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份爱随着“房车”碾过三千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份爱随着“房车”碾过三千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这是一幕足以让每一个人心酸落泪的凄美画面,足以让任何语言表达都觉羞愧的人间悲剧。文章决不是靠疾病来换取我们的同情,主人公的一路坎坷很好地诠释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今年43岁的汤敬岩是黑龙江一名朴实的农民,他45岁的妻子郑淑英因村民纠纷,在几年前遭殴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已负债3万多元,至今未痊愈。因无钱治疗,汤敬岩用两轮“房车”拉着妻子到北京求医。至2006年7月3日,这对可怜的患难夫妻,凭借着一辆板车走过了坎坷崎岖的3000里路……

拉着“房车”去远方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汤敬岩对妻子不离不弃的生活写照。汤敬岩18岁时,从山东老家来到尚志市庆丰村,在附近做木工活。郑淑英是附近克茂村人,长汤敬岩两岁,心灵手巧。女大当嫁,给郑淑英介绍对象的不少,也有不少挺优秀的小伙子,可是她都没看中。当别人给她介绍孤身一人的汤敬岩时,她却同意了。1986年腊月,两人结婚了。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大女儿今年18岁,小儿子12岁。

因为两人都有手艺,家里还有6亩多田地,日子过得很不错。4年前,家里还盖起了近百平方米的大砖房。在当地也算是让人羡慕的好人家。

当初家里盖房子时,有一部分房款是借的,外债还没还上,妻子又出事了,脑震荡留下后遗症,汤家外债达到了3万元。因为要护理妻子,汤敬岩无法出去找活干,田地也侍弄不好,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到今年年初,汤敬岩实在无钱给妻子治病,妻子的病情不断加重,有时候一天要抽搐两三次,同时还有心绞痛等症状。无奈之下汤敬岩想到把妻子送到北京找更好的医生治病。于是,他决定用车拉着妻子到北京。

他找到一本破旧的地图册,用做木工活儿的卷尺沿着路线仔细量了又量,通过比例尺计算出来,他选择的路线应该有3000里路,他认为自己能承受得了,就决定拉车进京求治。“在家只有等死,走出去还有一线希望!”

“求生房车”在亲人的哭声中起程。一路上风餐露宿,妻子病病秧秧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汤敬岩心里也没底。他向亲戚借了一辆平板车,利用自己的木工手艺改装成了可以住人还保温的“房车”。“房车”不但可以住下两个人,还可以生炉子取暖。而且保温效果也不错。细心的汤敬岩用木板做墙壁,外面还加了一层防寒保温的草帘子,最外面是防风防雨的塑料布。这是一架用塑料布蒙着的大篷板车,前后都用毛笔字写着斗大的“救命”两字。车厢里,他给妻子铺了被褥,还加了一个海绵垫子,妻子坐着会更舒服一些。而且车棚向前延伸,这样他拉车的时候也能防雨雪。为了便于携带杂物,腾出居住的空间,汤敬岩还在车顶上加了行李架,这样,他在路上捡到的废品也有地方存放了。

5双鞋,两棉三单,一个打气筒,没带一粒粮食、一分钱,这就是夫妻二人的全部“盘缠”。

2006年3月21日,汤敬岩夫妻出发的那天,黑龙江大地寒气逼人。汤敬岩给车里的妻子掖好被子,轻轻地抬起了车把,腿上一使劲,这辆“求生房车”起程了,那一刻,汤敬岩和妻子的心里都不好受,但是汤敬岩没敢回头看,他怕看见70多岁的老岳母和年仅12岁的小儿子哭泣而动摇。

真情感动一路人

“房车”艰难地向远方“迈进”,汤敬岩对妻子的不离不弃也感动了一路人,所经之处,人们捐钱捐物,给饭给水,不管是村民、老板还是同路的学生,他们都给予了汤敬岩力所能及的帮助。汤敬岩有个破旧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好心人给予的帮助和他们的电话。

汤敬岩说:“好心人对他们的帮助两天两夜也说不完,他文化水平低,写不出来,只能记下时间、地点和好心人的姓名和电话。详细的内容,他都记在了心里。”

“求生房车”到达辽宁境内时,有一段路在修需要绕行,汤敬岩把车停在树荫下察看地形。奇特的“求生房车”引起了几个长途司机的注意,他们把车也停下来和他们夫妇聊天。得知汤敬岩是从黑龙江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几个人都很惊讶。看到他连个水壶都没有,其中一人对他说:“哥们儿,你这么辛苦得有个烧水的壶啊。”说完,几个人给汤敬岩20元钱,让他到集上买水壶。给完钱后,几个人没留姓名就走了。后来,他用这钱买了水壶。如今,这把擦得亮晶晶的水壶还挂在车把上。

