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目标、动力、能力三个维度提升员工绩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目标、动力、能力三个维度提升员工绩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几年执行力方面的课程很受企业欢迎,很多企业老板认为员工绩效不好就是执行不好,所以很多企业请讲执行力的老师给自己的员工做培训。很多培训都是心态层面的,现场激励效果很好,短时间内确实通过状态调整有一些效果,但是时间久了,员工的状态又恢复原状,企业的绩效依然没有提升。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员工绩效和执行力并没有本质上的关系,反过来,执行力的提升也不是完全靠激励,它自己背后有一个核心机制。所以我们在回答员工绩效为什么低的时候,并不能完全从员工身上找原因。要把员工放到一个组织体系里去考虑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关于企业系统的运作方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

在图1中,A、B、C、D、E、F可以代表一个员工,也可以代表一个团队或部门。企业系统示意图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了企业内部工作的状况。关于企业系统,有三点需要说明。

第一,企业是由大小不同的单位组成的系统,最小的基本单位是员工,由员工可以组成团队,由团队可以组成部门。

第二,企业系统的各单位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各个部分之间不是独立或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系统的每一部分的运作都依赖于其他部分的产出。如果C和B是两个部门,那么C的产出也依赖于B的产出,是相互依存的。

第三,我们要注意两种协作关系,它们对提升绩效有重要意义。第一种是横向协作,或叫作水平协作。图1中的A-B-C-D之间的协作,就是水平协作。A可能是一个采购部,B可能是一个生产部,C可能是一个销售部,D可能是一个售后部。他们之间的协作提升的是分工的效率。实际上,在企业中,任何人或者部门,都不可能完成企业所有的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企业目标。在分工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同时,在企业里,不能只有横向协作,还必须有纵向协作,这个纵向协作发挥的就是管理效率。如果没有纵向协作就不会有很好的战略导向,F-B-E就是纵向协作,企业的战略需要通过F到B,再通过B到E,有效地传达和执行。纵向协作对于组织战略的传递和实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员工、部门,都存在这样的横向和纵向的协作,影响员工绩效产出的也是这两种协作关系。通过对这两种协作关系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决定员工绩效的核心要素。

假设B是一个员工,什么能够决定B的绩效呢?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最直接用到B的产出的是C和E,衡量B的绩效的标准,就是B的产出对于C和E的价值,所以到底B的产出高或者不高,评价权在C和E。从纵向协作来看,B要给E支持,同时,E也要支持自己的上级,这样层层递进,最终实现支撑公司战略。从横向协作来看,B通过自己的产出来支撑C的产出。B的产出实际上是C需要的一种资源,而这种资源,对于C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键作用。

当我们理解了员工B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关系之后,会发现如果员工B想要有一个高绩效的产出,有三个必要条件必须满足:

第一,B要知道C和E要什么,什么时候要;

第二,B有意愿为C和E提供所要的价值;

第三,B要有能力,提供C和E想要的价值。

以上三点最终决定了B的绩效。

举例:从横向协作的角度来看,如果B是一个采购人员,C是生产部,那么,B就要知道生产部门需要什么样的原料,什么时候要。在做采购的过程中,B还必须愿意把这个工作做好,最后就是有能力把采购工作做好,及时把原材料送达生产部。接着,从纵向协作的角度来看,B作为一个采购专员,上级E是一个采购经理,再上级是采购部门负责人。B需要知道采购部门在支撑企业战略方面要做些什么,比如通过采购要降低成本,B知道了这样一个目标,还需愿意为这个目标做出努力,愿意实现这个目标,同时,B还要有能力实现降低成本这个目标。

现在,让我们再重新看一下上述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B要知道C和E要什么,什么时候要。简单讲,这个条件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目标”。很多员工之所以产出不高,就是因为他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到底要产出什么。目标回答的是方向问题,这个方向,指引了员工每天的工作。而一个有效的目标,必定是从纵向支撑公司战略,从横向支撑组织协同的。而真正高绩效的企业,能够把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统一,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目标是高绩效的第一要素,有了正确的目标,还要满足下面两个必要条件。

第二个条件:B有意愿为C和E提供所要的价值。只有员工愿意为目标而努力时,目标才可能实现。所以,第二个条件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动力”。当实现某一个目标,需要员工付出100%的努力时,有的员工会愿意,有的员工不愿意。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员工实现目标的原动力。实际上,很多企业擅长为员工制定高目标,但是却不擅长激发员工的动力。最终目标只能变成空想,高绩效也成为奢望。

第三个条件:B要有能力提供C和E想要的价值。很明确,这个条件可以用“能力”一词概括。当一个员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有动力愿意去做的时候,那最终决定他能不能做到的就是他的能力。有一些企业忽视员工能力的建设,当员工绩效不好的时候,就怪罪员工不努力,心态不好。然后派员工去参加激励课程。最终的结果是,员工的绩效依然没有得到提升。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心有余而力不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通过对以上三个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员工高绩效的三个要素,那就是:目标,动力和能力,如图2所示:

所谓“三维绩效系统”,就是从目标、动力、能力三个维度提升员工绩效。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绩效公式:

绩效=目标×动力×能力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员工的KT,是目标、动力、能力三者的乘积。也就是说,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或者任何一个要素的得分很低,都会影响员工的绩效。

如果一个员工只有目标,没有动力和能力,那就是空想;有目标有能力但没有动力,那就是浪费;公司里出现有能力的人产出不高的情况,很可能是公司的激励体系有问题,导致员工没有动力,这就是一种对员工能力的浪费。反过来,如果一个员工有目标、有动力、没有能力,这样的员工会觉得非常累,他愿意把事情做好,也知道应该做什么,但就是能力提升得慢,这跟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有关系。

当我们讨论一个员工、团队、部门或组织的绩效的时候,都会从这样三个维度去发力,保证这三个维度都是充分的、可实现的。反过来,当一个员工绩效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问:员工有没有目标,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能力?这里我们所说的员工涉及组织的各个层面。上到总经理,下到基层员工。很多时候,一家企业管理层的目标、动力、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尤其是企业创始人或总经理。如果总经理的目标不明确,动力和能力不足,那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都有发生。尤其是当企业达到稳定期后,企业的生存暂时不成问题,企业也赚了一些钱。这时,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有的老板会安于现状,没有了当初创业时的激情和动力;有的老板会盲目扩张,目标不明确,缺少了创业时的专注与坚持;这两种情况,从三维绩效的角度来看,都会影响企业发展。反过来,作为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如果能在关键时刻厘清目标,知道自己下一步要什么,持续保持激情,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带领企业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