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退不掉”的红包毁了校长的前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退不掉”的红包毁了校长的前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礼,在那些被感情包装的“礼”包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摆不上桌面的交易。

在湖南省新化县城东北角的跑马岭下,有座美丽的校园,这就是新化县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三中)。三中虽然是全县的重点中学,但由于经费不足,几年前,学校除了几栋陈旧的校舍外,连一个像样的体育场都没有。而如今的三中,校园面积扩大了三倍,新建了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食堂、绿化广场……一座现代化的高级中学初具规模。所有这一切变化,无不凝聚着一个人的心血――这个人就是原三中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曾伟乡。然而,2004年3月8日,曾伟乡却成了新化县教育干部的腐败典型,在新化县纪委的通报文件上,曾伟乡名列首位:鉴于曾伟乡因腐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县委决定开除他的党籍……像他这样优秀的教师,为什么会被送上审判台呢?知情人说:“这是‘退不掉红包’给他带来的灾难!”

一、初开闸门――笑纳2万元“过火”礼

年轻时的曾伟乡不是一个贪财的人,曾经还是一位对腐败深恶痛绝的干部。“在当校长以前,他在腐败面前是能够抵住诱惑的。”无论是群众还是组织,对曾伟乡的评价都不错:“曾伟乡的防腐闸门,是被包工头蒋某的2万元过火礼轰开的。”

2001年7月份,曾伟乡夫妇买了一套新房,根据新化当地的风俗民情,搬家进新房叫做"过火",是件大事。在这一天,主人的所有亲戚朋友都会前来送礼、放炮,表示祝贺。搬家这一天清晨,曾伟乡和妻子、女儿把炉子烧旺,用两个红桶装了一些油盐酱醋等杂物,准备"过火"。这时,承包三中教学楼、科技楼的包工头蒋某开着微型车来了,他先是对曾伟乡和他的家人祝贺一通,接着,热心地把曾伟乡一家人接上车,把炉子和桶拿上车,顺手又把一个厚厚的红包放进其中一个桶里,一声不响地驱车几公里,把曾伟乡一家送到新屋。曾伟乡夫妇晚上清点东西时,才发现桶里多了一个红包。拿出来一清点,数量还不少,共计2万元钱。

“这是谁送的呢?”曾伟乡寻思着,最后推断,这钱肯定是包工头蒋某送的。因为蒋某在三中承建了教学楼、科技楼两栋大楼,总造价达400多万,蒋某早就说过要找机会谢谢他;再说,三中还有田径场要搞,蒋某肯定是想要和自己搞好关系,希望在以后的业务中继续得到自己的关照;此外,蒋某承建的那两栋楼房,三中还欠了几十万工程款没付,蒋某当然希望三中及时支付工程款,这也少不了他曾伟乡点头首肯。但是,蒋某虽然有这么多理由送自己大红包,但曾伟乡还是不敢肯定,他打电话问蒋某:“你怎么送给我2万元钱,这不是行贿吗?”蒋说:“这也没什么。是恭喜你们乔迁,祝你家人兴财旺,顺便给你进个财。这是人之常情,你不要多疑。”曾伟乡见蒋某这么一说,就把这2万元钱作为“搬新家进个财的贺礼”收下了。没想到,闸门一开,洪水就来了。蒋某见曾伟乡收了自己的礼后,自己想办什么事顺手多了,便趁热打铁,又先后分两次给曾伟乡送了2万块钱。

二、心存侥幸――退不回的礼单不收白不收

在蒋某紧锣密鼓撞击曾伟乡的防腐大门时,另一个人也在向他发动猛烈攻击,这个人就是卿某。2001年下半年,三中要建一个田径场。在征用土地范围内,有一栋房子属于卿某和他的弟弟。曾伟乡代表三中多次与卿氏兄弟商谈,由于卿氏兄弟要价在30万元以上,几次谈判都没有结果。2001年12月曾伟乡搬进新家的那天,他俩来到曾伟乡家,给曾伟乡送上一万元“贺礼”,曾伟乡当时收下了。但卿氏兄弟的事,并不是他曾伟乡一个人说了就能算数的,没把握办好事,曾伟乡就不想收这个礼。过了四五天,曾伟乡打电话给卿某说:“我这里有几本化学竞赛书,给小孩看看很有好处,你来拿去。”当卿某高高兴兴地来曾伟乡家时,曾伟乡选了几本化学竞赛书,把一万元红包夹在书中,用个小塑料袋子装好,卿某走时,即把袋子交给他。退了钱的曾伟乡心里顿时有了踏实感,事后,他打电话告诉卿某:“书里夹了一万元钱。”

