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的名人祠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的名人祠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城市层面与空间视角入手,梳理当代北京城市名人祠庙的分布规律,特征以及现状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名人祠庙的空间功能与形态进行探讨。

关键词:名人祠庙 北京

北京的名人祠庙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曾经盛极一时,以后虽然逐渐衰落,但仍有很多存留。据1928年北平特别市的资料记载,当时北京留存的名人祠庙中仅关帝庙就有267座之多。早期的名人祠庙集祭祀崇拜等功能于一体,呈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

目前北京保存最为久远的名人祠庙是昌平镇唐代狄梁公祠以及密云古北口镇宋代杨令公祠,城市内外具有明确记载的名人祠庙约为100处,主要是元、明、清三代以及民国时期具有纪念性质的祠庙建筑与场所在当代的遗存。其中既有广为人知的国族纪念场所,如太庙、历代帝王庙等,也有众多不被人们注意的名人祠庙,如袁崇焕祠庙、耶律楚材祠、旌勇祠等。1949年以后,北京只有名人祠庙的保护性恢复,未有新的名人祠庙空间生成,因此名人祠庙成为一种典型的传统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类型。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祠庙空间逐渐褪去了宗教功能,成为人们重温历史、缅怀先贤的纪念场所。

名人祠庙的分布

名人祠庙在北京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两种向心性聚集特征,一是以旧城为主体的中心集中,二是沿着城市边缘区域的环绕分布。

1 旧城集中

以二环路为边界的北京旧城是名人祠庙分布最为集中的场所。在目前确切记载的97处名人祠庙空间中,旧城四区中就有38处,约占总数的40%。城市内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的名人祠庙数量为27处,八个远郊区县共有32处。旧城内的名人祠庙数量最多,在分布密度上远超其他地区,其中规模大。形制高、影响广的著名祠庙基本位于旧城,如其中的孔庙、太庙、历代帝王庙等。

名人祠庙在旧城内部呈现大致均匀分布的形态,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各区的名人祠庙数量分别为13处、9处、6处、10处,总体来看北城的名人祠庙在规模,形制与城市影响上都略高与南城。名人祠庙作为传统纪念空间形态,主要形成于民国前尤其是明、清两代,而北京城自元大都建成起至明清,城市的大部分职能集中在今天的旧城之内,关厢地区的发展十分缓慢。名人祠庙作为官方与市民祭祀纪念的场所,自然集中在当时城市范围的旧城之内。

2 环绕城市边缘分布

北京远郊区县范围的名人祠庙数量较少,怀柔、密云、平谷、大兴各区县只有一到两处,在旧城以外,名人祠庙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四环路以外,城市二环路与四环路之间广大城市范围的名人祠庙数量稀少,大量名人祠庙聚集在城市边缘区与近郊区范围内,一方面是名人祠庙在郊区范围内具有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城市范围内旧城以外的名人祠庙向城市边缘趋近,使北京名人祠庙的分布呈现出既向内聚集又有一定离心趋势的现象。这种性质在海淀、朝阳、丰台区名人祠庙的分布中表现最为明显。

名人祠庙的特征

1 类型特征

根据纪念对象的身份不同,可以将北京名人祠庙空间划分为宗庙、圣人庙、功臣祠庙、名士祠堂四种类型。

宗庙即祖庙,是对祖先的纪念场所。北京作为几个朝代的都城,城市中的祖庙或为国族性质的祖先纪念之地,或为皇家祖先纪念场所,如轩辕庙、历代帝王庙,太庙等,普通的氏族与家族宗祠在城市空间中缺乏生存空间。圣人庙主要有孔庙(文庙)、关帝庙(武庙)与药王庙。在这些庙宇中,纪念对象的身份已经由人而神,呈现明显的圣化与偶像崇拜色彩,这种色彩今天已经逐渐褪去。功臣祠庙是朝廷对具有重要贡献功臣的褒奖而兴建的纪念场所,如僧格林沁祠、于谦祠、旌勇祠、祖大寿祠等,通常由朝廷下令敕建,纪念对象主要是各个朝代的大臣将领。名土祠堂通常由民间人士自发兴建而成,具有非官方的色彩,与功臣祠庙相对,如顾亭林祠、杨椒山祠、昭忠祠等。

