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前瞻性拨备制度国际最新进展及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前瞻性拨备制度国际最新进展及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 2007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监管当局意识到银行业拨备制度存在的顺周期性可能放大经济周期波动。为此,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监管当局在缓释拨备制度的顺周期性(动态拨备制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前瞻性探索。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动态拨备制度探索的最新进展,并对相关方法做了简要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动态拨备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金融监管顺周期性 国际会计准则 动态拨备制度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1-041-04

2007年9月份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注意到:银行业的拨备制度与资本监管制度(新资本协议)、公允价值制度(会计准则)等外部规则,与金融体系(主要体现在逐利活动/避险活动上)的内在顺周期性形成“共振”,放大了金融体系的周期波动,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国际清算银行,2009年年报)。

一、拨备制度的顺周期性问题的提出

会计准则中的拨备计提规则是导致其具有顺周期性的主要原因。现行会计准则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只能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能以未发生的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从而防止管理层采取非公开透明的方式调整资产负债表或操纵利润。所以,银行只能对引致损失(incurred losses),即由已经发生的损失事件等客观、确切的证据表明未来可能发生并能有效估计的损失计提拨备,导致拨备计提具有明显的滞后性(backward-looking)。这样,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降低,银行计提的拨备相应减少,利润增加,促使其扩大信贷活动,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的上涨;在经济紧缩时期,贷款违约率和损失率上升,银行不得不大量增提拨备,导致其缩减信贷规模,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企业信用等级下降,违约率增加,各金融机构根据现行的会计准则,只能大幅增提拨备,造成巨额的资产缩水。这些“账面损失”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对危机的深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2009)总结了在引致损失拨备计提方法存在顺周期性背后的原因:一是利息收入在损失事件发生前通常被高估;二是当损失事件发生时,人们不能完全掌握已产生损失的全部信息;三是由于在资产最初的评估当中已暗含预期损失,但是在随后的计量当中又没有将预期损失用来确定有效利率,所以引致损失拨备方法在机构内部的不一致;四是引致损失滞后于可能存在的损失,这将导致信息不对称;五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最初预期没有改变,损失仍旧有可能被确认为利润;六是在确认任何受损前,信用风险的变化不能得到有效识别,除非设定的门槛值被突破;七是人们对如何撤销(reverse)先前已确认的受损损失并不清楚。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Bikker and Metzemakers(2002)对29个经合组织国家的8000家银行近10年的年度数据分析显示,将GDP增速低于3%与高于3%的情况相比,前一阶段多提的拨备超过了60%。Borio et al.(2001)对1980年以来10个经合组织国家的研究也表明,拨备与经济周期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图1显示,美国国民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与美国的GDP增长率就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对于如何缓解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目前的主流观点是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提高拨备计提的前瞻性(G20 2009,IMF 2009,FSA 2009,Panetta et al. 2009, Borio et al.2001)。由于信用风险在经济上行时期已经开始逐渐积累增长,只是到经济下行期时具体表现出来。所以,与资本计提的原理相同,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多提资本的同时,也应多提拨备,分别用来抵御非预期损失和预期损失。这样,在经济下行期违约率上升时,就可以用其冲抵增加的信用损失,而不必因增提拨备而紧缩信贷,加剧实体经济的下滑。但是,对于具体如何计提前瞻性的贷款损失准备,目前却还未形成一致意见。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后第一工作组所的《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最终报告中,也只是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要求会计标准制定者改进拨备计提规则,使拨备能够反映更广范围的信用信息,包括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但并没有对此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西班牙“动态拨备制度”评析

在实践中,西班牙中央银行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动态拨备制度,在提高拨备前瞻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Fernandez de Lis et al.2000)。在这一制度下,银行除了提取传统的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外, 还需建立动态拨备(dynamic provisioning,又称统计拨备:statistical provisioning), 这三种拨备之和即为银行的总拨备。动态拨备是根据用统计方法估算出的长期平均贷款损失率,对资产组合中的潜在风险提取的拨备。西班牙在2005年之后采用的动态拨备计算公式如下1:

