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应该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随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农村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了寄宿制集中办学,这给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学校除了要在宿舍管理、生活保障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外,还要十分重视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住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寄宿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作了以下探索:

一、寄宿生主要的心理表现及其成因

1 自控力差,容易冲动。寄宿生和走读生相比,寄宿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少孩子在缺乏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下,自我约束能力低,造成学习落后和行为表现差。特别是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对孩子过分溺爱,疏于管理和教育,甚至对孩子听之任之。他们更多的是从生活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而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

2 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首先是过早的独立生活方式导致学生情绪焦虑。寄宿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学生突然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亲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如: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尿床,怕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不良心理反映。其次,小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个体心理的发展经历着童年期与少年期的交替,此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而父母却不在身边,当他们独立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会感到很茫然而产生情绪焦虑。第三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孩子寄宿于学校,一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旦孩子有了学习上的问题,他们会采取谩骂、责打的粗暴态度,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第四是学校规范化管理与竞争机制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特别是竞争带来了精神上的紧张与疲劳,从而让寄宿生会有许多的不适应。

3 不善交流,性格孤僻。有八成以上的家长和孩子情感沟通时间减少,由于寄宿生每个月都有二十几天不能和家长见面,到了放假回家,又由于家长要上班也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很好地沟通。特别是留守儿童,几乎没有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导致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日渐减少。长期如此,自然会出现情绪异常,如忧郁、胆怯、孤僻、优柔寡断、冷漠,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早熟,感情脆弱,不容易沟通等心理问题。

二、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加强联系纽带,拓宽沟通渠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所以,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我校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是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寄宿生座谈会,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第二是定期让寄宿生与父母通话,汇报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让他们感受父母的关爱;第三是通过采取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沟通,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家访等形式,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加强与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第四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使寄宿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表明,有了家长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进行专门教育,掌握方法技巧。我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课程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和实际训练操作。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与心理辅导老师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使他们能防患于未然。

3 设立咨询服务室,进行咨询与治疗。小学生已经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原则,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而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也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学生减轻或消除不良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全发展。

总之,学校教育应该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是感化心灵的工作。积极、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课题,更是时展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农村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应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创设共同参与和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普施爱心,我们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