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单极与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临床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单极与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临床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单极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差异及优势。方法 对50例食管电生理检查患者同时描记,食管单极、双极心电图,对其P波的幅度,极性以及与QRS波群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幅度明显高于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P0.05),同时其与QRS波群的关系亦较单极导联明显。结论 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分析中明显优于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

【关键词】

单极;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147

作者单位:045000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食管导联心电图因其能记录到高尖P波而在心律失常分析中占有优势,但临床多应用单极食管导联,对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单、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的对比以说明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2007年至2009年50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行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8.2±17.5)岁,术前常规描记12导联体表心电图。

1.2 方法 采用单导心电图机记录。应用7F的4极食管电极导管。患者取平卧位,经鼻送入电极导管,插管深度40 cm左右时微调导管深度至记录到满意的P波(正负双向且振幅最大)时固定电极。记录体表单极、双极食管心电图。单极食管心电图的连接方法为钳式中继线一端连接食管导管某一电极(1极),另一端连接胸导联V1。双极食管心电图连接方法为用两根钳式中继线将食管电极与肢体导联连接,近端电极(1极)与I导联正极相连。远端电极(2极)与I导联负极相连,若将正负极反接可得到极性相反的P波。

1.3 分析方法 分别观察各组P波形态、极性、P波与QRS波群关系,以及QRS波主波(R波或S波)幅度。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种导联P波、QRS波群主波振幅、时限的比较见表1,双极导联的P波振幅高于单极导联,QRS波群主波振幅低于单极记录,而P波时限无明显差异。

2.2 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单极导联P波极性无变化,双极导联P波极性可随导联连接方法发生变化,如1~2极主波向上,则2~1极主波向下,且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明确,有时P波幅度高于QRS主波幅度(见图1),调整双极导联P波极性与QRS波群相反时两者间关系更明确。

表1

单、双极导联P波及QRS主波幅度与P波时限比较

P波振幅(mv)QRS主波振幅(mv)P波时限(ms)

单极0.36±0.201.72±0.67110±20

双极0.59±0.10*0.78±0.50*100±10

注:*P

图1 双极食管导联

3 讨论

食管位于心脏后方,大约在其长度的3/4处与左心房后壁相邻,再向上靠近左心室。因此,食管电极放置于该部位时则可记录到食管导联心电图,1906年Cremer通过放置在食管内的银制电极成功记录到心房电活动,1936年Brown应用改进的食管电极详细记录了142例正常人和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食管心电图[1]。因食管电极贴近左心房,食管心电图的P波形态独特、振幅高大,弥补了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偏小不易识别的缺点,以往对食管心电图的研究均停留于单极食管心电图,对双极食管心电图研究较少。国内李忠杰[2]通过双极食管导联中同时记录到圆钝直立的右心房电位和尖锐高大的左心房电位,并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周宁等[3]对分析食管双极导联心电图P波的特征及右侧旁路的诊断,提出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明显高于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同时以显示右侧旁路优于单食管图,本文通过对50例单、双极食管心电图的对比,发现双极食管心电图P波振幅明显高于单极食管心电图,QRS波群主波振幅明显低于单极食管心电图,同时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有时P波振幅甚至大于QRS主波,且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明显较单极食管心电图清晰,同时双极食管心电图P极性可以自行调节,当与QRS波群主波相反时其二者间的关系更为清楚。故双极导联食管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已成为临床心电图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但是应该指出,食管心电图对于记录部位的局限,对激动的起源部位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仍应该结合常规体表心电图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特点。

参考文献

[1] 许原.食管导联心电图.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2):81.

[2] 李忠杰,屈百鸣,吴立萱,等.双极食管导联记录右心房电位探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4(3):194.

[3] 周宁,陈曼华,杨晓云,等.双极食管心电图对P波的形态特征及右侧隐匿性旁道的诊断.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