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可辛选择题材找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可辛选择题材找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的风潮已经席卷整个中国,这阵风吹的可不小。以前电影内外都管不着企业家什么事儿,如今,陈可辛大手笔将他们“忽悠”上了屏幕,这应该是这些年中国电影中不多见的一幕。

陈可辛 档案

出生日期: 1962年11月28日

职业: 导演 / 监制

为了《中国合伙人》准备了哪些:“我看了纪录片,第五代导演的很多电影,还有电视剧,比如《北京人在纽约》。坦白讲,那时候电影比较好看。”

如何面对内心的阴暗面:“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把它拍出来。”

会不会和老婆吵架:“有什么人在一起从来不吵架的呢?只要不伤和气,不伤感情就行。”

究竟世界是否改变了我:“没有。”

拍着拍着流泪了

《中国合伙人》应该算是陈可辛拍的较为辛苦的影片了。这个来自香港的导演,从未经历过30年,内地社会生活的风雨变幻,他又如何理解那一代国人的价值观念,把握他们的生活状态呢?陈可辛坦言,虽然做了很多功课,但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由于徐小平(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的关系,影片项目一经确认,就引来了坊间诸多传闻。人们纷纷对号入座,这并非陈可辛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他必须从时代的洪流,与民营企业家的实际中,找到自己的故事。这让他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细节。他有在飞机上阅读杂志的习惯,近几年,他经常手不释卷,那些文字、图片、愈发开始营造一种怀旧的、古老的质感,这股思绪带给敏锐的陈可辛一个启示,怀旧,将再次成为人们精神需求的主题。

电影内外

这部电影就是重温一代人的过去。英语,是串联这群人的符号。梦想,是他们勾连观众的情感的纽带。他意识到,时代是有隔阂的,但认得心灵需求却是普适的。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给那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看到,不如说是给那些曾经怀揣梦想,如今有所疑惑、迷惑、彷徨,需要电影,给予一点点鼓舞、一点点温暖、一点点支持的人们看的。

每一场怀旧的开始,往往意味着一代人的告别。呼机、护照、二八自行车;英语、下海、创业板……它们浮泛在影像中,它们的背后,是生活的沉积。成长于六十、七十年代的人们突然发现,那些经历,已然变成被矫正、被过滤的记忆,对于这一代人而言,正渴望着用一场梦幻、补遗无法尽诉的当年情、当年憾。于是,像《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生逢其时,陈可辛的“毒瘾”,躬逢其世。

讲人、讲成长、讲唏嘘

陈可辛将这部电影故事的“过去”和“现在”交织会闪,通过第一人称的“旁白”关联在一起。时代主题下的人物命运,在其中一一道尽。他们是“新梦想”,也是三种不同视角层叠起来的时代符号。你可以看到很多人物的身影,可以是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也可以是李翘、黎小军。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一直回避时代、回避所谓的商界精英传记、回避宏大的陈可辛,却加上了一系列真实人物照片,他们的“介入”,将之前的泛指、虚指、变成了明指、特指。虽然电影中运用了这些真实人物的照片,让许多人觉得有些怪怪的,但在陈可辛看来,那是一种记忆感的东西,既然讲了成长,讲了唏嘘,那么不妨让我告诉你,其实每一位企业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