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伴互助:一种实用有效的学校心育工作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伴互助:一种实用有效的学校心育工作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同伴互助;实效性;心育模式;实践研究

一、前言

同伴互助是同伴互助员(与受辅对象年龄接近或稍长、有相似经验的学生,经挑选并予以适当培训)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协助其他学生探索自我、适应环境、促进成长的一种心育模式。我校于2007年10月正式成立“心芝筑”心理部,积极开展同伴互助活动,以五年的实践经验,丰富心育形式,探索“本土化”同伴互助心育模式的实效性,以期让学生通过同伴互助,走出心理困境,同时也为其他学校心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二、同伴互助心育模式的构建

同伴互助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同伴互助员招募、同伴互助员培训、同伴互助运行模式及同伴互助考核机制四方面。

(一)同伴互助员招募

1. 骨干举荐新骨干

利用“师徒结对”培养模式,由现任骨干关注团队成员平日表现并重点培养新骨干,在离退前举荐优秀成员为临时骨干,经学生会竞选最终确定新一届骨干人员。此举省却了大面积搜罗人才的麻烦。

2. 班主任推荐及面试

为寻找更多更合适的团队新成员,团队借助团委力量召开班主任会议,要求每位班主任推荐1~3名学生参加面试,参加面试的学生的条件为:学生干部,学习成绩较好,有亲和力,人缘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些优秀成员将为下一阶段的宣传作出贡献。

3. 海报宣传+自愿报名+书面考试+面试

每一次的公开招募,重在宣传团队及工作基本情况,通过“百里挑一”的形式选出确实优秀的成员,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4. 新成员考核机制

新成员需要经过一个月的考核才能正式成为团队成员。具体通过“一次会议、一次活动、一次策划”决定。一次会议:每月一次例会,考核成员基本素养。一次活动:团队组织专业活动考核其互助潜能。一次策划:宣传活动方案策划考核其组织管理潜能。

总之,经过三轮严格招募与一个月的考核,同伴互助员遍布高一、高二的每个班级,所组建团队具有以下特质:热衷团队及相关工作,有较好的人缘及亲和力,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上。

(二)同伴互助员培训

1. 组织纪律培训

团队组建后要进行规章制度及考核制度的学习,让互助员对团队的规章制度、会议制度、活动制度、考核制度熟识,以便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更好更快地提升团队各种能力。

2. 专业知识培训

仅依靠互助员自身良好的个性特质还不足以帮助和引导他人走出困惑,因此心理教师对其进行专业的辅导也非常重要。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方法、心理学常识、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简单处理方法、个别心理辅导过程及注意点。

3. 外出学习培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心理辅导站教师负责联系外校类似团队,进行交流学习。例如,2008年12月,我校心理互助团队曾拜访奉化心理教育前辈戴老师;2009年3月,赴奉化中学与其心理协会成员进行深入交流;2009年开始与宁波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合作关系,2009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同伴互助员赴宁波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参观学习。同时也通过网络等方式来学习并汲取他校经验。

经过组织纪律、专业知识及外出学习培训,同伴互助员对团队纪律、心理健康知识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形式有了更好的了解,为后期的实践上岗提供了保障。

(三)同伴互助运作模式

中学生本身的自我意识还不稳定,且学业压力繁重,因此同伴互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激发受困者寻求帮助的自主意识,至于专业性较强的个别心理辅导则通过“心灵观察员”跟踪的形式来处理,也可以通过团队心理辅导来处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 活动策划组织

互助员需充分发挥自主性,策划并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海报制作、心理辅导报制作、周末心理影院、心理知识竞答、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宣传并使其体会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内涵,同时丰富学校心育工作内容。

2. 个别心理辅导

互助员的个别心理辅导有别于专职心理辅导员的个别辅导,其主要职责在于留心自己周围同学的情绪、行为变化,做一位“心灵观察员”,并根据具体情况,帮忙解决个别朋友的短暂情绪问题,如寝室室员关系、同桌关系、生活适应问题等。当互助员无法处理相关问题时,可以推荐其接受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

3. 团队心理辅导

互助员除了直接帮助受困者外,还需要将观察到的信息通过“晴雨表”等书面形式反映并汇总。团队利用每月例会,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设计下一阶段团队心理辅导中可进行的协助工作,让参与者更有效地接受辅导。比如开展“和谐寝室”主题班会,互助员事先准备并搜集寝室人际关系问题,以小品或视频形式表现,随后大家进行小组讨论,以互助员带头开展角色扮演训练活动,让参与者根据所处环境和场合,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角色,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最终促进寝室关系得到更和谐的发展。

(四)同伴互助员考核机制

按照团队规章制度,团队专门设置1~2名考核员,对成员进行考核,内容涉及“会议情况、活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德行”。每学期对成员进行一次总评,对得分在前6名的成员进行奖励并颁发奖状,名称分别为钻石心灵使者、铂金心灵使者、黄金心灵使者。这些优秀成员将作为下一届的骨干人选被重点培养。

三、同伴互助效果及推广

(一)同伴互助心育模式效果鉴定

关于同伴互助的效果,本次研究尚不能用量化数据说明,这也是下阶段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学生主观评定来说明其实效性。同伴互助员邓某说:“处理寝室人际关系,仅靠理论和几种方法无法真正解决问题,需了解对方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些受助员说:“很高兴能够认识心理部李某,她的热情让我找到了久违的生活阳光与学习兴趣。”“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很有意思,让我找到了玩伴,更重要的是我也从中得到了一点荣誉,让从没有得过荣誉的我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心理教师虽然很好,但能找到心理部同学聊聊更实在”。可见,同伴互助的实效性开始为更多的学生认可。

(二)同伴互助心育模式宣传推广

我们积极探索、反思、总结,将具有操作性的团队组建过程及其运作模式公诸于众,在奉化教育网、奉化日报、宁波市德育心育网等都进行报道,希望推广这种具有很强实效性的心育模式,同时希望获得更多同行的指点与修正,从中更好地发现问题,更好地提升团队服务质量。

四、同伴互助心育模式的思考

同伴互助心育模式在中学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境,为了更好地发挥同伴互助心育的作用,还有一些需要注意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同伴互助工作重点思考

很多学校把同伴互助定位于半专业心理咨询,但培训同伴互助员的心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同伴互助员服务水平难提高。笔者认为,同伴互助团队更适合定位于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至于半专业心理辅导,以高质量完成学生心理“晴雨表”记录工作为主,并在例会中探讨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至于个别辅导,则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团队辅导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因此同伴互助员的工作是学校心育工作的有益补充。

(二)同伴互助心育模式运行保障机制思考

同伴互助心育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多方面的保障,仅依靠心理辅导站还不够,应该包括管理层资金的保障、团委活动组织人员保障、心理辅导站的技术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将同伴互助团队归属于学生会,需要资金或人手时可通过学生会提出申请,平日接受心理辅导站教师的技术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团队的归属问题,也解决了资金与管理及技术问题。

(三)同伴互助的考核与质量监管问题

同伴互助考核应通过硬性的指标来进行,但这些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多不足,因此,细化考核内容及制定考核标准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之,同伴互助心育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在合理处理同伴互助心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大力推广这种具有很好的实效性与主动性的心育模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江口中学,宁波,3155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