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人买“孝”为哪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人买“孝”为哪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的裂变,那种三代同堂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在大都市里已不普遍。有的年轻人不习惯与老人住在一起,便在立业后另觅新居;还有的异地创业或举家移民国外,虽想照顾老人却鞭长莫及,力不从心。都市独居的老人处境孤寂。有些老人相依为命,或求助于邻居,或请保姆。即使与儿女同住,虽近在咫尺,有些老人却感到儿女们的孝心遥不可及。不少经济能力和身体状况尚可的老人只能投资买“孝”。

楼上的龚大爷,体弱多病,老伴走后生活更是完全不能自理。一双儿女远在外地。前年,龚大爷得了一场大病,动完手术后,儿女才从百忙中抽空轮流照顾了他十几天。

后来,龚大爷通过熟人找了个四十多岁的护工,姓罗,文化不高,人勤快,从头到脚把老爷子护理得舒舒服服。出院后,龚大爷感觉离不开这个憨厚能干的农村嫂子,出“高价”请她做全天候的保姆。罗嫂心细,做事上心,买菜、拖地、接待客人,扶龚大爷去医院打针,招呼定时吃药,比自己的儿女都好。慢慢接触中,俩人互相同情对方的处境,产生了感情。龚大爷坚持要和罗嫂结婚,以使风烛残年有依靠。当得知龚大爷决定把一处房产转到罗嫂的名下,并承担她两个孩子的学费时,子女觉得荒唐,尤其是儿子强烈反对。龚大爷说:“我这是花钱买‘孝’;儿女再好,不在身边也白搭;别人对我好,我也不能亏待别人。”

小区里还有不少老人热衷参加各种保健产品的推介会。子女对此很不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老人们明知那些保健产品价格不菲,疗效被虚夸,绝大部分可以说无用,而老人却几盒甚至是十几盒地提回家。

老人真的是糊涂了吗?有一次,我问对门的吴叔,他刚和老伴听完讲座,兴致不减。吴叔以前做些与医生沾边的工作。他无奈地说,不少老人也知道这些产品就是些糖水,吃了无益但也无害,可那些和儿女年龄一样的推销员一旦把你粘上了,嘴上叫得甜,上车下车扶着你走,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记得你的生日,有难事随叫随到,这些就是自己的亲生子女都难做到。他们买来的是一片“孝心”,是精神上的慰藉。

在这个社会里,老人们用钱换来一片“亲情”,也可以让失去的孝心得到弥补。我们做儿女的对老人的这些无奈之举,难道不应反思和自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