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浒传》的绰号隐喻翻译及其文化资本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浒传》的绰号隐喻翻译及其文化资本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翻译界对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英译研究已经很多,但从认知语言学隐喻方面来探讨《水浒传》绰号英译与文化资本传播之间关系的作品不多。翻译策略的选择影响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契合或者背离,进而影响文化资本的传播和接受。通过实例分析和归纳演绎可见,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只有变通地、“因地制宜”地进行恰当的选择,才能促进《水浒传》文化资本的流通和传播,反之,阻碍其流通和传播。

【关键词】《水浒传》;绰号隐喻翻译策略;文化资本;传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中国古典小说的扛鼎之作——《水浒传》的英译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而绰号隐喻是《水浒传》独特的创作思维表现,它的英译与《水浒传》文化资本的传播密切相关。翻译文学不同于一般文体的翻译,它所进行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水浒传》文化资本的运作,除了受其他因素的制约之外,还主要表现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差异是必然的,而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入语文化相契合还是相背离,都会影响到文化资本的传播与接受。虽然传统上的翻译标准是“忠实”(fidelity)或“准确”(accuracy),但从文化层面上讲,很多时候译者不得不采取变通的策略。本文以《水浒传》沙博理译本中英雄绰号隐喻的翻译为例,探讨其翻译策略对《水浒传》文化资本传播的影响。

2.文化资本与隐喻翻译

“文化资本可以通过翻译进行传播和调节”(Lefevere 2001b:44);而翻译可作为资本的积累方式(Baker 2010:290)。“翻译与文化资本是互动的,翻译是文化资本的承载形式和文化资本运作的结果。在文化资本的积累及流通的过程中, 翻译作为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中介场, 不仅对社会发展和文化资本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自身作为文化资本在这个流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翻译被看作是文化资本流通和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承载着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任。”(曾文雄 2012:83-88)

纽马克曾说过“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Newmark 1982:113)。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就对隐喻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80年代,隐喻的认知学派风靡一时。英汉语隐喻受到各自的语言、文化、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文化因素不仅为承载隐喻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语境,影响隐喻的意义,而且为隐喻提供了一个在意义的意义上、而不只是交际工具的意义上具有了意义的环境(place)。(Cormac 1985:183-185)《水浒传》文化资本的运作过程离不开绰号隐喻的翻译。108将是《水浒传》的灵魂,而绰号是108将的灵魂所在。如果在《水浒传》的英译研究中对绰号隐喻的认识不足,就可能导致在翻译过程中曲解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效果,甚至阻碍《水浒传》文化资本在译语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

3.绰号隐喻的翻译与文化资本的传播

在《水浒传》绰号隐喻的翻译运作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文字和语言,更多的是额外的隐含意义,一种来自异域的“他者”文化,一种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沙博理(Sidney Shapiro)对于这“他者”文化相当着迷,他于1963年加入中国国籍,“越来越感到中国是我的国家,我的家园,我的家庭。”(孙建成 2008:77)特殊的中国情结使得他翻译过程中秉持着“‘忠实’式的异化和归化”、“想在他的译本中克服直译的‘困难’和意译的‘不准确’”(孙建成 2008:156)。但是,“我从未失去我身上的美国味儿”(孙建成 2008:77)“美国味儿”的不能失去,促使他在翻译策略上进行了变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和消减。

3.1 原语隐喻和译语形象内涵的统一

若原语中的隐喻形象在译语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以及文化内涵,则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这样,既保留了原文形象、语言风格和民族文化,两种文化相互契合,对于隐喻的翻译操控也使得原语文化资本能够顺利地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并接受,《水浒传》文化资本在译语文化中顺利传播将成为可能。比如,“豹子头”是林冲的绰号,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施耐庵,罗贯中 2006:60)而得名。沙博理将其翻译为“The Leopard head”,在原语和译语中,都能找到矫健、敏捷、威猛的形象,林冲武艺超群、勇猛的特点也跃然纸上。对于此类隐喻,沙博理的翻译更多地体现出了对汉语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希望向译语读者更好地传达这一汉语文化信息。这种成功的“隐喻移植”(transplanting of metaphor)(肖家燕 2009:34)使得《水浒传》在译语文化中得以顺利流通和传播。

3.2 原语隐喻和译语形象内涵的不同

由于文化差异,原语中的隐喻在译语中不一定有完全对等的形象与之匹配,尤其是宗教文化,汉英相差甚远,有时候甚至是零对等;也有一种情况,原语中的隐喻形象在译语文化中只有部分对等。如果进行简单的直译,虽然译语读者能充分感受到异国情调,但是对于理解原语语言和深层文化内涵会产生一定困难,甚至是误解和排斥,最终会阻碍文化资本的传播。

3.2.1 原语隐喻和译语形象内涵完全不同

“眉横杀气,眼露凶光”、“红衫照映夜叉精”(施耐庵,罗贯中 2006:224)是对“母夜叉”(the Witch)孙二娘的描述。“夜叉”来自梵语, 指佛教中的啖鬼吃人的恶魔, 但在信仰基督教的英语文化中没有对等的翻译。如若硬译为Muyecha,对不熟悉佛教文化的英语读者而言是陌生的。沙博理将之译为“the Witch”,很好地实现了语义的转换,生动地表现了孙二娘开人肉作坊、杀人不眨眼的野蛮行径,在文化资本的流通中不至于因完全的陌生的“他者”而阻碍读者接受。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原语隐喻文化意象的部分流失和改变。笔者认为,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补偿翻译,虽然有些繁琐,但也不失为绰号隐喻翻译的一种方法。

对于以上“母夜叉”的翻译,沙博理进行了符合译语读者期待的归化,使译本在大众读者中易被接受和传播。但是对于“一丈青”扈三娘的翻译,他遵循了“忠实”式的异化,以期保留“他者”的异域情调,但效果并不如人意。据考证, “一丈青”是古人插定发髻或冠冕的一种簪子,它还是一种黑色的吓人的蛇。以“一丈青”为绰号, 既体现了扈三娘似簪子的细长身材,又暗含簪子一头尖和蛇似的凶狠、泼辣性格。诗云扈三娘“天然美貌海棠花”,却“霜刀把雄兵乱砍, 玉纤手将猛将生拿”(施耐庵,罗贯中 2006:409)无论从外表还是个性都符合“一丈青”的绰号。但是“一丈青”属于独特的中国文化词,沙博理将其译为“Ten Feet of Steel”,再无其他解释,笔者认为这种简单的“忠实”式的异化,只片面追求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忽视了忠实于原文内容,很大程度上相当于硬译,“一丈青”的隐喻意义被遮盖,这对于译者理解扈三娘这一人物性格和特征无疑筑起了一道墙,从而影响了整个《水浒传》文化资本在译语环境中的传播。笔者认为,缺少对应或对等的文化词或形象的翻译,是最大的文化缺口,译者在归化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度异化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也可以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喻体代替源语中的喻体,或采取隐喻和注释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原语信息的损耗是难免的,差额翻译始终存在在文化资本运作和传播的过程中。(肖家燕 2009:36) (下转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