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找“东方太阳城”里真实的存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东方太阳城”里真实的存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为一座新型发展的沿海休闲城市,它所蕴含着不仅是新一代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环境赋予他们的力量。本文以日照市近几年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出有利于今后发展的方向,达到城市建设与居住环境的完美结合。

关 键 词:沿海居住区 日照市 环境 发展理念

一、日照市沿海地区的环境概要

1沿海地区规划

从1984年到2006年,日照市总共历经了四次大型的城市规划和改革。在沿海地区的规划上更是逐渐向城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由最初的以农业用地为主,公用设施分布,到后来的以港口和绿地占主导地位。直到90年代,转向以生态保护的思想作为引领,多建设绿化用地,工业和农业设施及用地逐渐缩小。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环境的不断需求,日照市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不断调动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市。在沿海地区,大力开发旅游业,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文物古迹用地等。全面改变了日照市环境氛围和环境质量。

2沿海地区的背景因素

构成沿海地区的影响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的因素。自然环境方面,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常年降水较多,且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2.7摄氏度,气候宜人;其次,日照具有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的港口,拥有19个生产泊位,以煤炭为主,已成为我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并与各大铁路相交,同时构成了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段。日照市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大港口的城市,日照港和岚山港,具有强大的天然资源和后备实力。

社会环境方面,日照市依海而建,有天然的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条件,奥帆基地的落成,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森林公园、灯塔广场、民俗风情度假村等,都靠海而生成,形成天然独特的风景线。结合其自有的沿海风貌和宜人气候,围绕这座“水上运动之都”的品牌形象,加入了更多阳光、时尚的元素,形成了动感城市的新氛围。

二、沿海居住环境发展优势探析

1天然姿态

日照这座以“日出初光先照”为名的海岸城,风景秀丽优美,五莲山和浮来山坐落其中,五老峰、狮子峰等观海佳地,并有天然形成的海水浴场,观日出、看海景,使人颇有心旷神怡之感。日照市区海岸线绵长,沙滩宽广、沙质细软、空气清新,适宜人们进行休闲、娱乐、度假等。

2人文衬托

日照市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就已形成,著名的姜太公便出自于此。前2000年前,曾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有崇拜太阳的习俗,素有太阳城之名。同时,也形成了传统的民俗文化风情,有太阳节、放河灯等习俗,流传至今。在传统艺术上,也有不小成就,黑陶、石刻、以及农民画、民间舞蹈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座城市的岁月。让其在天海相接的地方,更加接近地气,给人以天人合一的感觉。

3时代使命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的需求,我国近几年正大步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承办各种大型的国际性赛事,同时,沿海城市便成了首要的发展对象。2008年,在日照市建立了奥林匹克帆船基地,举办了奥运会帆船比赛,也是日照市历史上举办的大型赛事之一。同时,也带动了市区以及沿海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以一系列相关的服务行业和设施,不仅美化了城市的建设,同时完善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吸引消费人群。在适应时代的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带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是日照市如今发展旺盛的必经之路。

三、沿海居住环境发展劣势探析

1整体实力待发

在1989年,日照市正式成为地级市,由于建市时间较晚,基础产业发展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型的工业设施较少,先天资源不足,造成第二产业的发展萧条,难以打开重型产业的市场。其次,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虽有著名的港口闻名,但毗邻青岛、连云港等著名的城市,拥有相似的旅游资源,缺乏更加有实力的资源与之抗衡,并且旅游景区的开发上过于分散,不利于游人观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大减少长期定居在此的客源。

2文化教育需深造

在现代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常常取决于它的软实力,也就是文化教育水平。作为人们长期居住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并进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日照市,虽然有了大学城的建设,但在人才的培养上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每年回市建设的人才还是寥寥无几,还需在教育上加大力度,宣传本市的发展潜力,培养一批有技术,有才能的青年才俊建设城市建设。多建设文化教育机构,有利于提升居民的整体文化程度,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标志之一。

3 综合形象应提升

在城市的初步建设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整体的城市形象,导致快速的跟风发展,缺少了属于自己的城市风格和特点,没有完全突出日照市的精神和特质,建设的旅游设施和标志建筑没有很具体的象征意义,缺少富于城市的意义所在。由于现在海边城市的兴起发展迅速,众多具有相似资源的沿海城市正在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形成了无形的战场,竞争愈发激烈,并且实力相当,难以突出自身优势,需要极力发掘自身条件,建设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是整体居住环境的提升。