后来,经多轮商谈,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三中以28.8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栋房子和房子下的1.5亩土地。不过,卿氏兄弟附加了两个条件:一是把卿某的弟弟调入新化三中任教;二是规划在田径场内建设的蓝、排球工程交给他承建。卿某想:弟弟办调动手续、房屋的拆迁补偿款及田径场工程等,都需要曾伟乡关照,必须对他有所表示才行。但是,以前送的一万元钱被曾伟乡很巧妙地退了回来,再去送钱,要什么人,以什么方式送才合适呢?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人,他的八叔卿海新。卿海新是曾伟乡妻子的远房亲戚,在曾伟乡面前说得上话。

2002年9月份的一天,卿海新和卿某来到曾伟乡家。在曾伟乡家,卿海新趁曾伟乡上厕所的机会,跑到卧室,把一万元钱放到被子下,然后与刚从厕所出来的曾伟乡告辞后回家。曾伟乡睡觉 时,发现被子下面有一万元钱,忙打电话给卿海新。卿海新说:“我们是亲戚,你只管放心,不会有什么事的。”就这样,曾伟乡把退回去又跑回来的一万元钱收下了。随即,曾伟乡把卿某的弟弟调入了三中,把田径场的蓝、排球场工程也顺利地包给了卿某。

三、坠入深渊――教师调入人人都有“小”意思

新化三中是新化县的重点中学,位于城区,条件较好,教师的福利待遇都不错。由于扩招,三中计划在全县范围内选调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新化三中要选调教师的消息一传出去,很多老师都非常兴奋。曾伟乡也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许多老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老师想方设法,对他展开了进攻。

王某,曾是曾伟乡在新化三中任教时的学生。为了能调入新化三中,2002年的一天,他带了一个2000元的红包来到曾伟乡家,请校长关照关照。没想到,曾伟乡一见红包,翻脸不认人,不仅当场拒绝,反而把王某臭骂了一顿,王某红着脸走了,他发誓一定要考进新化三中。他夜以继日刻苦攻读,认真参加了由新化三中主持的试讲,通过了专家评审组严格的评审,被划入了调入教师的圈子,等候曾伟乡校长的最后拍板。尽管上次被拒绝,还遭到了一顿臭骂,但王某仍不死心,国庆节那天,王某的母亲买了一只鸡,挖掉内脏,把一个2000元的红包用小塑料袋包好,装在里面,又买了两瓶酒,带着王某来到曾伟乡家中。曾伟乡见礼不多,就当是正常人情交往,把鸡和酒都收了。

等王某母子走后,曾伟乡妻子剖鸡时,却发现鸡肚子里有个红包,数一数,竟是2000元钱。但这时人都走了,他也就没退这2000元钱。后来,王某顺理成章地调进了新化三中。

令曾伟乡没想到的是,像王某这样挖空心思送礼的远不止他一个,这一批要调进的23名教师,无一例外都给曾校长送了“小意思”,多的6000元,少的也有1000元,他们有的把钱装在水果里,有的趁他生病探视时把钱藏在洋参丸盒子里,还有的把钱放在烟酒袋里,藏在茶叶里的……花样百出,不一而足,正是这些“好心人”的感谢,使曾伟乡在调23名教师的过程中,共收取贿赂现金人民币6.79万元。

四、赶在检察官上门之前去自首

一天晚上,同一批调进新化三中的教师聚在一起闲聊,偶然说起各自调进来时的故事,突然,有人问起向曾校长送礼的事:“你送了多少?”“4000元。”“你呢?”“6000元。”“呵,这么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师们的议论不胫而走,而且版本一天一个样,不几天,关于“曾校长趁进教师之机,大肆收取贿赂”的议论就在校园内外传开了:“一个教师收6000元,我的天,20多个人,仅这一次进教师他至少收了10多万,这个曾校长,不知道贪了多少钱。”消息很快传到了新化县检察院,检察官们先作了初步调查,发现传言并非空穴来风。2003年3月6日,新化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曾伟乡受贿问题立案侦查。

曾伟乡听了教员们的议论,早已坐立不安,这回,又听说检察院要对自己立案查处了,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在检察院立案的第二天,曾伟乡来到了新化县人民检察院,把自己受贿的事一股脑儿全端了出来,并将受贿的钱,全部退清。

3月8日,曾伟乡被新化县公安局刑事拘留;3月20日转为逮捕;4月2日,曾伟乡因病取保候审。 8 月29日,新化县人民法院对曾伟乡受贿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院以,判处曾伟乡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追缴违法所得5.8万元。12月23日,新化县人民法院向他宣布了这一判决结果,曾伟乡当即表示接受法院的公正判决,不准备上诉。2004年3月8日,新化县委把曾伟乡作为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材,曾伟乡成了全县党员干部中人人皆知的腐败典型。

在一般人看来,教育系统是清净的地方,可近几年来这里冒出的腐败分子却屡见不鲜,这其中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与自身的修养有关。从“全国优秀教师”、很有发展前途的校长到罪犯,曾伟乡的巨大反差,实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