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近代竹笛的流派及其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近代竹笛的流派及其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竹笛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在中国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又最初给戏曲和曲艺伴奏的乐器发展成现在经常在舞台上独奏的民族乐器。近现代以来,竹笛受地域民俗和生活坏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南派”和“北派”两大流派,并且都形成了逐渐独特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竹笛;南派;北派;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32-01

竹笛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早期多用于合奏和伴奏,建国后,竹笛不仅制作更加精良,而且演奏技巧更加丰富。竹笛的演奏风格与历史文化,地域和丰富的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便出现了演奏上的各个流派,主要有北方流派和南方流派。

一、北方竹笛流派的特点

北方流派是以冯子存,刘管乐等为代表的“梆笛”艺术,流行于山东 ,山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一带,其风格表现为节奏活泼,音调明亮,技巧上多用“花舌”,“吐音”,“滑音”,“历音”等。

北派笛子大师冯子存的“梆笛”艺术是以在河北,山西,内蒙一带流传的民歌,戏曲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用了“花舌”,“吐音”等技巧,还使用了各种“滑音”,“抹音”,“压音”等技巧,使其演奏更加丰富动听,同时还运用了“气冲音”,“飞指”等技巧突出“梆笛”的明亮音色,冯子存长期从事地方戏曲“二人台”的伴奏,创作了《万年红》,《黄莺亮翅》,《五梆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曲子,把竹笛推向独奏舞台,为北派笛子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派另一位代表是刘管乐,他的演奏艺术是在“老调梆子”和“鼓吹乐”的基础上提炼形成,又在河北吹歌,西北民歌的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他独有的风格。他的演奏朴实,大方,灵巧,洒脱,音色脆亮有力,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刘管乐很注重气,唇,舌,指的配合,加强梆笛“吐音”,“颤音”,“历音”,“剁音”等技巧的练习。《荫中鸟》是刘管乐的代表作,在作品中,刘管乐运用高超的技术表现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生动场面。1958年,刘管乐随天津歌舞剧院前往苏联,埃及,叙利亚等进行访问,让世界人民领略了中国民乐竹笛的风采。

通过对北派梆笛的叙述让我们认识到冯子存,刘管乐形成各自的演奏风格,都与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南方竹笛流派及其特点

南派是以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曲笛”艺术,主要流传于我国的江浙,广东等地区,其演奏风格以清丽典雅,委婉细腻为主,一般作品优美抒情,在演奏中常用“打音”,“增音”等技巧。

南派笛子大师赵松庭的笛子艺术建立在戏曲音乐之上,年轻时代的赵松庭学习昆曲,乱弹等戏曲,掌握了很多民族乐器的演奏,因此他的笛子艺术既有昆曲的典雅,又有乱弹高腔的活泼,代表作《早晨》,《三五七》,《幽兰逢春》等。他开创和丰富了南派笛曲艺术,赵老的笛艺来自民间音乐和民间戏曲,《三五七》是他学习民间戏曲的代表作,1957年以浙江婺剧为依据改编,将平板,游板等融合一起加以发展。赵松庭将唢呐的循环换气运用于乐曲内,丰富了笛子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曲调粗狂流畅,富有江浙的乡土气息。其演奏委婉细腻,华丽优美,素有“江南丝竹大王”的美誉。

陆春龄是南派的另一位代表大师,他的笛子艺术不仅有城镇江南丝竹的婉约细腻,又有乡村江南丝竹的朴实爽直。创作有《喜报》,《鹧鸪飞》,《小放牛》等曲子,陆春龄不仅是笛子演奏家,又是音乐教育家,他学子遍及大江南北,江南丝竹是他演奏风格的基调。江南丝竹流行于苏杭一带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其旋律优美,动听,柔和,典雅,竹笛是江南丝竹的主要乐器,在技巧上以“颤音”,“叠音”,“增音”和“打音”为主。《鹧鸪飞》是陆春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高超的技艺,浓郁的风格,纯净的音色,让人赞不绝口。陆春龄也曾作为中国的友好使者访问过欧洲,非洲等国家,素有“魔笛”美誉。

结语: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音乐无国界,如何使民族器乐在外来音乐,本土音乐交融中茁壮成长,是我们新一代音乐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任何一种音乐流派只有扎根于人民,不断汲取有利于本流派发展的有利音乐因素,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事物,这样我们竹笛艺术的生命才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锤.中国笛子曲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赵松庭.笛艺春秋.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张维良.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中国音乐,1996.

[4]阎黎文,俞逊发.中国竹笛名曲荟萃.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5]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辞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