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西服务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西服务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服务业具有更加明显的就业拉动效应,是扩大就业、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海西地区整体进行服务业就业效应实证分析,考察海西地区服务业对就业的实际拉动作用,并根据实证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尝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海西;服务业;就业效应

十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服务业不仅进入障碍小,而且能促进工业和农业发展,所以,服务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容纳各种层次的人员就业,是一个吸收劳动力较多的行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标,也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甚至政治稳定的基础。就业率的高低,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就业问题是十分值得关注和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海西”指海峡西岸经济区,是“闽东南地区”概念的延伸,指以福建为主体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域经济综合体。本文将针对海西地区的服务业进行就业效应的相关实证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服务业的定义

在理论界,一般认为服务业即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我国,第三产业一直是服务业的同义语。本文采取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的看法。

二、对海西服务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就业弹性

1.定义

就业弹性是指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的弹性,它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用某一时期内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来计算。计算公式是:

E=(L/L)/(Y/Y)

其中,E表示就业弹性系数,(L/L)表示就业人员增长率,Y/Y表示经济增长率。

就业弹性是反映就业相对变化率的一个指标,在同样经济增长速度下,就业弹性越大,

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就越大,反之该效果就越小。[1][2]

2.模型与实证分析

这里运用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建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模型:

L=AYαeμ

其中,L为就业人数,A为常系数,Y为GDP,α为就业弹性,μ为随机误差。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nL=lnA+αlnY+μ……………(1)

由(1)式,可以更清楚地看出α即为就业弹性。

设针对第一、二、三产业,令(1)式分别变形为:

lnL1=lnA1+αlnY1+μ…………(2)

lnL2=lnA2+αlnY2+μ…………(3)

lnL3=lnA3+αlnY3+μ…………(4)

由于福建省为海西主体,可以借以较好地反应海西地区的情况,因而我们查找福建省近年来相关数据,有:

利用表1的数据,用Eviews 5.0软件分别对(2)、(3)、(4)式进行线性回归,得

lnL1=6.4332+0.1550lnY1

P=(0.0000)(0.0000)

R2=0.939348,修正后的R2=0.935978

lnL2=6.6481+0.1060lnY2

P=(0.0000)(0.0000)

R2=0.960450,修正后的R2=0.958253

lnL3=6.6356+0.1097lnY3

P=(0.0000)(0.0000)

R2=0.964855,修正后的R2=0.962902

可以看出,三个方程回归结果的P值都很小,因而回归系数显著;R2较大(大于0.7),线性方程拟合优度较好。

由回归结果知,福建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1550、0.1060、0.1097,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就业拉动效应最强,表明近些年来福建省就业增长主要靠第一产业拉动,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小于第一产业,表明福建省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强,没有充分出发挥吸收劳动力、增加就业的优势。

(二)结构偏离度

1.定义

结构偏离度指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所得的差。公式为:

di=Ni/N-Yi/Y

其中,di代表服务业的结构偏离度,Ni表示服务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N表示全社会就业人口总数,Yi表示服务业的增加值,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当di>0时,结构偏离度表现为正偏离,表明该服务部门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当di

2.实证分析

查找数据如下:

根据结构编离度的公式及表2中的数据可计算得:

结合表3中的数据,用Eviews5.0软件作图得:

从图1可以看出,福建省服务业的结构偏离度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结构偏离度一直表现为负偏离,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一直小于产值比重,持续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这与前面分析得到的福建省服务业就业拉动效应不强的结论也一致。

3.比较劳动生产率

(1)定义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与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之比。公式为:

Ii=(Yi/Y)/(Ni/N)

其中,Ii代表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其它符号含义与上同。

当Ii>1时,说明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低;当Ii

(2)实证分析

利用表2中的数据可计算得:

结合表4中的数据,用Eviews 5.0软件作图得:

从图2可看出,福建省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有较大波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值一直大于1,表明福建省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低,这与前文分析得到的结论也一致。

三、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福建省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小,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劳动密集度程度较低,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在扩大就业的能力方面有较大潜力。因此,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兼顾就业数量扩大应成为福建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顺应这一发展方向,针对海西地区服务业发展,本文提出建议如下:

(一)根据地区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规律,选择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适应发展服务业的客观需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带动就业增长,提高海西服务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

(三)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各产业间的比例,不能因为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而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君,服务业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刘辉煌,刘小方.我国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