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对早产,学做袋鼠式家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对早产,学做袋鼠式家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这样一些的新手父母,当他们还没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宝宝就已提早降临人世,甚至需要暖箱来保持体温,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无法亲自照顾到宝宝的这段时间里,除了意外、迷茫、忧郁外,是不是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呢?不妨来学习一下袋鼠式护理吧,重塑信心,让自己的宝宝追赶成长。 袋鼠式护理,你有听说过吗?

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一名护士,我几乎每天都会迎接早产的小宝宝。那什么是早产儿呢?在临床上,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婴儿被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他们的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克以下,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需要给予特殊护理。而本文介绍的袋鼠式护理,就属于这类护理。

那什么又是袋鼠式护理?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哥伦比亚的雷及马丁尼医师,他在1983年,为了降低因应保温设备的不足所导致新生儿的感染率及死亡率,并促进早产儿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建立,因而提出了这个概念。现在,袋鼠式护理一般是指早产宝宝的爸爸妈妈,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早产宝宝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给他所需的温暖及安全感。几十年来,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的确能给早产宝宝带来包括生命征象稳定、体重增加、睡眠时间延长等益处,因此也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推广于NICU中。

不过,并非所有的早产宝宝都可以进行这项操作。一般而言,早产宝宝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体重达到1000克,生命体征稳定且能维持稳定体温,具体操作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辅助。除了早产宝宝外,袋鼠式护理也同样适用于足月宝宝,能够建立早期亲密的亲子关系。 带来双重好处

对于早产宝宝来说,提前来到人世的他们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必须依靠医疗行为介入来稳定生命征象、促进器官的发育与成熟,而袋鼠式护理通过宝宝与父母间的皮肤接触,带给宝宝十足的安全感和亲密感,并能稳定生理情况,如心跳、呼吸速率、血氧浓度、体温与体重等等。此外,研究还发现袋鼠式护理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稳定行为状态、降低感染的概率、促进亲子间的依附关系,让早产宝宝更加健康活泼并提早出院。

对于父母,特别是妈妈而言,袋鼠式护理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还能降低妈妈的焦虑情绪,增强母婴情感互动。虽然在加护病房的早产宝宝不能时时刻刻和父母在一起,但是通过这项操作,能够尽早地建立起亲子关系,缓解了父母的焦虑和自责情绪。医护人员也可以利用期间的指导与支持帮助父母提升育儿的自信心。 具体操作,讲究多多

在每次操作前,医护人员首先要对宝宝的生命体征做一次检测生命征象(体温、心跳、呼吸及血氧饱合度等等)。在确保宝宝适合进行操作后,医护人员会将早产宝宝(穿好尿布),抱直俯卧在妈妈或爸爸胸怀里。妈妈或爸爸需要用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及背部,让他以自然的姿势与父母的胸前做肌肤与肌肤的接触,再以棉被或大毛巾覆盖。

第一次操作时,可以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之后若宝宝情况稳定,可以逐渐增加至维持每次1~2小时以上,执行的时候妈妈可以哺乳,医护人员则会在一边随时监测宝宝的情况。当宝宝出现不舒服的行为迹象时,爸爸妈妈可以先调整一下姿势,或安抚一下宝宝若无法改善,当早产宝宝存在血氧饱和度降低、肤色改变、呼吸窘迫、心律不齐、燥动不安等情况,则必须立即中止袋鼠式护理,并通知医护人员。

To爸爸妈妈:

穿着轻松,爸爸妈妈应穿着前开式,宽松、透气、吸汗的衣物,不可喷香水,涂特殊香味的乳液。

保持最佳状态,进行前须洗净身体,并上完厕所、喝完水,避免自己的需求打断早产儿的睡眠时间。

每一次操作的时间都比较长,因此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并确保有足够的耐心。

如有感冒、发烧或肠胃不适、皮肤有红疹或者破溃等感染症状,需暂停或推迟,以免传染给宝宝。

TO早产宝宝:

先更换尿布。

将尿布包裹的区域尽可能的减少,露出较多的皮肤与父母亲接触。

做好保温工作,给宝宝穿上小袜子或戴上小帽子,减少体温的散失。

TIPS:出院后,做好随访工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早产宝宝基本都能顺利出院。此后,爸爸妈妈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外,包括可以继续进行袋鼠式护理外,出院随访是必不可少而且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般来说,在出院前,医院会开一次家长会:由家长及NICU主管三级医生共同参与;出院后,会有电话随访(出院后一周内)与定期随访,定期随访由专门的医生负责,按照矫正年龄半年内每月一次,半年后1~2个月一次,一年后3~4个月一次不等。主要随访早产儿生长发育、听力视力检查、免疫接种情况、感染预防状况、营养喂养情况。其中生长发育包括神经和体格发育的监测。

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到专科门诊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规划、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价之外,随访的重点还有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CT、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儿转到相关科室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监测和筛查:无ROP病变者,应每2周随访1次,直至纠正胎龄42周:Ⅰ-Ⅱ期病变者,隔周随访1次,直至病变退行消失;Ⅲ期以上病变者,应行相应激光、冷凝或手术治疗。

听力筛查:早产儿应常规应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如筛查未通过,需进一步做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