2006年4月9日早上,汤敬岩拉着妻子正在102国道上行走,后面来了一辆大货车,和他并行一段时间,后来停下来。司机拎着一兜子水果给他:“听说你是从黑龙江来的,不容易啊!”同时还给了他20元钱。一天,汤敬岩路过一个西瓜摊已经很远了,瓜摊的主人捧着一大块西瓜追上来,硬塞给他就走了。还有一对母女为他捐款2200元,也没留下姓名。这对母女说:“就是冲着你对媳妇这么好才来看你的。”

在汤敬岩的小本子上,不光记录了这样的“大”捐赠,就是一些送水送饭的,甚至是唠嗑比较投缘的,他都要记录下来。在吉林,他们走到一个村庄已经错过饭时,热心的村民听完他的故事后,二话没说,马上回家给他们俩做饭。另一个年轻的媳妇也回家给汤敬岩夫妻煮了一些鸡蛋送来,让他们好好补补身子。

汤敬岩一路要饭,吃得最好的一次是在一个饭店。当时他们走到这个饭店门口,饭店老板得知情况后,马上让厨师给做了肉饭。

提起这一路上丈夫遭的罪,郑淑英眼睛湿了。 郑淑英说,从家里出来,大约四五天汤敬岩的腿就走瘸了,走路不敢使劲。郑淑英让他歇几天再走,可是倔犟的汤敬岩坚持要走,郑淑英让他买点药吃,他也不买。郑淑英知道丈夫是舍不得,因为路上好心人给的钱还不够给自己打点滴的呢。看着一瘸一拐拉车的丈夫,郑淑英趴在车里偷偷地哭了,这是她离家后第一次流泪。看见妻子真的伤心了,汤敬岩才乖乖地到药店买了药吃。

风雨坎坷三千里

自从有病以来,郑淑英落下一个毛病,那就是不能沾凉,更离不开热水。所以,汤敬岩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保证车里有热水,只有热水充足了,他的心里才有底儿。

一路上,汤敬岩拉车出汗多,喝水自然就多,可是路上难免有打水不及时的时候。没水了,他宁肯嗓子冒烟,也决不喝一口热水。有时候渴得实在受不了,就喝山泉水。郑淑英不能吃凉饭,有时候不能及时要来热饭,只好用剩饭充饥时,他就用热水给妻子泡饭,一遍泡不热,他就把泡饭的水喝了,再用热水泡一遍。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喝上一口已经不热的“热水”。

汤敬岩每天天一亮就起床,一天至少要走12个小时。每天停下来,吃过饭,他还要给妻子按摩身体,一按就是一个小时。丈夫拉车走了一天,还要给自己按摩,郑淑英于心不忍,不让丈夫给自己按摩,可是说不动丈夫。

这一路不仅见证了汤敬岩夫妻相濡以沫的纯真爱情,而且也见证了无数陌生路人的拳拳爱心。正是有了沿途各地数不清的爱心援助,汤敬岩才拉着患病的妻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北京。

地平线上隐约出现了北京城的高楼大厦,汤敬岩不由加快了脚步,这一天是2006年6月28日,已经走了几个月了,他用自己的双脚量出了黑龙江到北京的距离有多远。黄昏临近,北京的上空如往常一样,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汤敬岩吱呀作响的“房车”带着一路风尘,出现在首都人们惊讶的目光中。汤敬岩已经习惯了人们的惊讶,一路行来,这样的惊讶太多太多了。他没有停留,因为他的目的地是医院。

在北京民政部门帮助下,汤敬岩于2006年7月5日下午2时,用板车拉着媳妇来到海淀救助站。海淀救助站也被汤敬岩的真情感动了,对汤敬岩格外照顾,每天都有馒头炒菜吃,特别给二人提供了一间单间居住,看见汤敬岩的衬衫破了一个大洞,还给他一件新衬衣。救助站的同志表示,如果汤敬岩夫妇治疗后回黑龙江,他们给提供火车票,不让汤敬岩再辛苦拉车了。

躺在床上的汤妻看上去脸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

汤出示的捐款记录显示,在救助站的一个星期内,社会各界为其妻子治病捐款3600多元。“这些人都不愿意留电话或者地址,但我都记着呢!”汤敬岩说。

对于大家的好意,汤敬岩有些犹豫,他说,这次来北京的目的就是想给妻子治病,但目前手里的几千元钱肯定不够,不治疗就回去,还有点不甘心。

虽然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了北京,但是属于汤敬岩的“长征”却只是走完了第一步,站在人潮汹涌的北京街头,一脸茫然的他最终将会何去何从?

“我走上这条路也是没办法,没钱看病,我不能看我爱人在家等死啊!出来这么久也证明我是对的,一路上都有好心人帮助我们,我爱人才一直没有断药……”汤敬岩说,他希望等妻子病好后,能够用自己的劳动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