关帝庙在北京的名人祠庙中数量最多,共有s9处,占据总数的60%,数量次之的是孔庙与药王庙,分别为5处与3处。圣人庙由于包括众多的关帝庙、孔庙,在数量上占总数的七成以上,构成名人祠庙的主体。功臣祠庙与名土祠庙分别为18处与8处,宗庙的数量最少,有4处。在空间分布方面,各种类型名人祠庙基本上遵循着总体的中心集中与环绕城市边缘分布相结合的规律,在城市内外都有一定数量,例如圣人庙中数量最多的关帝庙,城市内有39处,包括旧城内18处,郊区有20处,各类型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点。总体上看,宗庙在城市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最为突出,由宗庙到名士祠堂的重要性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名人庙相对于名人祠堂来讲,具有更为浓厚的神化与圣化色彩。

2 年代特征

依据名人祠庙纪念对象所处的年代不同以及各阶段的数量,可以得出各时期的名人祠庙数量统计图。

名人祠庙的纪念对象基本上涵盖了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时期的人物。对远古时期人物纪念的名人祠庙主要是宗庙空间,其中有专门的轩辕庙,也有从远古延续至明清时期的历代帝王庙、道统庙。春秋与三国时期的名人祠庙主要是孔庙与关帝庙,其他各个时期中,明、清由于时间距离较近,北京也已经成为首都,因此对这一时期人物纪念的名人祠庙数量相对较多。

名人祠庙的等级与现况

在传统北京城市中,名人祠庙的形成具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很多祠庙由于地位的不同还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根据形成背景与重要性的不同,北京的名人祠庙可以分为皇家宗庙、官方祠庙与民间祠庙三个等级,各种等级的名人祠庙在规模、形制、形成过程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等级的影响延续到今天,在当前北京城市空间中的现状使用情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 皇家祠庙

皇家祠庙产生于元、明时期,是北京历史上专伺皇家纪念的祠庙空间,主要包括孔庙、太庙、历代帝王庙三大皇室宗庙,它们是北京城市名人祠庙空间的最杰出代表,不仅规模宏大,空间形态复杂多样,具有最高的建筑等级,而且每个祠庙都对应着一整套的祭祀与纪念礼仪。历史上的皇家宗庙并不对外开放,只在每年的特定时日由帝王或专门人员进行拜祭活动。今天,三大皇家宗庙已经成为城市纪念与观光场所,每年接待众多游人,是当前北京名人祠庙中最具开放性也是影响最大的类型。

2 官方祠庙

这是为了树立社会榜样或褒奖有功之臣,由官方主持建设形成的名人祠庙空间,其典型的特点是由朝廷下昭敕建或由地方政府主持建设。历史上大多数的功臣祠庙都属于官方祠庙之列,各区县的孔庙、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关帝庙也属于官方祠庙。官方祠庙通常规模比较大,空间完整,而且数量众多,构成了北京名人祠庙的主体。

北京名人祠庙受城市发展的影响较大,虽有建筑存留但被城市居住或行政单位占用的情况比较常见。目前北京城中原有的官方祠庙大多处于被城市功能占用的状态,只是由于官方祠庙的规模较大,因而为各种单位占用的情况相对较多,如僧格林沁祠为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房管所占用,贤良祠为同仁堂药店占用、旌勇祠由中国人民某部工程处使用等。官方祠庙中只有文天祥祠与耶律楚材祠由于本身的重要影响与独特的地理位置开放为城市纪念空间。

3 民间祠庙

由民间人士组织、出资建设的名人祠庙空间,包括普通的民间名士祠堂,也包括大多数由民间建设形成的、表达民间信仰的关帝庙、药王庙。民间祠庙通常规模有限,影响较小,有些是在祠庙主人原有居所的基础上直接更名形成,如潘祖荫祠、杨椒山祠、顾亭林祠。目前北京开放的民间祠庙空间有两处,为袁崇焕祠墓与袁崇焕庙。由于规模与影响有限,民间祠庙在城市发展中受到的影响与破坏最为显著,很多民间祠庙成为了城市居住场所。

名人祠庙的形态

1 功能空间格局

名人祠庙是在传统祭祀性纪念空间基础上形成的当代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类型,即具有传统纪念空间的形式和内涵,又结合了现代城市纪念空间的功能和手段,是北京城市各种纪念空间类型中最具历史与文化内涵、纪念手段最为丰富、空间形态最为多样的类型。

开放的名人祠庙由仪式纪念、展示纪念与场景纪念三种纪念功能以及为纪念功能服务的附属管理功能组成。作为对原有祭祀功能的继承和发展,仪式场景观览纪念功能涵盖了构成名人祠庙的所有建筑与空间场景,通过历史情境的保留再现,使人们产生对名人祠庙空间纪念性的一种整体性的认识。

