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检索到的36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别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分别有: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肝损害及血栓性静脉炎。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中,皮肤过敏反应及肠胃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老品种。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新老品种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免做皮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成为临床医生首选抗生素之一[1]。然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日益上升,成为临床医学工作组关注的重要问题。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患者中,共有3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5~74岁,平均(36.2±5.3)岁。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划分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品种,以螺旋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老品种[2]。通过统计分析, 比较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别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调查结果显示,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分别有: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肝损害及血栓性静脉炎。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下:

表1:患者各不良反应症状的分布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由链霉菌产生的具有大内酯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该抗生素的大环内酯类能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进行不可逆的结合,从而对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进行阻断,选择性的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3]。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免做皮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成为临床医生首选抗生素之一。尤其是对明显增多的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感染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4]。然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日益上升,成为临床医学工作组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分别有: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肝损害及血栓性静脉炎。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过敏反应50%,肠胃系统反应27.78%、过敏性休克11.11%、肝损害5.56%、血栓性静脉炎5.55%。本组患者中,各类型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别表现为:

1皮肤过敏反应。本组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18例患者中,以急性荨麻疹表现为主,同时也可见血管性水肿、疱疹及固定性药疹,导致患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发痒、脱皮症状。

2肠胃系统反应。本组10例发生肠胃系统反应的患者因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食欲下降等反应而停药。改用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后,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过敏性休克。本组4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的主要症状为头晕、胸闷、心慌、出冷汗、呼吸急促等。

4肝损害。本组共2例患者出现肝损害不良反应,多发于患者用药后的2~10d。其中,1例患者为胆汁淤积性损伤,另1例患者为混合性损伤。

5血栓性静脉炎。本组2例发生血栓性静脉压的患者均为静脉注射引起,且均为红霉素用药引起的。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78%,老品种为72.22%。新老品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因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中,皮肤过敏反应及肠胃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老品种。

参考文献

[1] 刘栋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28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4,17(5):372-373.

[2] 席云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36- 37.

[3] 陈结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 :97- 98.

[4] 隋玲娟.浅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J].中国热带医学,2011,9(9):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