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对较多的,寻找较少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对较多的,寻找较少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应对]

传统媒体要着眼新媒体的现实,及早亮剑,主动发声,抢占舆论制高点,影响世道人心。

舆情就是社情民意。网络时代之前的舆情,主要体现为传统媒体上的报道和评论。现时的舆情则呈现出复合多元的态势,主要包括网络舆情、媒体舆情所体现的社会意见和情绪,尤以网络最为直接、最为猛烈、最为真假难辨。

两个舆论场存在偏差

从舆情的角度看,有两个舆论场存在,一为传统媒体,一为网络空间。对于传统媒体,党政部门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把控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对于网络空间的七嘴八舌,应对起来则显得相对无力。虽然经过很多实战锻炼之后,政府部门对待网络热点的回应在逐渐走向成熟,但是,总体上应对的手段不多,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走麦城的事一直都在发生。

一个明显的场景是,两个舆论场的热点不一致、不同步,传统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在网络上往往反应平平。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传统媒体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延时报道,马后炮很多。

网络的“钟表定律”

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见长,网络上的舆论也以其低过滤性而恣肆。正应了“长处即是短处”那句话,面对网络,人们经常找不着北。同样一件事,有时候两个网民描述的事实完全相反,不知道信谁的好。至于评论,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这种网络乱象,就是著名的“钟表定律”:你有一块表时,你知道准确的时间。你有两块表时,不知道哪一块是准的。

舆情充满泡沫

网上舆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跟风起哄,偏激和非理性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涉及到官员和富人,网民平时的压抑和受到的挫折,就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羡慕嫉妒恨,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有一些网民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披露隐私、进行谩骂与人身攻击,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因此,网络舆情存在很多的泡沫成分。对待网络舆情,需要一个理性的态度。

寻找众声喧哗中的“少数”

和网络相比,传统媒体对读者的把握最弱,很难准确地了解读者是谁,对舆情的收集效率也非常低下,一事当前,只能靠为数不多的记者去收集反映。但是,传统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有强大的党政资源和强烈的职业操守,在反映舆论的同时,还担当着引导舆论的重任。在网络舆情群情汹涌的时候,往往一个权威就能让谣言平息,让感性的舆论走上理性的轨道。

更多的时候,传统媒体在引导舆论时做的事,就是寻找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声音。这些声音,大部分时候是淹没在众声喧哗之中的少数。传统媒体就要把它们开掘出来,通过重新传播,使之成为最具权威性的社会舆论。

欲知舆情先监测

深圳报业集团对待舆情的做法是,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每周对网络上点击率靠前的事件以及评论进行收集整理,按照活跃程度排序,供有关部门参阅,并提供给集团内的媒体作为报道参考。

监测的网络,包括知名商业网站、中央媒体的网站以及深圳的门户网站――深圳新闻网。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和深圳相关,为深圳所重视的事件及其评论、跟帖等。对待监测结果,各报开展抢“第二落点”行动,有的在新闻上跟进,有的对舆论进行矫正,有的则放大弘扬。不漠视,不恐慌,不自大,关注舆情,辅政亲民。

关键是发声

总体而言,传统媒体的舆情就体现在报纸和电台、电视台中,报什么不报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都是意见和情绪的表达,都是“舆论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传统媒体既要后发制人,更要着眼新媒体的现实,及早亮剑,主动发声,抢占舆论制高点,影响世道人心。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才是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所在,也是消解“消亡论”的有力论据。

(作者为深圳商报编委,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