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选修课程的“行”与“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以浙江省第二批精品课程《植物组织培养》为例,介绍了选修课程开发的意义,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及反思,并总结出“完善的选修课程体系具有知识的多样化的特征,能够保证学生进入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中学习,从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善,即从必修课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选修课程的主动学习。”
关键词 知识拓展类 选修课程 课程资源 课程开发 植物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2012年浙江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制定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该方案强调普通高中应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下面所指的选修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也就是校本课程。
1 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意义
选修课程到底为何而开设,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这是选修课程开发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选修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可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并且,选修课又以学生潜能的多样化发展为终极追求。
1.1 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参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学习,探究生物的奥秘、体会生命力的顽强,进而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也能满足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生命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选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相关的必修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高中生物学业成绩。如布置“设计不同浓度的NAA、BA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并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的学习任务,既有助于学生对“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的学习,又能使学生设计实验思路、评价实验方案、用图标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1.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从我校的特定情境以及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自我特长发挥与个性张扬的课程,“新”、“异”是其基本特征。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科前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从课程“消费者”的角色逐步向课程“生产者”的角色转变,从“教书匠”逐步向“研究者”蜕变。
1.3 引导学校的课程发展,完善学校的课程管理
选修课程开发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课程开发的健康进行。此外,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从学校周围的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是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校本课程管理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在选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组织机构,确保校本课程可持续、健康发展。
2 选修课程的开发过程
2.1 课程的选择
课程的选择主要基于学生、学校和教师三个维度的思考,即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发展;课程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否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否具备开发课程的基本能力,课程是否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1.1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学生兴趣和需要始终是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的主要导向;学生的各项素质是教师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别需要关注的因素。
2.1.1.1 学生的兴趣
为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课程开发之前对本校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兴趣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最感兴趣,对于“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识别和应用”课程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学生的兴趣调查确定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作为重点开发对象。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提高教研组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然后再逐步开发其他课程。
2.1.1.2 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不等同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要是指社会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及价值观,而学生的兴趣有可能是纯粹的、短暂的、肤浅的喜欢,甚至是一时兴起的玩。总的来说需要是外在对学生的要求,兴趣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学生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课程的目标,即课程设计者期望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的状态。选修课程从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口渗透能力和价值观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宏观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价值观。即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具备某些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生活技能)。完善的选修课程体系和必修课程体系所能培养的能力类型也基本一致(当然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主要的区别在于必修课程的知识是限定的、必须要学习的,可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即学生在学习必修课时的内驱力不足),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选修课程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是感兴趣的(即学生具有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也就是说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将原来被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为学生主动发展能力。因此在设置选修课程的目标时,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
2.1.2 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办学理念
2.1.2.1 学校的硬件设施
