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自学和讨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自学和讨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讨论释疑。笔者通过实践与探索,并借鉴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逐步摸索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自学 讨论 预设 课堂生成 科学调控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讨论释疑。这一环是课堂高效率的关键,如果教师指导或安排不到位,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不高,学生的自学和讨论释疑有时就成了走过场。那么如何把握好学生的自学时间和讨论时间呢?通过对导学法理论的学习培训以及实践,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备课时的预设

著名语文教师斯霞老师说过:“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我觉得,备课时的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就预设好自学和讨论的内容及时间,做到有的放矢,方向明确,那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时就很具体,学生的自学和讨论也就会有实效。

预设时应该将文本中学生通过阅读等手段能自我完成的东西作为自学内容,而将重点和难点作为讨论的内容。教师在做好课堂预设时还要注意几项基本要求:一是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二是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原理;三是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四是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二是要做好课堂生成的应急处理

叶澜教授讲过:“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在预设基础上的生成。

如何处理好课堂上的生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点,因为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往往是我们预设时没有想到的,有时我们教师也很难解决。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能轻率地一讲了事或者是武断地放下置之不理,如果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探索新知的兴趣。在教师不能作出很好的解答时,最好是把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处理。教师在学生讨论时理清思路,有重点地进行点评,同时控制好讨论时间。如果学生一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可以适时地安排为课下讨论题,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课堂突发的生成性问题具有特殊性,教师在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武断地处理。

当然,教师在解决学生课堂生成问题时,一定要处理好与学生的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指出: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所以,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生成的问题时,应该首先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学会观察课堂。

三是要做好自学和讨论的调控

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都要有文本阅读这个环节。教师应该把文本的阅读与学生自学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带着问题,这样阅读才会有效果。而对于讨论,首先真正的讨论是基于文本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在确定讨论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原则;其次讨论要让参与的学生都动起来,并通过讨论有所提高。所以,不要轻易地拿出来一个问题就交给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只有教师参与了学生的讨论,才能对讨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控。

在对学生自学和讨论调控时,必须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参与,不单纯是教师安排学生讨论自学,而是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讨论,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自学与讨论。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不必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地踱步,而是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课桌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学和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符合导学法课堂教学的初识――认识――熟识“三段式”,或者叫做预习――研讨――检测“三环扣”。而这三个环节当中,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自学和讨论,这三环扣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学生的自学讨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学和讨论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不仅仅注重形式,更要体现学生的组合能成为一个相互倾听的学习共同体,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的讨论自学才是有效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因为人数适中,学生讨论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小组成员呈梯状分布,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达到“兵教兵”的目的。而且,小组讨论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和适当的激励评价,只有这样的组织安排,学生的讨论才会进行得有序有效。按照“导学法”课堂教学三环扣的原则,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更符合其认知规律,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最浓厚,所以讨论的效果最好。所以教师在安排时一定要科学合理。

(作者单位:新郑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