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米勒作品的艺术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米勒作品的艺术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西方艺术史上,以农民形象和农村生活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家并不多,米勒是其中一个,在艺术风格开始激变的十九世纪,米勒的作品似乎赶不上潮流。他没有追求光与色的强烈效果,相反使用极其概括,简化,甚至有些丑陋的形体和朴素的色彩去真实的表现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情景,塑造了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巴比松画派;米勒;农民;艺术形象

19世纪30-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哪里看到与那时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到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巴黎保持接触,了解美术动向,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形成画派—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反对学院的闭门造车,厌倦矫揉造作的绘画趣味,主张走出画室直接面对大自然写生,描绘充满空气和生命的大自然景色,研究光线和大气对绘画的影响。给画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也塑造出很多出色的艺术形象。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之一,也是巴比松画派画家之一。提起他,人们立刻就会想起他塑造的那些深入人心的农民形象,这些农民艺术形象已经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感染者后背的艺术家和普通的观赏者,他也因此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农民画家米勒”。

一、艺术之源

吴冠中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对于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我总是怀着强烈的欲望想了解他们的血肉生活,钻入他们的内心去。所以,我想,如果想要认识这个画派,米勒的作品,最好去了解米勒的生活。

1814年,米勒出生在诺曼底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乡临海,土地贫瘠,不付出辛勤的努力急难以解决温饱,所以童年的艰苦生活对后来的绘画生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相间的新鲜的空气美丽的原野和淳朴善良的乡民给米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一生都钟情于脚下的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农民米。因为他曾与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分享着他们的喜悦悲伤,这种情感使他一生都与农民和土地紧紧地联系一起。1837年,米勒来到巴黎,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但是他不满于学院派的死板教条式的教学方式,经常去卢浮宫向大师的作品学习。1849年,米勒定居巴比松,在这里完成了他所有的重要作品,度过了他艰苦而辉煌的一生。巴比松除了有迷人的景色和米勒钟情的乡村生活外,还有一大群和他志向相投,痴迷于艺术的朋友们。他们有卢梭,柯罗等。他们经常一起讨论艺术,一起画画。但是米勒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每天去感受生活,靠农活养家糊口,用画笔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他的好多作品家喻户晓,用朴素的方法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塑造了现在的名画作品如:《播种者》、《牧羊女》、《拾穗》、《晚钟》、《扶锄的男子》、《喂食》、《春》等一些的艺术形象,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二、主要作品艺术形象赏析

《播种者》时间:1850年;101×82.5 CM;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一幅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画家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的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人物形象简洁概括,具有雕塑感,给人以苍茫沉寂,质朴凝重的艺术美感。

《拾穗者》时间:1857年;油画;巴黎卢浮宫收藏。

《拾穗者》是米勒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好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人物形象质朴而又崇高,宁静而又饱满。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晚钟》时间:1859年;布画;巴黎卢浮宫收藏。

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简陋的生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物的破篮子,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衫。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扶锄的男子》时间:1863年;油画;旧金山私人收藏。

1862年米勒完成《倚锄的人》,强烈地表现出生活痛苦的分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个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这个人从早到晚难以直腰,只能偶然停下来,喘一口气。锄地的年轻人在暑热的田间倚锄而立,仰首喘息,抬头远望。似乎生活和劳动沉重的分量已经耗尽了他精力,而眼前还有大片的麦田等待着耕耘,远方则是城市朦胧的身影,那是不属于他的另一种生活。这无疑是一幅向社会挑战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一个庄严的劳动者形象,画家在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呐喊。

《牧羊少女》 时间:1864年;画布油彩;巴黎奥赛美术馆收藏。

在这幅画中,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米勒流畅沉静的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佝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这幅画无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只有真正的艺术,才能经得起岁月长河的淘洗,米勒活着的时候,他的画并未得到太多的赞美,相反,巴黎的艺术界给与他更多的挖苦和嘲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米勒的作品越来越显示出了它强烈的现实力量和强大的生命力。他的画展示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宁静淳朴的乡土之美,而是更深沉更广阔的,整个人类的恋歌与乡愁。

参考文献

[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美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 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赵明媛,女,河南焦作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研究生,油画艺术研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