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吉林大学是在全国较早建立环境科学专业的学校之一。多年来,针对环境科学的特点和专业队伍的特长,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总结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与专业建设模式、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等系列成果与教学管理方法,为环境类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改革与创新
环境科学涉及自然、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是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考虑学科特色,也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障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关键,长期以来,我院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吉林大学环境科学创建于1978年,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东北地区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1年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2年环境与资源学院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并被批准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专业本科学生320人,教师19人。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
多年来,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建设。
1.通用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环境科学专业涉及面广,要求掌握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多,课程设置较为困难。处理好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关键。结合教育部的“环境科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环境科学专业规范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根据吉林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针对我专业在环境化学、环境规划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系统数字化管理方面的优势,在2001年版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在整合和增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对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由原来一个专业方向改为环境化学和环境规划管理两个方向,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在进行环境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后,构建了课程体系基本框架,由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三部分构成。课堂教学(146学分)又分成普通教育课(80学分),学科基础课(42学分)和专业课(24学分)三个层次。总学分达到18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7学分,实践教学2分,课外培养8学分。
根据“通才”教育以及“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两个方向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设置相同,仅在专业课方面有所区别,该方法符合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环境学、环境地学基础、分析化学、生态学、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等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自身的特色,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定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为此,我们突出了环境化学技术领域独特的知识优势,将环境化学作为两个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他按方向要求分别设置。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是我专业的办学特色之一。多年来,我们将启发与讨论、多媒体教学、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多方法、多手段、多途径贯穿于教学中,建立了课内指定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传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一直在努力推动课程信息化进程,鼓励教师自由开发多媒体课件,进行课件资源共享。目前,多媒体教学技术已扩展到3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信息系统学等课程。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观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比重。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实习实践和创新实践两方面。在实习环节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注重现场教学和可视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在实习中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环境,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为课堂的理论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如学生观看了长春市东大桥下河水断流、垃圾成堆的现象后,感触很深。在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介绍了一些研究与治理环境的成功实例,使同学掌握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能。此外,还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院举办的CSTD(求实-研究-思考-探索)社会调研、青年环保论坛等活动中,使同学得到了“环境调查、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答辩”全过程的训练。近三年来,我专业本科生12篇。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毕业论文中将得到充分体现。在毕业论文选题上,我们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论文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样学生既锻炼了科研能力,又增加了见识,为攻读研究生或者参加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专业学生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选题比例在80%以上。在毕业设计中,我们指导学生利用环境科学的技术、方法进行环境演变规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同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信息的获取、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治理等较系统的研究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长期以来,我专业教师坚持不断探索新的教改思路和教学方法,不断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本科教学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确定了“环境化学”、“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与数字化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研究方向,建立了科研梯队。近三年,共承担4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195篇,三大检索论文35篇,承担教学改革项目21项,参编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结合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提出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了高等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信息系统、基础生态学等实验室,使实验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如高等环境化学实验室在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监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我院制定了中长期教学工作规划,提出了学院发展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制定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学生成绩进行跟踪监控等多方
面进行了规划,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部署了工作。学院在2001年制定了“教学系列评估考核办法”、“考试监考和学生考试考场规则”、“班主任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规定了学院和各系教学管理职责,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思想、组织、过程和制度保障等内容。近年来,专业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本科教学质量视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院、系各级组织的关系和功能,从而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教学组织系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过程保障包括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制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跟踪、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等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精心安排、周密布置、组织到位;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学院在2001年成立了由教学院长、系主任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专业成立了以系主任和系秘书为主的教学领导小组和相关课程小组,在监督、检查教学规划的执行和教学质量情况,帮助年轻教师进行专业课岗前培训和在岗提高,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和总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作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3.落实规章制度,确保教学管理到位
学院依据“抓质量、上水平、创品牌”的办学目标,重点在新学期开学前的教学任务落实、期中教学监督与检查、学期末考试三方面开展了系列管理工作,细致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效地降低了教学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我院还在落实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讲评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院系二级听课制度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工作。如坚持对新开课和开新课教师的开课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多渠道采集教学过程数据和信息,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将教师教学成就和授课效果列入提职聘任的考核条件之一,为超本科教学工作量的教师发放酬金:跟踪监控学生成绩,不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
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为中心成立了若干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小组。每个教学工作小组组长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通过不定期地开展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研讨活动,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树立了良好的教学风气。
本科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涉及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初步建立了具有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稳定的质量保障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取得明显效果。教师授课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改革项目逐年增加,成果丰硕,学生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汤洁,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德明,吉林大学校长助理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刘淼,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王宪恩,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房春生,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