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开生活源头写作活水奔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开生活源头写作活水奔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思想。作文教学,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逐步学会清楚明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作为学生,他们总是不明白该怎样选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是作文之源,生活需要作文,作文要为生活所用。”作为一个农村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

一、启发学生留意大自然

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然而学生常常是绞尽脑汁也难以发现可写的东西。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指导习作《写秋天的景物》时,启发学生留意大自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就指导学生观察从初秋到仲秋再到深秋的变化,带领学生到田野、树林、菜园观察秋天,指导学生记观察日记、绘秋景图,在作文课上,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地方,写自己想写的地方,这就是给学生提供一条畅达的写作大道。学生想写的地方,一定是他熟悉的、让他怦然心动的地方,他也许在那儿逗留过,仔细观察过,甚至和那里的动物、植物说过悄悄话,做过小游戏,他有话可说、有情可吐、乐于表达。这样,一篇篇从观察中得出的真实的有独特感受的佳作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秋果图。所以必须走进大自然,走进农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对太阳、树木及自然界的一切进行了解,并且用整个灵感来感知一切,这样的教学比采用多媒体更为直观、生动,更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习作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丰富学生生活内容。

学习完《我爱故乡的杨梅》后,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让学生写一种水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不能常吃到多种多样的水果,所以,我结合农村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写一写蔬菜,那写作内容真是太丰富了,“白菜、萝卜、蔓菁、菠菜、冬瓜、南瓜、茄子、蒜薹”,孩子们的作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样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抓住孩子们身边的事物,这节作文课多么丰富多彩呀!

三、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

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认识的人也都很平凡,所以在指导习作《写一个值得你敬佩的人》时,我没有像一般的老师那样问:同学们可以想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警察叔叔,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人,甚至不知名的热情帮助过你的人,想一想他们的什么精神或品质让你敬佩。而是针对农村孩子的实际生活、经历,在课堂上问:同学们,我们村谁家种了大棚菜,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麦收农忙时,是谁开着联合收割机把麦子收割得又好又快?过新年了,是谁给大家写春联?谁的妈妈会裁会剪,做的衣服最漂亮?那位80多岁了还下地劳动的老人是谁?在咱们班里,是谁助人为乐,经常把笔、墨水借给别人以解燃眉之急……从孩子们身边的人和事出发,与孩子们亲切交谈,这样一来,让他们敬佩的人一定会说也说不完!这一次习作,学生热情高涨,作文风格迥异,语言风趣,充满了童真。

四、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结

叶圣陶老先生强调:“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要使学生们养成叙身边事,写身边物,勤悟人间冷暖的练笔习惯。作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写他有情感体验的话。

老师、家长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常常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的联想,这便是心灵的火花。在指导习作《假如我是……》时,上课伊始,我就根据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组话题。

1.生活中你有烦恼吗?你有什么愿望一直没有得到实现?

2.你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谁?你想变成他吗?为什么?

3.以“假如我是……”为话题大胆想象,自由畅谈。

这一次的教学,由于教师触动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情结,教室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学生个个激情荡漾,急不可待,争先恐后,踊跃发言。

如果说一个人的智慧既包含科学智慧又包含道德智慧,那么这两种智慧都需要情感的支撑。给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结,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天地,它有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风霜雨雪气象的变幻;它有脱贫致富的新人新事,有千姿百态的风俗民情,有艰辛快乐的农耕劳作。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情感朴实真挚。农家的孩子就像鱼儿一样在多彩的生活海洋里快乐遨游。他们熟知车前子、马齿苋,他们了解脱壳、蚕上山,他们会搭鸟窝、做柳笛,他们要拾麦穗、摘棉花,他们还爱躺在松软的麦秸垛上听风声、看云朵……农村的教育资源可谓无穷无尽。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要有强烈意识去努力开发自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课程资源,适时、恰当地将这些教育资源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农村生活成为孩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