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接受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接受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道德教育只有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认知水平、意志能力和行为习惯等相适应才有可能被学生所认同、内化,淀积为思想观念,反之则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难免流于形式。研究大学生的德育接受心理及成因,并从尊重大学生合理心理需求等方面加强高校的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实效性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y and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ducated emotional, cognitive level, ability and the will to adapt to such behavior is likely t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internalization, deposition of ideas, and vice versa is hard to attract stud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onance, it is inevitable formality. Students study the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cause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a reasonable respect for students from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relevance of moral educa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moral; psychological;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02-02

一、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的类型

接受一词在汉语字典当中通常被解释为“接纳、承受”,从字面上看,含有主动积极、自觉自愿的意思。所谓接受是指接受主体出于某种需要对接受客体的反映、择取、理解、解释、整合、内化及外化和践行的过程。德育的接受心理是指发生在道德教育接受领域内的心理活动,它反映了道德教育接受主体(大学生)与道德教育接受客体(德育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道德教育不仅受环境影响,而且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由于道德教育接受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其接受的类型也呈现多样性,具体的接受活动是不胜枚举的。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结果和程度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来划分,可以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心理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接受心理两大类型。大学生积极的接受心里主要有执著心理和认同心理,而消极的接受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等。

(一)大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接受心理。

1、执着心理。执着心理是指接受者对道德教育中的理论、学说无比的坚定和信服,并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制约和规定着自身实践活动的心理过程。执着心理是实现新目标的动力,接受者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能将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主动地将接受到的教育理念内化成自己执着的人生追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形成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奋斗终身。

2、认同心理。认同心理是指接受者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道德教育者的影响,在态度和行为上与教育者相接近的心理。具体表现为教育者所教授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追求目标相一致,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对道德教育内容“心服口服”,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一致,做到知行统一。

(二)大学生对德育的消极接受心理。

1、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接受者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自觉不自觉地跟从多数人的认识和行为,以保持自身的认识或行动与大多数人一致,从而避免个人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有的大学生对道德教育无所谓“服”还是“不服”,“接受”还是“不接受”,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盲目听从,希望被多数人所接受,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值得信赖,在道德教育接受行为上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倾向,对问题没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别人接受我也接受,别人不接受我也不接受,这种心理也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主要指接受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背离教育者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表现出与教育者的意志、愿望、要求相排斥的情绪和行为,并伴有冷漠、厌倦、抵触、对立、反感等情绪和态度,阻碍了接受者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对道德教育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对道德教育不听、不信、不服,常具有明显的“对抗”、“对立”和“反控制”情绪及行为表现。如对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反感;

对道德教育观点的抗拒;对集体和教育者的不信任,甚至对立;对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否定;对批评教育的不接受等等,完全没有认清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以上几种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道德教育,在不同的接受主体身上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逆反的、有从众的、有认同的、有执着的,尤其是道德教育接受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高校大学生对德育的消极接受心理形成的原因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对高校的道德教育还是持认同心理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道德教育消极的接受心理,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些消极接受心理出现的原因:

1、社会改革带给了大学生巨大的思想冲击。

社会改革带给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也使大学生的视野和生活感受变得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但同时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使他们更加务实,更加注重自身发展,而缺乏对中国现实,特别是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缺乏对国家、民族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和困惑不容忽视。一旦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要求不相符合,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就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

2、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接受心理。

从大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看,青年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求异欲和求知欲,因此他们往往对传统的东西缺乏认同感,喜欢新奇的思想、行为和谈话,处事总想显得与众不同,对外界刺激常有抗衡倾向,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今后学生的思想会更加独立,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更善于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思考生活。而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着脱离生活实际、脱离青年学生心理等弊端,这就又会引起学生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当他们经过思考却又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德育本身的抵触情绪。

3、高校道德教育本身存在的不足。

道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性,就要使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遇到的应对挫折、发展人格及人际交往等问题出发,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当前道德教育的某些内容和教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内容过度理想化,不能满足当代道德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多采用传统灌输的方法传授道德教育的知识,忽视了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结果使教育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缺乏心灵共鸣。

(四)德育工作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性。

社会的发展给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专业性不强,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刻,知识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二是在教育时有的教育者也缺少说理艺术、缺少灵活性,对学生缺乏爱心和感情投入,使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缺乏信任,不愿讲心理话,也不愿意接受教育。加之一些教育者的不良作风在学生们中间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阻碍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克服大学生消极德育接受心理的影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要克服高校大学生对德育的消极接受心理,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坚持接受心理原则。

1、坚持心理共振原则。心理共振原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理上的一致和共鸣。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要多与学生接触,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感情投资,经常找学生谈心、交朋友,从双方的共同经历、爱好及共同关心的问题等方面找到共同的话题,让学生有亲近感。

2、坚持心理互换原则。心理互换也称角色互换,是指双方互换角色而引起的角色心理的变化,即置身于对方的地位来考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心理互换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性,从感情上信任对方,从心理上接纳对方,保持信息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让学生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兴奋的情绪,对外界的信息采取接纳的态度。

(二)尊重大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1、重视大学生接受的个体差异。

每个大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在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都要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知识素养、社会生活经历等情况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学生,掌握不同个体的思想特点,灵活选定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但坚持层次原则并不是消极适应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水平,而是应该真正做到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促使不同层次和起点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达到不同的道德教育接受目标,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不仅是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由于情感因素的参与,接受者在接受教育时就会产生共鸣效应、冷漠效应或者逆反效应等,直接影响接受效果。大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会产生和教育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封闭的、开放的、固执的、随和的、敏锐的、迟钝的都会直接影响其接受活动。因此,教育者要提高道德教育效果,就必须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努力争取接受者的情绪配合。

(三)改进道德教育中的不足。

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有必要以生活为本,改革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所谓以生活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和源泉。高校培养的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有优良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如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集体生活、 交往生活、情感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有针对地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使其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并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应该大胆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教学法”、“师生对话研讨式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还可以多利用网络教学,这些方法的应用是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这样才便于在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产生感召力和向心力。尤其是对学生要有爱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与学生真诚沟通,作他们心灵的倾诉者,减少他们对教育者的排斥心理。当然,德育工作者也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正确地进行引导和解惑。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要锻炼自己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2、冯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5)

3、李维岳、柳玉芬,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比较 青年研究 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