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路成本核算与效益投入问题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路成本核算与效益投入问题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诸多作者在针对公路项目展开讨论时,往往把成本核算效益投入问题进行分割,从而形成了单向度的研究思路。然而借助资本循环公式G—W—G`的内在逻辑,当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的构建起资本周转后,G`数量的部分将用于对公路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开支,而本文所关注的便是资金的使用监管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围绕着:项目资金预算、资金使用监管、项目资金结算等三个方面展开优化。

关键词:公路;成本核算;效益;问题

中图分类号:F55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改善公路交通状况,从而使公路物流运输的地位日益提升。那么是否关注过公路成本核算与效益投入问题呢。作为笔者所在的公路局不仅承担着公路设计、施工的任务,还面临着道路养护、运营等事项。由此,能否在公路建设、养护中形成内部资金投入机制,将有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

梳理现有文献可知,诸多作者在针对公路项目展开讨论时,往往把成本核算与效益投入两问题进行分割,从而形成了单向度的研究思路。然而借助资本循环公式G—W—G`的内在逻辑,当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的构建起资本周转后,G`数量的部分将用于对公路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开支,而本文所关注的便是资金的使用监管问题。

为了使本文的讨论更为具体,以下将以公路养护成本核算与养护资金(来自于公路的经营效益)投入为考察对象。

一、公路成本核算问题分析

对于公路养护工作而言,可分为定期养护和针对性养护。但无论存在着哪种养护活动,都存在着成本发生的问题。根据会计核算的内涵界定来看,其表现为对投入经费的事后统计,进而形成了养护工作的成本数量。可见,这种事后经费统计的工作形态,往往会弱化对资金投入的过程监管效力。在这里主要谈谈公路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主体的问题分析

显然,成本核算主体应指向会计人员。实践表明,公路局会计人员一般根据原始凭证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这种模式虽然符合会计规范,但确无法完全获知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出现成本核算偏差。从部分核算结论来看,这种偏差往往表现在成本数量呈现出虚高的现象。

(二)成本核算客体的问题分析

成本核算客体则指向开展养护工作中的经济事件,而这种经济事件又远离会计人员的视线。另外,针对公路项目所开展的养护、维修等活动,其表现出距离长、工期长,以及人力物力投入数量大等特点。这样一来,针对该事件开展精细化成本核算似乎难度很大。正如最近国家统计署公布了对山峡工程的审计结果,通过14年的审计工作发现有将近8亿元的资金违规使用。同样作为国家工程项目,公路成本核算也可能出现虚高的现象。

二、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以上分别分析了成本核算主体和客体存在着问题,且这些问题某些在短时间内将难以解决。因此基于可操作性原则下,需要根据目前资金投入现状进行反思,从而找到成本核算与资金投入之间的平衡态势。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现状反思:

(一)项目资金预算方面

在资金专项使用的情况下,针对公路养护活动需要开展资金预算活动。然而,目前针对该事项的资金预算一方面来自于养护部门的申报,一方面是借助以往经验给予估算。这样一来,会计部门就被动的执行着资金预算工作。

(二)资金使用监管方面

资金使用监管主要发生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这一阶段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在成本核算中所发现的数量虚高现象,往往来源于该领域的资金使用监管缺位。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养护活动也为资金使用监管带来了难度。

(三)资金效益评价方面

通过经营公路路权而获得的收益,如何能合理的投放到公路养护中去,还需要建立起资金效益评价,而这一活动在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中似乎被忽略了。对此,还应在审计工作的主导下来给予完善。

以上三个方面的现状反思表明,成本核算与效益投入之间平衡机制的建立,关键在于优化财务流程。

三、反思引导下的财务流程优化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财务流程优化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项目资金预算方面

建立起有效的项目资金预算机制,将成为强化成本核算保障资金投入效益的前提。实践表明,项目资金预算首先由养护部门提供,并由财务部门和管理层进行审批。但在整个流程中,财务部门并没有发挥出资金约束的职能。因此,公路局应创新资金预算审批模式,通过引入多部门协同和专业人员加入,来最大化的减小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影响。

(二)资金使用监管方面

资金使用监管是目前较难优化的领域,这一现状直接与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有关。在不改变现有监管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合理授权的形式,通过增大养路人员与资金节约之间的关切度,来使他们主动形成成本控制的意识。对此,可以将养护资金适度下放由项目负责人管理,并配合有业绩考核指标的约束。这样一来,就能建立起成本核算与效益收入间的平衡。

(三)项目资金结算方面

资金结算是保障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后保障,也是增强成本核算准确性的保证。为此,需要引入审计工作。由于公路局作为国家单位,因此需要引入第三方审计活动,从而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质。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本文所展开的讨论和所得出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公路局其它项目的需要。

四、ERP系统下财务流程优化措施

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还应增强ERP系统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一)ERP环境与公路局环境的融合

ERP环境的建立依托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不仅将耗费公路局大量的资金;同时,其所发挥的经济功能也需要在长期内获得体现。因此,建立与公路局环境相融合的态势十分必要。在具体实施路径上:(1)应将ERP建设规划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书面提交给公路局管理层;(2)在管理层批准建设的前提下,财务部门负责人应与外包方进行充分沟通,主要就财务流程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进行阐述;(3)ERP环境建立后,应在一周期时间内进行财务流程管理的试运行,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平台进行最优化调整。

(二)围绕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处理

随着ERP环境的建立,紧接着就面临着具体的应用了。由公路局运转形态可知,其呈现出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圆心,其它业务部门做围绕圆心的同心圆运动。这就直观的表明,应形成围绕财务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形态。因此,在ERP功能设计上首先须满足这一点。然后,在公路局内部局域的架设上也应形成这种信息传输模式。这样一来,财务管理就能改变传统流程只能事后分析、控制的弊端,而建立起了全过程控制的技术手段。若公路局受到资金约束难以实现全面的同心圆信息传递形态,那么至少物资采购、施工、运营等三个部门应采取这种形式。

(三)建立财务流程的外部信息网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当前公路局竞争表现为各自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供应链的节点位置来看,生产性公路局往往处于中上游环节,且大都以核心公路局的地位而存在。这就意味着,面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不确定性的状况下,实施商业信用难免成为核心公路局维系供应链稳定性的手段。因此,应建立财务流程的外部信息网络。通过将外部客户需求信息纳入到ERP环境中,从而促进公路局财务流程的柔性化管理需要。

(四)ERP环境财务流程绩效评价

基于动态视角来考察ERP环境下的财务流程优化,其ERP本身也面临着不断优化、再造的过程。或者说,财务流程具有程序性、制度性,然而作为技术支撑的ERP系统则需要根据公路局的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因此,应建立定期的ERP环境财务流程绩效评价机制。通过效率评价、准确性评价等方式,来衡量现有ERP系统的完善程度。当然,建立在外包基础上的ERP平台构建,将容易实施功能调整与再造的工作。

五、小结

本文认为,借助资本循环公式G—W—G`的内在逻辑,当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的构建起资本周转后,G`数量的部分将用于对公路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开支,而本文所关注的便是资金的使用监管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围绕着:项目资金预算、资金使用监管、项目资金结算等三个方面展开优化。

具体而言,公路局应创新资金预算审批模式,应引入多部门协同和专业人员加入;通过增大养路人员与资金节约之间的关切度,来使他们主动形成成本控制的意识;引入第三方审计活动,从而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质。

参考文献:

[1]杨晶.ERP财务管理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10).

[2]周德旗.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

[3]李新颖.ERP财务管理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探证[J].财政监督:财会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