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人为本,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项全面系统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责任制度,增强质量管理意识,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实行工程质量预控,加强全面过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
关键词:以人为本 建筑施工 施工方法质量管理
近几年里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快速发展的建筑业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从项目管理、施工现场过程质量管理而言,均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施工现场过程检查漏检, 质量管理无人顾问等现场普遍存在。因多方面的因素存在,造成项目管理、过程质量管理混乱,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处于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状态。国家和各级政府一再强调要求加强管理,严抓工程质量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实行质量预控,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
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施工项目要搞好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和管理网络。完善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管理网络是组织机构的保障所需,通过程序管理、过程管理和资源管理。才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行,才能施工过程管理中有效地得到体现,对项目管理而言,体现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国标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均围绕体系要求做出了管理规定,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相应出台相关的规定,问题的关键,一是项目管理人员是否科学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二是公司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第三层次文件是否在项目管理中得到体现,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三是是否关注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保持体系的良性循环。
2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质量信誉
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认识和态度的综合总体表现,是保证工程总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的第一关。质量意识的形成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使职工懂得所从事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质量意识提高的培训教育可通过民工学校、技术交底、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来传播,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法进行。因此,要增强职业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改进意识,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完善改进和管理的关系。要克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重进度轻质量倾向,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是履行质量的职能骨干,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过程的实际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保证新的知识不断增强。班组长及技术工人是执行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的具体操作者,要提高他们对完成质量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掌握操作工艺施工方法,提高质量的责任和施工质量动态管理的认识,质量员是验证结果的检查人员, 要不定期地加强宣贯、培训国家质量法规,使他们进一步掌握法律、法规、验收规范、技术规程,提高他们的检查验证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意识的教育,使全体职工树立起正确的质量观,树立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信誉标志,是开拓市场的武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为保证工程质量,首先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必须积极投入到管理的行列中来,并作好自身的本职工作。
3 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实行工程质量预控
1、 质量预控是为达到质量要求而事先尽可能地找出质量形成过程中所有阶段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对每一项工程的质量预控,关键是质量计划,此外还应包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成品保护计划等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或合同约定的质量措施、计划和活动顺序的文件,是否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对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项目所需的指导性文件是否均已落实,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法、作业指导书等及质量计划,质量计划一般包括九个主要方面:①、需要达到的质量具体目标值;②、施工各过程的步骤和部署;③、不同阶段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分配;④、适用的试验、检验、测量和程序文件规范的大纲;⑤、可能遇到的施工环境的保证措施;⑥、四新技术的应用和验证;⑦、细部节点的具体做法;⑧、样板引路;⑨、成品保护措施等。通过预控,尽可做到技术上的先进性,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管理上的严密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确保质量体系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合格率。
4 加强全面过程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提高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关键环节,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为有效加强控制,促进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要从以下五方面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1、人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如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1)、选好用好人,提高员工素质。一个项目是否能够优质高效按期竣工,并能最大限度的创造效益,把人用好是关键,这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队伍的选择,更要注重整体素质,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把关。对关键岗位、特种岗位和特殊专业上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证,如钢筋焊接工、施工电梯及塔吊的操作工、施工现场电工以及技术负责人、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等,都必须持有有效上岗证件。
(2)、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自觉性、责任心,加强自查、质检和监控等措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中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制定机械化施工方案。
(1)、机械设备的选择。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及低碳、环保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如起重机的性能参数,必须满足构件吊装中的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施工。
(2)、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任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3、材料质量的控制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低碳、四节1环保、质量达标材料,否则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因而必须要对它进行跟综、监控管理。
(1)、进场材料质量的验收。(1)、检查材质是否符合低碳、四节1环保要求。(2)、对材料外观、尺寸、状态、数量进行检查。这是任何材料进场验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例如,对砖或砌块外观及尺寸的检查,对袋装水泥每袋实际重量的检查等。(3)、检查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质量不仅应该达到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当设计有要求时,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对选用商品混凝土时,要考虑到结构的截面尺寸、钢筋的密度,及时调整配合比,进场时要做好坍落度的测试和交接验收记录。因此,材料进场时,尚应对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2)、见证取样和送检。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具体做法是对部分重要材料(如混凝土试块、钢筋、外加剂等)试验的取样、送检过程,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的代表到现场见证,确认取样符合有关规定后,予以签认,同时将试样封存,直到送达试验单位。这样能较好地对取样送检过程实施第三方监督,使试样的公正性大为提高。
5施工方法的控制要求
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是承包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图纸、现场勘察调查所得信息、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施工设备性能等方面情况拟定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影响很大。技术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依据。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目录清单,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能有效地避免因图纸差错而影响工程质量。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仍有误差或与实际状况不符,需对施工图纸修改,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让施工图在变成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为施工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
6 施工环境的控制
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环境;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理布置,从而达到环境的监控,以保证工程质量第一。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因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总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各项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狠抓落实,提高思想觉悟,那么我们施工现场的质量事故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