四、沿海居住环境发展前景及方向

1发展前景分析

1、1住房条件

生活居住,最重要的还是住房的条件。目前为止,日照市新兴的海景房数目并不算太多,根据海岸线的绵长,可开发的地区还有很多。建设的住房可以以高层为主,并且形成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建设,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在住房区观赏到海上美景。同时,可以提高居住区域的高度,由于住房临近海岸线,底层容易形成潮湿的居住环境,不适宜人们长期居住。从一定的高度开始建设居住区,有利于提升住房质量和购买人群。

在居住风格的设计上,尽量以休闲、高雅为主题,在符合消费人群的要求的同时,体现出生活的活力一面,更重要的是要与城市整体风格和景点的特色相结合,才能达到完整的统一,让人们能够真正放下压力,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1、2 社区规划

在原有的居住区规划上,整体布局较分散,除了在新市区和老城区有部分集中区域外,其他地区的布局没有很好的规划性,并缺少对居民的吸引力,需要在新建的沿海居住区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以社区为单位,遵循统筹原则,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居住地区,保证疏密结合,一定程度上形成居住圈和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保证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管理维护,既要有便捷的公共居民服务设施,同时还要确保绿化面积,保证空气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区域划分上,以沿海岸线为重点地带,在社区整体建造上,要突出其位置和条件的优越性。在远离海岸线的区域,要突出其拥有的其他便利条件,区分出不同居住区的不同特点,和优缺点,来保证各个区域居住的质量和要求,从而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达到人们心灵和物质的双重满足。

1、3 交通条件

新兴的海岸线发展,在完善交通上是一大重要环节。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们生活在都市,习惯了便捷的交通,和方便快捷的购物通道,这就成为了沿海居住设计中的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一般靠海地区距离市区较远,所以既要达到交通的便利条件,就必须开辟多交叉、多轨道的交通要道,并且形成一个特定的交通模式,在日照市沿海区域,彻底打开一片交通市场,保证和市区的直接交汇,才会让沿海与城市达成真正的融合。

1、4 周边产业

除了基本的居住条件和便捷的交通,同样不能缺少便利的购物和生活环境,这是保证生活质量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凭证。教育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活服务行业来丰富周边区域,带动沿海一带的产业发展。也会使沿海的海产业有了更多的市场发展需求,加大了市场交流,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居住环境发展方向2、1 保证环境质量

在带动各类产业及交通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最初建立沿海居住区域的目的,在居住区域要保证一定的公共绿化面积,才能确保其空气及氛围的质量。对于人们的居住,必须要求每个居民有义务维护其公共环境,不被破坏,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居住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沿海居住的意义。

2、2 提升区域形象

高质量的居住模式,应具备高质量的生活标准和环境的塑造,在完善日照市区的形象同时,沿海的环境形象也应塑造出自己的风格和特征,才具备高质量的生活要求形象。把自然、人文景观和当地沿海民俗风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区域形象,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里,认识日照,通过不同的媒体、活动等,加大对其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爱上这里。

2、3 达到天人合一

对于具有传统居住历史的日照市来说,发展现代居住场所,可以结合传统的居住模式和文化元素,建设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区域和环境。让人们在享受海边美景的同时,能够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不仅带动当地的旅游事业,同时也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把地域风情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运用其特有的条件,来建造共同美好的家园。

五、结语

近海岸的区域环境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组成,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综合因素等,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进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才能构建出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和生活环境。考虑到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和沿海区域的环境质量的保证,需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环境标准,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在众多沿海城市的环境建设中,突出自身特色。在这所“东方太阳城”里,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放下世俗的自己,找到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代志鹏.日照市城市形象设计初探[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17-2

[2] 陈秉钊.和谐的城市,生活才美好[J]规划师,2010.8,5-8

[3] 赵群毅,谢从朴. 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以日照市为例,城市问题,[J]2006.2, 40-45

[4] 何悦强,朱良生,黄小平.沿海环境功能划分方法探讨[J]热带海洋,1995.8, 14-3

[5] 罗明云,陈伟.沿海环境现状有关经济理论分析[J]环境生态,2004.12

[6] 张祖陆.山东莱州湾南岸沿海环境问题[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1.4,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