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路耕耘一路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照片上的这个中年汉子就是郭道耘———全镇江市唯一一家手风琴生产厂家、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当家人、中国乐器协会手风琴专业委员会委员。别看他年龄还不到50岁,但头发已经渐渐斑白,这是多年的操劳给他的“回报”。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手风琴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市场需求有限,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寿命普遍较短。前几年,手风琴行业的鼻祖———上海手风琴厂的倒闭,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但是,创办于1975年的扬中华联手风琴厂,在郭道耘和他的前辈们带领下,却用自己的发展历程书写了一段“不老的传说”。
郭道耘年轻时就与手风琴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父亲是上海手风琴厂的老职工,他的姐姐、哥哥都在手风琴厂创办之初就进了厂。因此,学校毕业后,20岁不到的他也成了这家企业的员工。初出茅庐,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非常陌生。但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好学和执着,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再到董事长,一干就是几十年。
进厂之初,郭道耘对手风琴一窍不通,他就主动请缨到上海手风琴厂学习。从手风琴的原理到演奏,从零配件的生产到组装,从原材料的采购到销售,他虚心学习,不懂就问,一年不到就从“门外汉”成长为“小专家”。回到当时的八桥手风琴厂后,他没有扛父亲的“派头”到管理岗位,而是直接到一线工作,调音、校音、质检,他几乎样样都干。他深知,搞器乐的人不懂音乐是不行的,抓住点滴时间学习手风琴演奏。他经常向音乐界的名师请教,拿着乐谱和手风琴慢慢琢磨;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反复练习,还主动参加镇里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锻炼自己的演奏技能。终于能熟练地演奏各种曲子,在相关的产品展销会上都能演奏自如,给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上管理岗位以后,郭道耘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早在1998年,公司就获得了进出口权,可是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导致其国外市场份额较小。在他的建议下,厂里聘请了南京艺术学院的专家、技师进行生产和技术指导。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对外交流学习方式,参加国内外的一些乐器展览;派生产技术骨干到欧洲著名的手风琴厂参观,学习和吸收各品牌长处;进行手风琴的开发和研制工作,邀请国内外手风琴演奏家和销售商来企业参观提意见,不断改进手风琴的外型设计和音色效果、演奏性能。
2009年,郭道耘买下了手风琴公司的控股权,第二次担任董事长。他大刀阔斧地推行多种创新举措,改进工艺压缩成本,开发新品增强活力,自营出口争取主动。这使他们的手风琴有了飞跃发展,产品从原来单一的8BS扩展到从8BS到120BS的系列品种,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如今,华联手风琴厂海外市场所占份额超过80%,所生产的120BS回声琴、巴阳琴在国外售价高达6000美元。当许多同行面临金融危机、“玩具召回事件”影响时,华联手风琴厂却越挫越勇,当年产销值同比增长50%。郭道耘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个老牌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占据点。”
郭道耘认为,“要想一直领先,一点都不能松懈,必须要坚持创新、提升。”虽然企业如今的产销值在年年递增,但是他们丝毫不敢大意。为了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他们采用扩大系列音簧,来增加发音力度,增强音色的穿透力。为此推出了专门出口欧洲的120BS高档回声手风琴,为企业增加了两倍的附加值。他们还通过改进键盘结构,调整琴键起落幅度,有效地改进演奏性能;通过采用国际流行的平面并列式变音器,使其造型简练、华丽,并使键盘、贝司和谐统一。
120BS高档回声手风琴的研制成功,得到国外客户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款琴低音浑厚柔和,中音丰满圆润,高音明亮,有较好的视听效果。有了质量就有市场,2012年华联手风琴公司同比产量增长30%以上,在手订单排至2013年6月底。
一堆粗糙的木材,几块薄薄的簧片,就能组合成一台精致的手风琴,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看似简单的产品,由于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同样能卖出高价,企业也能实现大的发展。因此,华联手风琴厂38年的发展历程再一次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断创新、转型、升级,是一个企业保持健康、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