对于大多数被用作城市其他功能的名人祠庙,虽然建筑本身有所保留或者完整保存下来,但是空间并未继承传统的祭祀性质,不具备现代名人祠庙的仪式纪念功能。当然,这些名人祠庙的纪念性并未消失,作为场景纪念的功能依然存在,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空间的仪式纪念功能能够恢复,它们作为北京城市名人祠庙空间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潜在纪念功能。

2 传统院落空间

目前北京名人祠庙空间全部为城市传统的院落空间形态。这种院落格局与北京民居四合院的院落形态不同,名人祠庙的院落空间规模大,形制高,空间构成复杂多样。其中的皇家祠庙在院落规模、建筑形制、建造等级各方面均处于城市中的最高级。即使是普通名人祠庙,其原来祭祀建筑的功能要求也使一般名人故居的四合院空间在这些方面无法与之比拟。名人祠庙通常为轴线对称的院落格局,院落内的建筑包括两类,一类是处于中轴线上、规模宏大的仪式纪念建筑,另一类是位于两侧作为补充、服务功能的陈列与场景纪念建筑、附属建筑。院落中建筑的分配具有严格的位置与形制,如神厨、神库、致斋所、焚帛炉等的设置,都具有明确的规定,与普通的传统院落形态具有明显差异。

3 中心组织模式

北京城市名人祠庙具有纵向贯穿的空间中轴线,大多为南北方向,坐北朝南,由中轴线上一系列主体建筑形成祠庙空间的骨架。这些建筑并非简单的前后并列承接关系,而是由祠庙的中心建筑以及为中心建筑提供引导与强化的建筑组成。

在名人祠庙中,中心建筑通常位于轴线空间序列的后部或末端,在名人庙中为原来的祭坛,现在或者可以称之为纪坛,在名人祠堂中则为享堂。由于名人祠庙脱胎干传统的城市祭祀性空间,因此空间中还保留着原有偶像崇拜的成分,在纪坛或享堂的中心,是纪念对象的雕像或牌位,立于神案之后,处于被供奉、膜拜的地位,作为名人祠庙举行纪念仪式的场所,这里是整个祠庙的空间中心,也是人们心理感受的制高点。被供奉的雕像或牌位与包容它们的建筑一起,成为祠庙的核心建筑,它的名称最为显赫尊贵,体量、规模在整个祠庙中最大,建筑形制最高,而且大多建在高大的月台上,从空间视觉上确立了其空间地位与中心统治性。如孔庙的大成殿、历代帝王庙的景德崇圣殿,都为规模宏大的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

名人祠庙具有明确的中心,但并非中心对称与各项同性,而是具有清晰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沿着中轴线,由入口指向核心建筑与纪念对象。由祠庙入口到纪坛、享堂中的纪念对象,在空间上要经过若干院落空间以及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它们是强化名人祠庙核心建筑的等级与地位,实现空间统治性、仪式性的手段。前后的院落与建筑之间是空间递进与加强的关系,每经过一进院落或轴线上的一座建筑进入到新的院落空间中,都是对前一处空间在感受上的加强与等级上的提升,如此反复,在到达轴纪念是名人祠庙的功能核心,也是不同名人祠庙特征的反映。展示陈列纪念功能是对仪式纪念的补充,借鉴了现代城市纪念馆空间的功能模式,是传统纪念功能与现代纪念手段的结合。线末端的纪坛与享堂时达到祠庙空间的制高点。在名人祠庙中,轴线两侧的建筑服从和服务于由轴线上一系列主体建筑形成的空间骨架,空间的等级最低,在空间结构上处于从属地位,具有向中轴线倾斜聚集的趋势。在中轴线上,全部院落与建筑服从和服务于轴线末端的纪坛或享堂,具有明确的指向中心的趋势。由此,名人祠庙空间结构中全部力量的汇集,先由两侧向中央,再经过由中轴线前部向后部的过程,最后集中在轴线末端的中心,使名人祠庙空间表现出明确的中心组织模式。

结语

名人祠庙是北京城市重要的纪念空间类型,然而目前北京大量名人祠庙已经成为“闲人免进”的办公、商业或居住场所,开放的名人祠庙空间总计只有7处,不足总数的1/10严重削弱了人们对于城市名人祠庙空间的认识与纪念功能的发挥。在城市快速发展而对名人祠庙保护力度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名人祠庙已经因城市建设而淹没消失,如西四双关帝庙、京畿先哲祠等,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名人祠庙面临着同样的威胁。因此,从建筑与城市的视角对北京名人祠庙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做到对其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加合理的保护,是一项迫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