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公”支出公开要向中央看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公”支出公开要向中央看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按:5月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地方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 国务院明确“三公”经费支出公布“时间表”

5月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会议提出,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在具体做法方面,会议要求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项”级科目,对公开的财政预决算要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并与预决算同时公开。

财政支出透明化不仅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需要,也是政府部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尽的义务。事实上,从2009年首次公开4张预算表以来,中央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力度就在不断加大。进入2011年,先是全国两会传递出信息中央预算部门将率先晒“三公”支出账单;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并在今年6月会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把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此番中央又明确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将财政预算公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评论认为,虽然“三公”经费只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但由于这部分支出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以此为财政支出全面公开的突破口,彰显了中央层面力推财政公开的决心和勇气。

■ 公开缓慢、标准不一、缺少细节是财政预算公开三大症结

4月14日,科技部第一个“吃螃蟹”,在中央部门中率先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然而,在科技部之前之后,多个中央部委公布了2011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均不在公布之列。评论认为,科技部此举虽为表率,但仅仅提供了一个总数,令人无从具体考察其用途的合理性。一些地方政府对“三公”经费公开更是投鼠忌器,往往以“没有先例”、“内容太敏感”、“涉及国家秘密不便公开”等理由加以搪塞。个别地方率先公开的,也是术语多、数据多,公众常常反映“看不懂”。

不仅“三公”支出公开难,对预算公开不积极的态度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公开不积极、不主动,犹豫观望;预算公开内容不细,实质和深层次问题尚未涉及;预算公开进度偏慢,进度参差不齐,公开的时间也先后不一;预算公开运作不够规范,不同部门、地区对同类预算公开的处理标准不一,有的部门全部公开预算,有的部门按最低标准公开,影响了公开的效果和政府的公信力。

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早已明确“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政府信息应重点公开”,但目前政府预算科目设置的“类”“款”“项”“目”四级指标中,“三公”支出并没有专门列项。因此不少地方在面对公众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呼声时,往往以“不是不愿公开”为由予以搪塞。而追根溯源,“三公”消费之所以三令五申依旧屡禁不止,政府的行政成本并未纳入政绩考核范畴是主因。

因此,公开“三公”经费,首先要让公众看得懂、看得明白,消费账单越详尽越好。再进一步而言,遏制“三公”消费,不仅仅是要公开,更要完善预算、细化管理,这是遏制“三公”消费的关键和源头。在香港,一个部门所公开的财政预算、支出情况常常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完善预算的同时还应细化管理,各种公务开销的标准要有详细规定和限制,报销费用时必须注明具体事由等详细情况,而不能任由领导“一支笔”批了算。有监督,就要有问责。遏制“三公”消费,不仅要靠公众监督,更要靠制度和法律监督。要将“三公”支出纳入政绩考核范畴,更要像惩治腐败那样治理“三公”消费。

据悉,今年政府收支科目有望进行相应调整,将“三公”经费细化纳入相应科目。在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后,下一步就需要在体制上加快推进“三公”支出管理和公开。

■ 北京7月公布“三公”支出 其他地方还需跟上

目前,一些地方在“三公”支出公开和管理上已做出积极探索。

继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因其在财政预算公开方面的“彻底”被网友称为“政府”后,今年重庆两会期间,当地48个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首次公开。4月1日,北京市公布了公车数量。按照部署,在7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市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将首次纳入2010年市级决算报告当中,接受委员的审查和监督,并将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该省“三公”经费项目公开工作已经开始准备。

在推动“三公”经费项目公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三公”消费的管理和监督。广东省明确提出,要拓展电子监察综合平台,逐步将“三公”支出以及广东对口援疆项目和资金纳入电子监察实时监控,以电子监察促进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公开的内容全面、真实。陕西省于4月10日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全省全年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和公费出国出境经费下降10%。湖南省永州市也为“三公”消费套上“紧箍咒”。2010年下半年起,永州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消费在指标上实行总量控制,在审批上提高审批门槛,在标准上严格实行量化,在纪律上严格约束监管,纪检监察部门把从严控制“三公”消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