总拨备是特定拨备()和一般性拨备()的总和,一般性拨备的公式如下:

(1)

公式(1)中各参数的解释如下:

(a)Ct是存量贷款;

(b)是存量贷款的变化率,在贷款扩张期为正,在信贷紧缩期为负);

(c)a代表潜在损失,是贷款损失的平均估计。对应六种同质类贷款组,a的值各不相同;

(d)b代表整个贷款周期或商业周期的平均特定拨备,它是每类贷款组特定拨备的历史平均值。通过比较b和当前的特定拨备水平,银行可以测算非特定(总体)损失转化为特定损失的速度。

在信贷风险扩张期,风险被低估,已发生的总体损失增加,为正,一般性拨备的第二项大于0。如果单笔贷款的特定损失更容易识别,变为负,这会使一般性拨备降低。西班牙的一般性拨备还设立了一个上限值,以防止过度计提拨备。

α、β可以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来确定。在标准法之下,监管当局按风险程度将银行资产分为六大类,分别给出相应的α、β值,即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各类资产的相应损失率,如表1所示:

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根据会计准则计提的专项准备通常较少,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为正,表明银行需要增加动态拨备, 相当于从当前利润中为未来经济衰退期的损失预提拨备;同时,利润减少还有利于抑制银行的信贷扩张行为,缓解经济过热。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银行需要增提专项准备, 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为负,表明动态拨备减少,即需要增加的专项准备可以从现有动态拨备而不是当期利润中提取,从而使银行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放贷, 避免信贷紧缩进一步加深经济衰退。这样,虽然动态拨备和专项准备会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但每年计提的总拨备却始终等于(),其波动性大幅减小,因此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缓解作用。

西班牙的“动态拨备”制度虽平滑了计提拨备的波动,从而也有利于平滑信贷投放的波动,但从严格意义来讲,西班牙的“动态拨备制度”并不是真正的动态拨备制度,只是当期拨备计提向长期拨备平均水平的逼近,实现拨备计提在长期内的稳定。如果当期应计提的拨备>长期拨备平均水平,就按长期拨备平均水平来计提,其差额为年景好时多提拨备来弥补;如果当期应计提的拨备

三、前瞻性拨备制度的最新进展

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拨备,使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顺周期性。代表银行监管机构观点的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在经济上行期金融机构应当多提取拨备,以应对下行周期吸收信贷损失的需要。为此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提倡金融机构在现有的会计准则框架下更多地使用主观判断计提拨备,通过考虑经济和市场环境、贷款政策、行业和产品变化等因素,充分估计未来可能产生的损失。二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当改进拨备计提规则,使拨备能够反映更广范围的信用信息,以更早地识别贷款损失,可考虑的方法有公允价值、预期损失和动态拨备模型。三是巴塞尔委员会应消除新资本协议中不利于多提拨备的相关规定。

目前,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均要求国际会计标准制定者与巴塞尔委员会加强合作,尽快研究提出既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又能真实反映银行财务状况的拨备计提方法。目前的总体趋势是国际会计准则对审慎监管的要求越来越认同,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考虑采用预期损失模型(不是公允价值或动态拨备模型)计提拨备(见图2),并已于2009年6月就采用预期损失模型的可行性公开征求意见。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预期损失模型征求意见稿中对预期损失模型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还可参见表2):一是利息收入的确认是基于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的预期现金流(包括预期信用损失)基础上;二是负面变化带来的损失结果涵盖在信用损失预期当中(如:信用损失的预期高于原有预期);三是受损损失到底确认为利润还是损失基于金融资产账面结存额与该资产修正后的预期现金流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四是确定预期现金流的现值时,固定收益工具根据该工具初始确认时的有效利率来折现,可变收益工具根据现有有效利率来折现;五是通过对信用损失预期的不断重估来确认递延或额外受损损失;六是当信用损失预期发生好转时,可在利润或损失中确认受损损失的撤销。