在确定开发选修课程前,必须要考虑学校可提供的课程资源(如:相应的实验仪器、试剂、参考书籍、场地等)。事实上多数学校不会为新开发的选修课程提供大量的经费购买相应的课程资源,因此新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必须先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当课程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再向学校申请购买完善课程所需要的课程资源经费。我校具有完整的组织培养硬件设施,《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实施也就是将学校闲置的仪器设备利用起来,因此学校领导在政策上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2.1.2.2 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是课程的管理者、课程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和课程评价者。在课程的开发阶段,学校要为课程投入一定的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经费等)。只有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的选修课程,才能让学校认为投入是值得的,才能获得足够的经费购买课程实施所需的课程资源,才能让课程真正的存活下来。因此在选择开发课程时,必须考虑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
如何使开发的选修课程与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相一致呢?《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申请时,阐述课程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植物组织培养》属于知识拓展类课程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植物激素的调节”、“植物克隆”、“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实验设计”、“图表分析”类试题的能力。课程实施后努力提高课程的知名度。(1) 将课程实施的阶段的成果(组培苗照片)在校园网上,从而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认可;(2) 积极参与各种相关比赛;(3) 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及评审,如申报了“浙江省创新实验室项目”、“浙江省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和“浙江省网络课程”等项目,并都获通过。这样使课程知名度和学校知名度都得到了提高。
2.1.3 教师的专业特长及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在开发之前,对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进行了合理评估。(1) 体现生物教师的专业特长。如果课程不能体现开发者的专业特色或特长,那么这门课程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就变得非常脆弱。也就是说如果开发者本身对该课程的内容不精,那么课程就无法达到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课程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笔者在十多年高中生物竞赛的辅导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具备了扎实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基本能帮助学生解决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疑难问题。(2) 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近年来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的教师们多次接受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培训和省、市、县组织的课程开发培训,学习了大量与课程开发相关的书籍,基本具备选修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都曾执教过本校的“研究性学习”或“社团活动”,积累了丰富的选修课程实施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参与本课程开发的全体教师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着极大的兴趣。
2.2 课程的开发
2.2.1 课程的准备阶段
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了解学生兴趣、分析课程资源、定位课程类别等。
2.2.2 课程的开发阶段
2.2.2.1 编写课程纲要
课程开发阶段首要环节是编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用于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的文件。《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主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制定课程纲要(图1)。
2.2.2.2 编写教材
教材是课程纲要的具体化实施载体,《植物组织培养》教材的编写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 理论实践:教材内容的编排按照先理论在实践的顺序进行。如:教材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概述”阐述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的理论知识;各个章节内部也是按照理论学习再活动的形式编排。(2) 简单复杂:学生活动的编排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形式。如:将植物组织培养完整的体系进行肢解,先实施单项操作技术练习,然后再进行完整操作技术的练习和运用。(3) 课堂学习课外巩固:每个组织培养活动后都附加类似植物的组培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如:课堂中进行了“烟草无菌苗的组织培养”的活动后,课外活动就选择同为“茄科”的植物――“矮牵牛”的无菌苗进行组织培养。(4) 模仿探究:“植物组织培养实践”中的前几个活动所选的材料及培养基的各项性质等都是教材中已经编写好的,而后几个活动就让学生设计自选材料组织培养方案,教师审阅,共同修改后进行探究性的组培活动。
2.3 课程的实施和完善阶段
转变教学方式:《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自学――辅导”、“问题――讨论”、“示范――模仿”和“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的能力在过程的体验中得到发展。做好课程实施记录: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多角度及时记录课程的实施过程,包括图片、视频等媒体记录以及教师的教案、教学后记和学生信息及学习反思等文字记录。根据课程实施记录进行反思,修正完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方式等)。
3 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感悟
3.1 选修课程地位低
由于目前选修课程与升学基本无关,使学校领导、家长以及师生缺乏对选修课程的重视。学校往往将月考和期中考的时间安排在选修课活动时间,使选修课程的活动时间被大大压缩。
3.2 选修课程数量多,质量低
当前很多学校都开发了几十门选修课程,但不少课程都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课程目标的定位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开发时,教师仅仅考虑学生想干什么,而没有考虑课程能给学生什么,使课程变为肤浅的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3.3 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我校的选修课集中时间开设(星期二下午安排数学和英语学科知识拓展类课程;星期五下午其他选修课程),使绝大多数选修课开设时间相互重叠,学生无法选择多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3.4 只要有心处处是课程
只要教师用心去思考、去整理,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的课程很多。如:高中生物知识拓展类的有“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发酵类饮品的制作”、“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等;社会实践类的有“城市绿化调研”、“城市水体污染调查”、“XXX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兴趣特长类的有“创意叶脉书签的制作”、“花卉栽培”、“生物制品徽标设计”等。
完善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能力目标体系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必修课的知识体系是限定的,可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选修课程有多样化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也就是说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将原来被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为学生主动发展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程开发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但又不能局限于学生的兴趣,课程的核心还应该定位于发展学生能力上。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226.
[2]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4-28.
[3] 张国平.地方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