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生态课堂的建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生态课堂的建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寻求一种尊重生命、尊重人的身心和谐与人格完善、以求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具有生态平衡性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作者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生态课堂的建立做了思考。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生态课堂 教学环境

生态化教学是以生态学和后现代主义为依托,以心理学为依据,以教育学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而物理生态化教学,就是要在物理课堂上营造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知识与体会、共同增长经验的教学氛围。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建立生态课堂,我做了思考。

一、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的先生。”在生态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倾听,使学生敢于诉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信任和平等的关系,都敞开心扉,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朋友,以真诚的微笑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心倾听;同时,老师还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对话,进行思维和心灵的碰撞,感受学习的多姿多彩。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营造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营造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时,还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安排要科学,做到疏密有致;教学节奏要有张有弛,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方法要灵活。在教学中,既要遵循常规,又要突破常规,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教学成为艺术

教育工作者要承认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尊重、接纳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设法缩小差异。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现象与规律的探究兴趣。《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此,教学中要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对教师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很有必要。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仔细品味,颇有深意,同样,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的灵性,培养既有灵性又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术、提问的时机等都要展示自身的创意,体现教学的新颖、与众不同,彰显个性,使教学成为艺术。这样,才会使课堂变得轻松,师生间充满爱意,学生得到尊重与理解。教师不能将目光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爱学生,进行人文教学

物理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循循善诱,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本没有后进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后进生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多关爱后进生,使他们慢慢由喜欢老师到喜欢物理学科。如果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的话,那么学生就是青青园中的小草、是枝头舒展的嫩芽,有着旺盛的生命。生态课堂洒满人文的“阳光”,把学生心灵的田地照得光亮温馨,它充满了尊重、期待、赏识、激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与教师能够平等对话,使学生有尊严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跨越师生间的年龄、地位、身份、经验的鸿沟,平等待人,乐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学会倾听,使学生畅所欲言。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获得成功,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里、微笑中感受到支持。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意愿,都有聪明好学的一面,以平常心去看待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广阔的胸襟去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让学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自信。

总之,“实践造就美,课堂教学是心灵产生美的桥梁,教育生态意识则好比是一位过桥者,它给这座桥带来了生机,给建设者带去了艺术创造的风采。”新课程需要有生态化课堂的支撑,唯有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才能让学生自由自在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