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语文课堂,用一语开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语文课堂,用一语开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熟悉的故事出现在《名师讲述》的书里,再也不能不有所触动。一个教师,在这个一切讲求效率的时代,如果,课堂上还老在不自觉地绕来绕去,或反复地不断重复一些枯燥理论,学生能坐得住吗?向45分钟要效率做的到吗?而且作为一个不是很老的教师,被视为定位“out”了,不太溴了?所以于人于己,笔者认为,身为教师,还是应该注意时刻修炼自己的语言艺术。例如用简明扼要,形象传神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豁然开朗的敞亮。

当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去理解运用的时候,工作于一线的教师也许会发现,有的时候,因为理论过于枯燥,或是因为限于手头的知识材料,学生似乎有一种不断地在门外徘徊,无法进入的痛苦;或者是站于窗外,拼命地于窗口往里张望,却因为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眼前一片模糊。这时身为教师,难道抡起榔头,为学生拼死拼活,重造一门吗?难道和好稀泥,抡起砌刀,重砌一窗?这不是应了鲁迅先生《书信集•致周作人》:“出力多而成绩恶,可谓黄胖年糕(出力不讨好)”的话嘛,于学生也只能是肉骨头敲铜鼓――昏懂懂。所以教师全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打开大门,迎接学生;或以指点沫,捅开窗户纸。“象征”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新鲜名词。教参上把它诠释为“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如果照本宣科,别说学生,老师都觉得头疼。而课文中的《海燕》、《白杨礼赞》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又因为时代关系,离学生比较远了,要快速理解,也许要求过高。所以笔者上课时除介绍背景,让学生感受各个对象所用的形容词。如海燕:高傲的,勇敢地,自由自在地;狂风:紧紧,恶狠狠,甩……此时来问一句海燕是好人还是坏人?与他们一家的人有哪些?他们家的死对头是?两对头因为针尖对麦芒的矛盾来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那就是――暴风雨。

学生们觉得老师好幼稚,可是把复杂的东西搞幼稚了,不是贡献么?

《名师讲述》中有一个标题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介绍的是王小梅老师在用课例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是的,所有的知识与理论,不还是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倍感生活的美好。反过来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又怎能拒绝美好的感受,而这些美好的感受,也不就成了学生在“山穷水尽”时领他们去“柳岸花明”处的“指路灯”。笔者于是喜欢爱学生所爱。学生喜欢周杰伦,王心凌、许嵩,成龙……那就拿来听听。说作文中短句的魅力时,很突然地说一句尽人皆知的“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学生在哈哈地笑过之余,也就顿悟了短句的优势原来是铿锵有力;讲排比的好处时,背一段许嵩的歌词:“她只是我的妹妹 妹妹说紫色很有韵味;她只是我的妹妹 我在担心你是否误会;她只是我的妹妹 对这个解释你无所谓 哎哟哟无所谓。”

当老师的语言能想学生心中有,口中无,不是很好地解决了课堂重点,难点?王小梅老师说“因为课堂上的内容使学生重回了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之中,学生感到亲切,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笔者感同身受。

当然,说到这儿,明锐的读者也许会发现精练形象的课堂语言其实也就离不开语文老师妥善运用好口语、引用、排比或者是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或者是运用一些笑话,诙谐幽默的故事来达到深入浅出的授课目的。没错,祖国语言精深博大,而很多传诵千年、人人吟咏的诗词很多就是运用一些修辞或写作手法达到的。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把这一些方式方法融入课堂语言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从而也能手到擒来地去运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老师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讲一些题外话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或惹学生笑一笑,则一定要把握分寸,忌讳多而滥。钱锺书说过,“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我们不要忘性,幽默是水做的。把幽默当为一惯的主义或一生的衣食饭碗,那便是液体凝为固体,生物制成标本。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同样,课堂当中的题外话,也一定要注意与所讲授的内容紧密有机地结合。结合得不好,就回留于被钱老所调侃的一样,语文课堂成为“游艺场的滑稽大会窜”。而结合得好则可使学生心有灵犀,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上《马说》为学生总结虚词“之”的用法时老师让一学生回答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诸句及“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之”的含义。因为前三个都指代“千里马”,最后一个那位学生脱口而出“千里马”。针对这一现象,老师说了个笑话:这是什么?狗。那是什么?狗。你是什么?狗。学生哈哈大笑,也明白了回答他人问题,或者是回答试卷问题,不能因为简单而马虎大意,要不然是会“阴沟里翻船”的。

特别欣赏我们的外交部部长杨洁篪说的一段话“我既喜欢中国的水墨画,也喜欢西方的油画,但是如果有人用油画的标准来欣赏中国的水墨画,那恐怕是要出错”。如此类比,没有正面回答有关怎样解决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但却委婉又明确地告知了世界:了解中国,首先要抛弃一贯的偏见。我们的领导如此艺术地回答着国际社会提出的一些尖锐的问题,作为阳光下的职业――老师,又怎能不让祖国的花朵――学生,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艺术与魅力,并且让他们最终能够准确自如地运用呢?

“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李镇西老师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个人素质的重要性。在探索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方面,笔者愿意以此为座右铭,不断努力。

(徐月皎 秦 丹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中学 21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