的双向互动。

4.3 探索多种形式的“农商对接”模式,直接将大型流通企业纳入农产品的产业链商务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农商对接”中的桥梁与中介作用,通过召开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农商对接”区域协作会等形式为流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生产组织搭建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各种形式的“农商对接”。强化流通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牵动作用,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和生产的规模化,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

5 提高农村商业信息化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

信息化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商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贵州农经网和新农村商网信息,联合打造为农村信息服务的农家综合服务站,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方面服务。加大农村流通企业和连锁农家店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广POS机应用,提高农家店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逐步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加快农村商业现代化。目前,农村商贸流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人员匮乏,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流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特别是农村流通领域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采取形式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培养一批适合贵州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需要的多土人才,为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