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肾衰合并重度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每周1次皮下注射rHuEPO 10 000U;对照组29例,每周分2~3次皮下注射rHuEP0 6000~9000U。两组治疗期间均不再输血,同时静脉补充铁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发生高血压9例(27.27%),高血钾3例,透析器内凝血1例;对照组发生高血压6例(20.68%),高血钾3例,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rHuEPO治疗肾性贫血起效快、疗效好、贫血症状改善明显。

关键词 肾性贫血 慢性肾衰 促红细胞生成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18

肾病晚期伴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伴有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造成生贫血的病因主要是:①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EPO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主要激素,产生于肾脏,当肾脏广泛受损时,EPO的产生减少;②晚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中有红系造血的抑制物;③红细胞破坏增多;④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倾向;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髓纤维化使红系细胞生成减少外,还能抑制骨髓红系造血和加速红细胞的破坏。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CRF并重度肾性贫血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18~76岁,平均48.70±19.02岁;接受血液透析2周以上。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多囊性肾病8例,狼疮性肾炎6例,痛风性肾病1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4例,梗阻性肾病1例。

入选标准:①治疗前患者Hb值50~80g/L,Hct100g/L,转铁蛋白饱和度>20%,低于上述指标者先进行补铁处理。严格控制血压,使舒张压控制在

给药剂量及方法:观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10 000U,1次/周,皮下注射;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2~3次/周,皮下注射,治疗期间根据Hb、Hct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追踪时间12周,

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Hb、Hct、RBC,治疗前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及电解质、肝功情况,并测量BP和透析前体重。用药过程中,每月上升速度以10~20g/L为宜,若每月Hb上升8%时,rHuEPO剂量应下调25%~50%[1]。试验过程中记录出现的不良事件。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8周,Hb上升≥30g/L或Hct上升≥10%(Hb基本达100g/L,或Hct基本达30%),贫血症状缓解;②有效:贫血症状改善,Hb升高≥15L或Hct较治疗前升高≥5%;③无效:治疗后未达有效标准或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1例患者因高血压中途退出治疗,临床疗效以62例计。总有效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Hb、Hct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

不良反应:在完成观察的两组患者中,未发生过敏反应,1例血透患者透析器发生凝管现象(其中实验组1例,对照组0例),有6例出现高血钾(其中实验组3例,对照组3例),有12例出现高血压(其中实验组7例,对照组5例),经增加降压药物治疗后均能继续用药,不影响统计。

讨 论

多种疾病可导致CKD发生,当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分•1.73m2)时,肾性贫血发生率明显升高[2]。我们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0 000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肾性贫血,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肾性贫血。血压升高者经调整降压药后基本控制,无需减量或停药。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常规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减少了注射次数,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香美,等.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国血液净化,2007,6(8):440-443.

2 美国NKF-K/DOQI工作组,王海燕,王梅,主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9-292.

3 顾勇,施雪枫.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疗效与安全性,2004,13(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