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炼《应用题》解析能力必须要借助牢固的基础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炼《应用题》解析能力必须要借助牢固的基础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基础技能的提炼,离不开牢固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作为一项独立的知识体系,在解析式完全依靠牢固的基础技能的提升,才能寻求到解题的“规律”被学生所掌握和提升。

关键词:探究、合理、解析、公式、巩固、牢固、基础、技能。

中图分类号:C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析应用题,首先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知识,不但帮助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已知存在的问题找寻未知的量。如果把《应用题》看作一场捉迷藏,那么已知存在的条件是线索,根据这条线索去找寻“隐藏”的未知量,就显得比较简单了。针对这样的解析方式,本人根据多年以来积蓄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意见,仅供同仁探讨。

一、合理利用公式,灵活利用公式,是突破和解析《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

“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应用题》解析技能的提炼而言,都存在一般的规律性,没有规律的解析技能是不存在的。学生在解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往往忽略数量之间存在的必要性,导致做题时不知从何入手,结果不明其意而无法进行解题。

其实,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弊端,严格地说,是因为欠缺对基础技能的掌握,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规划了不同的基础技能提炼的课时,充分利用特定的时间,让学生弄懂、弄清必要的基础技能的掌握,是每个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620千米,一架飞机往返飞行,飞出时每小时飞行81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飞行540千米。这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解决此题前,首先要弄懂的条件是: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确定。它既是基础知识的迁移,又是解析此题的关键。多数学生由于弄不清题意,结果只抓住表意而无法深究其意,结果无法解决此题。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①要求这架飞机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须知道飞行的总路程和飞行的时间;②弄懂甲、乙两地相距1620千米,来回飞行的总路程应是1620×2=3240(千米);③从甲地到乙地飞行时间是1620÷810=2(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的时间则为:1620÷540=3(小时),总的飞行时间是:2+3=5(小时)

利用分布算式,是为了解析题意起到更好的作用。学生在基本解析题意练习的过程中,从基本的分布运算入手,理清每个算式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解析能力而奠定一定的基础。基础知识的积累,是解析题意的关键所在;有了牢固的基础技能,才能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繁琐的《应用题》。因此,合理利用公式,灵活利用公式,是突破和解析《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

二、巩固教学内容,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掌握了一定的解析技能,才能拓展知识体系,做综合的训练。

小学数学,中学数学、乃至高中数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教学用具,那些种类繁多的练习册,有时令其学生苦不堪言。综合提炼,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完成家长、教师锁定的作业任务。

在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基础,一般我是从教材练习入手,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在此基础上设定一些较为复杂的题型,让学生去练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教材设定的练习题,与课时内容有着密切的关联,层层紧扣的内容,为学生牢固基础技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如果单一地停留在基本技能的体验上,使之容易造成满足感,从而缺少对较为复杂题型的思考。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而言,势必留下遗憾。为此,在掌握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定一些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题型。既能帮助学生去提炼基本技能的发展,又能根据教材的要求,达到综合技能的快速提升的作用。

例如:“有浓度为8%的盐水40千克,要配制浓度为20%的盐水100千克,需加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针对此题,首先从基本基础入手,让学生弄清:盐、水和盐水之间的关系;在此根据已定的盐、水和盐水三者之间的量变关系,找出浓度为8%的盐水中的含盐量为:3.2千克和要配制浓度为20%的盐水100千克中的含盐量为:20千克;最终找到需加盐:16.8千克,需加水:43.2千克。

解析此题的关键,依然借助其间的基础练习,如果未能让学生熟悉“浓度”的理解,也就无法寻求解题的规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实际是让教师引领学生去寻求解题的规律;凡事都有“规律”可寻,没有规律可寻的也就不是“数学”教学了。因此,巩固教学内容,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掌握了一定的解析技能,才能拓展知识体系,做综合的训练。

三、解析《应用题》,也要按照解析的规律,把笼统的《应用题》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应用题》是个广义的含义,根据不同的题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平均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以及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比和比例等问题。但解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采取:列算式解析方法和方程解析法等……

又从解题方面而言,包括:图解法、对应法、转化法、假设法、逆推法,量不变法、消去法、代数法等……

针对这些不同的方法,教师必须引领学生熟悉题型,采取合理、灵活的方法加以提炼来提升学生的解析能力。的确,解析能力并非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它需要借助学生平时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质”的变量。

例如:“新华书店运来文艺书和科技书共3800本,其中文艺书本数的和科技书本数的同样多。文艺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针对此题,在分析过程中,根据题意:“文艺书本数的和科技书本数的同样多”的相等关系,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将等式进行推导。已知:文艺书×=科技书×,推导可得出:文艺书=科技书×÷=科技书×.这样文艺书的本数转化成科技书的。科技书的本数是1倍数。又已知,两种书共有3800本及两种数的倍数关系,可以用和倍问题算法解答。

之所以能够运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解析题意,是根据固有的基础技能再起作用;基础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很多题型随着技能的提升,就变得极易简单了。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未曾具备一定的解题解析技能。所以,面对较为复杂的题型,欠缺思考,结果无法找寻其规律来解题。造成厌学、烦学的情感动向,造成严重的心灵阴影。

学习小学数学,必须从简易的解题方面入手,先难后易,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来提升解题的方式方法。

例如:“某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336人,抽调甲队人数的,乙队人数的,共抽调188人,问甲、乙两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针对此题,我们既能运用方程来解析,也可根据图解来分析,但其间最好的方式利用“假设法”来解析,使之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根据题意分析:假设两个对抽调人数的比例相同,各抽调人数的,则两个队一共抽调336的,即:336×=240(人),实际抽调188人,多抽调了- = ,所以乙队的这个分率所对应的数量是52(人)。由此乙队原有的人数为52÷=182(人)。

不同的解题方法,实际是对题型认识的综合反应,有了一定的技能提升,才能运用既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解析《应用题》,也要按照解析的规律,把笼统的《应用题》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总之,多用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特备是解析《应用题》大有帮助。但多样的解题方法,教师却要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提炼,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更好地提炼专业技能起到推动教学质量的作用。

内容摘录:1、《全国小学生毕业总复习》

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3、《小学生毕业总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