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阜麦8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阜麦8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阜麦8号是阜阳市农科院以小偃9403为母本,漯麦4号为父本,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属大穗型偏早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中等,茎秆有弹性,抗倒伏能力较强。株高80cm左右,每667m2 成穗38万左右,穗粒数37粒左右,千粒重47g左右。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商品性好。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安徽省淮北及沿淮地区推广种植。该文介绍了阜麦8号参加区试和生产试验的表现,对其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阜麦8号;丰产稳产性;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31-02

阜麦8号(原名阜麦9924)是由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小偃9403为母本,漯麦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2007-2010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麦2011008。阜麦8号属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丰产性能好、灌浆速度快、商品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为了加快“阜麦8号”的推广应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阜阳市农科院已分别和丰乐种业、荃银种业签定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其产业化进程。笔者结合2007-2010年安徽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阜麦8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

1 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

阜麦9924参加2007-2008年度安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淮北片半冬性一组试验,平均产量614.4kg/667m2,较对照品种皖麦50增产3.4%,产量差异不显著。9点汇总,5点增产,4点减产,列第7位。2008-2009年度区试平均单产570.6kg/667m2,比对照皖麦50增产10.1%,产量差异极显著。8点汇总,7点增产,1点减产,列第7位。两年汇总平均单产593.8kg/667m2,比对照皖麦50增产6.6%,17点汇总12点增产,5点减产。2009-201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由宿州、阜阳、界首、蒙城、萧县、凤阳、亳州7个试点汇总结果,平均产量477kg/667m2,较对照皖麦50增产7.2%,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阜麦8号(见表1、表2)。

2 丰产稳产性分析

2.1 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 2007-2009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592.5kg/667m2(最高达714.6kg/667m2,为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皖麦50增产6.8%。2009-2010年在安徽省生产试验中平均比对照皖麦50增产7.2%。2010-2011年阜阳市农科院繁殖1.33hm2,平均单产612kg/667m2,利辛县陈集镇0.67hm2示范田,单产552kg/667m2。2011-2012年太和县旧县镇八里店村徐综祥示范种植0.25hm2,实收单产675.6kg/667m2,位居其它繁殖品种之首。2012-2013年阜阳市农科院繁殖4hm2,田间无明显冻害发生,长势良好,单产水平650kg/667m2左右。

2.2 稳产性好 从表2看出,本品种在相应各点的产量(自变量)―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看出,阜麦8号在两年的安徽省区试中b值接近1,表明该品种具有广泛和特殊的适应性,即在一般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由表2两年区试结果的品种稳定性均值―变异系数CV来看,阜麦8号变异系数值CV相对较小,说明该品种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小,稳定性好,同时品种均值又相对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品种。

3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半冬性,成熟偏早,熟期比对照早2~4d;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起身后旗叶由直立转平展,茎秆附少量蜡粉,干叶尖;拔节期后生长偏快,苗脚利落,长势长相好;分蘖力较强,成穗中等,穗层整齐,结实性好;茎秆有弹性,抗倒伏能力较强,后期灌浆较快。平均每667m2穗数为38万左右,穗粒数37粒左右,千粒重47g左右,容重798g/L,属于偏大穗大粒型品种。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商品性好。株高77~80cm,熟相一般。

4 适应区域及栽培要点

从多年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看,该品种适合在安徽省淮北及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4.1 精细整地,打好播种基础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做到精细整地,保证整地质量,以免小麦播种后根系活力差,影响麦苗素质。

4.2 适期、适量播种 阜麦8号分蘖能力较强,播期弹性比较大。淮北地区适宜播期是10月10~2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3~18日。淮北地区适宜播量以基本苗在270万~375万/hm2范围内最佳,可根据地力和播期掌握,早播、肥水高的可适当稀播,晚播、肥力低的可适当密植。10月10~15日播种基本苗应在270万~300万/hm2,10月20~25日播种基本苗应在330万~375万/hm2。

4.3 合理施肥 由于年年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土质粘重,坷垃多,不易保苗。结合小麦高产攻关经验:底肥667m2施优质农家肥2 000~3 000kg、化肥氮13~15kg、五氧化二磷5~6kg、氧化钾6~8kg、硫酸锌1kg,或者使用测土配方肥料。春季小麦拔节期酌情追施尿素8~10kg。

4.4 注意防病治虫 根据当年田间虫情及时防治,感病害即防治,无病害则无须防治。拔节孕穗期如遇高湿天气可酌情喷施三唑酮(粉锈宁)乳油一次防治白粉病;灌浆期可施用40%氧化乐果或10%吡虫啉1~2次,防治穗蚜危害。

4.5 适期收获 小麦适时收获,对提高产量与品质以及减少田间损失都有实际意义。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联合收割机收获的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致谢:本文得到了育种人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邓贺明研究员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婧霖.小麦新品种阜麦8号最佳播期与播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6-17.

[2]靳曼华,胡亚敏,邓贺明,等.皖麦3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1998,4(3):35-36.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