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面对着新的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推进四川省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四川省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应包括: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节能减排,加快技术创新,发展碳汇产业,完善法规制度。

关键词: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低碳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72—05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能源的大量使用及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自然生态以及经济生活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这必然要求我们不断反思传统的“高碳模式”,进而寻找到一种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经济模式,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面临的这一严峻挑战。

一、四川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民族地区系法律概念上的民族自治地方,其幅员面积、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列全国民族八省(区)第五位,主要分布在川北、川南和川西南山区的三个自治州(甘孜、阿坝、凉山)以及马边、峨边、北川三个自治县,行政区划包括51个县、106个少数民族乡,涵盖了54个少数民族。该区域幅员面积达30.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总人口734.1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68%。其中彝族人口187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22万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羌族25万人,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见表1)。

然而,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原因,民族地区已经成为四川省经济欠发达和贫困相对集中地区。根据2012年3月19日中国网公布的四川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民族县就达20个(阿坝州3个、甘孜州5个、凉山州11个以及乐山市的马边县),占四川省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55.6%,占四川省51个民族县的39.22%。经济欠发达和贫困相对集中的背后,折射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落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人口比例过高。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地区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过高,导致三次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见表2)。从表2中可见,截至2010年,四川省民族地区非农业人口只占到总人口的14.54%,而农业人口却占到总人口的85.46%;三大产业中从业人员分别占到社会从业人员的65.84%、10.50%和23.66%。可见,由于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中的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四川省民族地区未能更好地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导致产业结构滞后,农业从业人员比例过高。

2. 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缺损。四川省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农牧产品、林木矿场、水电能源、旅游景观以及生物药材等资源,但由于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以及原材料产品结构与需求之间的错位,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和投资拉动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3. 产业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处在产业链条的低中端,主要是发展一些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这些传统产业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要求都很低,这就决定了该地区目前还无法形成具有较高的资源转换效率的资源配置结构和技术结构。

4. 产业资本存量不足,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对财政投资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从而导致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各类市场发育不完善,货币资本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不畅。加上技术、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中介机构不发达,资本存量不能更好地实现从自然资源潜在静态优势向资本技术的动态比较优势方向转变,这严重制约了社会化服务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支持。

5. 产业结构趋同化,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市场主体发育迟缓,各类市场要素不足,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各级地方政府主导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各级政府在区域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盲目追求区域的综合发展,导致了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不同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二、四川省民族地区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性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已经进入“低碳化”的新时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1. 有利于四川省民族地区缓解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四川省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其生态环境既是长江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这种位于我国大江大河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成效。然而,该区域资源的相对丰富性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却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从生态环境来看,由于四川省民族地区地理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暴风雪、洪涝、干旱、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差,生态保护难度大,生态产业发展困难。对此,“我国‘十一五’规划关于国家主体功能区中提出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22个区域中,西部就占17个,其中四川民族地区至少有5个。”[1]长期以来,在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传统经济发展思路下所形成的掠夺式粗放经营模式,导致了该区域资源枯竭、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农田荒芜、草原退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面对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四川省民族地区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加快生态环境恢复基本生态功能的同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起低能耗、高效率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体系,才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