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前路手术钢板植入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前路手术钢板植入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血管及相关组织,并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减压、祛除压迫、重建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手术效果肯定[1]。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往往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改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现将我科近3年经颈前路治疗19例颈椎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5~76岁,平均63岁,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程7~16个月。依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定,5~7分3例,9~12分9例,13~16分7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如踩棉花感,Hoffuman征阳性16例,膝腱反射亢进11例,排尿困难,排便无力2例。颈椎骨折4例,行病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颈椎病15例,其中2节椎体次全切6例,单节椎间盘切除减9例。

术前准备:常规颈椎X线摄片,颈椎过伸、过屈侧位动态摄片,CT重建及MRI检查。术前1周做推移气管、食管训练,床上大、小便练习,术前1周戒烟,术前1天预防应用抗生素。

手术方法:全麻或局麻下,根据减压节段不同采取斜切口或经横切口,一般上颈椎取右侧斜切口,中下段取右侧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切开颈阔肌,自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间隙钝性分离直达椎前间隙,保护颈动脉鞘,术中透视定位椎间隙。在病变部位上下相邻椎体内侧边缘处用单孔导向器与¢2.5手钻外倾30度左右钻孔,植入两枚撑开钉,颈椎撑开器撑开后,在两枚撑开钉的外侧放置合适长度钢板遮挡食道等组织,以减轻助手负担,便于配合手术。切除椎间盘或次全切除中间椎体,去除上下椎体增生边缘,彻底解除压迫后,植骨或椎间融合器融合。把合适长度预弯后的钢板置于椎体前,钢板远端螺孔近侧边缘于远端椎体上缘,用定位针临时固定,近端螺钉尾端外侧倾斜6~10度尾侧倾斜10°~15+A°拧入螺钉,(A为上一椎体下终板与垂直线夹角),远端螺钉尾端外侧倾斜6°~10°头侧倾斜15-B°拧入螺钉。(B为下一椎体上终板与垂直线夹角)术中透视了解钢板位置,彻底止血,放置引流,逐层缝合。

结果

通过以上操作,无1例出现螺钉进入椎间隙,正位钢板居中,侧位钢板两端未超过上下椎体边缘;2(10.5%)例螺钉倾斜度过大,但未进入临近椎间隙。1例(5.3%)出现脑脊液漏保持负压吸引、甘露醇脱水等保守治疗后自愈。

讨论

术中操作体会:操作要仔细,在病变部位上下相邻椎体内侧边缘处用单孔导向器与¢2.5手钻外倾30°左右钻孔,植入两枚撑开钉,颈椎撑开器撑开后,在两枚撑开钉的外侧放置合适长度钢板遮挡食道等组织,以减轻助手负担,便于配合手术。拧入撑开螺钉时勿损伤椎动脉;钢板远端两螺孔近侧缘与椎体上缘保持平齐,避免钢板歪斜;术中暴露椎体两侧应分离到椎体边缘,这样既能保证彻底减压,又能保证钢板正位居中;颈椎椎体前下缘较后下缘位置偏低,术中一定要把上一椎体前下角及增生部分祛除,以免造成假性边缘。还应注意出血量及保护硬膜。

颈椎病是临床多发、常见病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2],如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损伤,术后颈部血肿,颈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切口感染,食管瘘,植骨块移位,植骨不愈合伴假关节形成,植入物下沉,钢板断裂等。颈椎手术入路争议较大,原则是“那里存在压迫,就在哪里减压”,正确选择适应证,减压彻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3,5]。尽量减少出现上述并发症是每一位骨科医师所追求的,术中每一步操作都要小心谨慎。椎间减压植骨后加用钛板固定可以防止植骨块塌陷及钛网移位,维持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稳定病变节段,促进植骨愈合[4]。本组患者按照上述术式无1例螺钉进入椎间隙及钢板歪斜现象,大大减少了因钢板遮挡导致钢板植入的盲目性,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副损伤;斜形拧入撑开螺钉,螺钉外侧放置合适钢板遮挡食道等组织,以减轻助手负担,便于配合手术。螺钉头尾侧倾斜,减少了垂直作用于螺钉的负荷,使内固定更牢固,减少了植骨塌陷的机率;术中斜形放置钢板,通过上下螺孔与植骨区上下椎体边缘的关系确定钢板长度,这样能避免平放钢板遮挡植骨块导致钢板放置倾斜、螺钉进入椎间隙的弊端。术后拍片复查,钢板植入位置满意,螺钉未进入椎间隙,且钉尖均向头、尾侧倾斜,符合力学传递方向,减少植骨块的塌陷,是较可靠的临床操作技巧。

参考文献

1 戴黎萌,王洪正,许燕球,等.颈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8):811-812.

2 杨峰,谭明生,移平.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的选择[J].中国骨伤,2009,22(8):612-614.

3 杜春林,张毅,李俊海,等.前后入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08,21(3):229-230.

4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等.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的安全术式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24-27.

5 姜家永,柯珍勇.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4(13):16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