巴塞尔委员会(2009)日前在其公布的预期损失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当中披露了巴塞尔委员会体系的预期损失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下的预期损失计量的异同。其中,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一是设定的时间跨度(time horizon)不同。新协议内部评级法对信用损失可能性的确认是在1年期基础上,而在新的国际会计准则-预期损失框架下,对预期现金流的估值是基于贷款的生命周期基础上的。二是国际会计准则-预期损失框架基于根据当前经济环境调整之后的历史损失信息基础上。所以,该框架只涵盖了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not unexpected),这一点与巴塞尔的审慎监管框架有所不同。三是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预期损失模型(征求意见稿)中,金融资产的结余存额根据每个计算时段上预期现金流估值变化来调整。如果信用损失预期发生了好转,也要考虑进来。相反的是,在新协议框架下,不计入初始损失率估值发生好转带来的信用收益。四是现有会计框架下,“非预期损失”或“缓冲”的概念不能用以计提拨备,即便是在预期损失模型下。

四、前瞻性拨备制度面临的挑战

从会计准则角度出发,预期损失模型在本质上还是建立在公允价值2的计量基础上,但对以往计量公允价值的方法形成了挑战。一般而言,依据衡量价值的时间跨度(time horizon)的不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盯市(Mark-to-market)、盯模(Mark-to-model)和预期法。盯市法是依据即期价格竞价机制形成的,其背后的逻辑假设是当期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并且双方都是异质性的,即对价格判断不形成一边倒形势,从而通过双方大量竞价形成一个动态均衡的价格。盯模法,基本上是针对那些交投不太活跃的市场产品,借助(同类产品的)历史价格数据,通过定价模型模拟算出的近似均衡价格。这一方法背后的逻辑假设是如果产品在即期市场上不能通过大量买家卖家竞价形成均衡价格,那么可以通过其历史价格的均势水平加上一定漂移因子来形成。而预期法,则是从当期开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考虑该产品可能发生的损益之后形成的交投价格。其背后的逻辑是判断一个产品的当期时点价格到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价格波动。预期现金流折现法就是属于预期法的一种。这三种方法的相同点是建立在产品能被交易的基础上,即产品是有市场的,不过市场的活跃程度有所不同。这三种方法不同点是衡量价值的时间跨度不同,一个是即期,一个是过去到现在的历史价格,一个是现在到未来的未来价格。

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计提是按两条线来划分的,一是按会计准则设置,主要依据是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规章制度;一是按监管规则设置,包括银监会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总的来看,这两套体系形式各异,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基本上按照已发生损失来计提相关准备/拨备的。

根据我国银行业损失准备计提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机构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前瞻性拨备上的探索,参照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前瞻性拨备计提制度(预期损失模型)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当前要制定和实施损失拨备计提的预期损失模型至少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预期损失模型与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原则均不相符,在会计准则中引入预期损失模型需要对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进行修改,并可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造成内在冲突。从而,各国监管当局和财政部要对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进行反复讨论以寻求一致,并须将各国自身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向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这样才能使得预期损失模型从根本上具有可行性。

二是预期损失模型在操作上存在很大难度,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期望值,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执行成本,并可能扩大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就纯技术而言,目前各国对预期损失模型的探索还很不成熟,目前尚没有哪一个预期损失模型能对金融工具的预期损失产生很好的预测效果,可能的思路是需要比较不同的模型并做交叉检验,以提高预期损失模型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是计算前瞻性的拨备通常需要运用长期贷款损失率等参数,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历史数据缺乏、模型存在不足和误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方面依据很多量化要素的准备,比如历史数据、时间跨度等;另一方面,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取决于不同市场的发育程度、结构以及市场环境等定性因素。从而,在这些参数的设置上,国家自由裁量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何确保全球范围内可比性和公平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注:

1.西班牙在2004年实施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后,从2005年1月开始采用了调整后的动态拨备制度。目前国内大部分文献介绍的是其2000年的动态拨备制度。

2.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参考文献:

1. BIS Annual Report 2008/2009, , 2002.

3. Borio et al,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 2001.

作者简介:

罗猛 经济学博士 中国银监会研究局

罗强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