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施学案导学要体现“六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施学案导学要体现“六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在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比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比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不少学校把“高质量编写导学案,高效率使用导学案”作为实施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每堂课都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下发导学案或学案,导学案的合理使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催生课堂效率的一针强心剂和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对导学案的编写进行了研究、交流和示范,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六性”:

一、目标叙写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这里的目标是指学习目标,而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最容易搞混淆的两个概念,虽只有两字之差,但是意思并不相同。

1.体现的出发点不同。“教学目标”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出发点是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服务;“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

2. 指定的对象不同。“教学目标”面向的是教师和执教者本人;“学习目标”面向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3. 表述的方式不同。“教学目标”制定时可以使用教师教学专业词语,甚至概括性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和模糊,只要执教者能看懂就行了,如“了解”、“体会”、“引导学生……”,“要求学生……”等,“了解”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仅是一种心理感受和描述,只有教师心里清楚,学生看到这样的模糊表述后仍然不甚明了。但是“学习目标”是需要不同层面的学生能看懂,操作性要强,语言就必须做到准确、具体、言简意赅,表述应该多用诸如“能说出”、“能记住”、“会运用”、“知道”、“表示常见的”等带检测性和鼓励性的明确词语,少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性语言,以便学生一看就知道本节课要落实的具体目标。

可见,“学习目标”既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还要力求做到合理、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那么,如何确定“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讲《化合价与化学式》第一课时,他给出的学习目标为:①了解化学式的含义。②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③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况且不看课时目标是否合理,单就上述三个目标而言,除了第三个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外,前两个目标对学生来说很模糊。在课后交流讨论及评课中,我们指出了其学习目标所应包含的两个关键内容的缺失:一是没有指明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二是学到什么程度。该教师反思后对学习目标进行了重新修订:①能举例说出化学式及周围数字的含义。②编制口诀比赛记忆教材P80表中元素和根的化合价。③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交叉法推求化学式。

经过改写后,学习目标的要求就非常具体明确了。特别是对于枯燥乏味的化合价的学习,要求采用“编制口诀比赛记忆”的具体方式进行记忆。另外,改后学习目标的层次性也显得更加清晰,第一个目标是从个别到一般,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第二个目标是从记忆要求上具体化,第三个目标则是从能力要求上突出了应用性。这样细化可操作性的目标,学生看后一目了然,也更利于检查和落实。

现阶段我们使用的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都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学习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学习目标理应描述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学习目标也必须清晰地展示出学生学习达到的结果,包括具体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等。

二、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当今新课堂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如果说“自主”是一种状态,“合作”是一种方式,那么,探究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对前两者的整合性实践。学生的课堂学习力就是凭借这种整合性实践而练成的。应该说,自主探究是学生最核心的能力素养的体现,而“对学”和“群学”则成就了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了确保探究的有效实施,探究的形式不仅仅只是一改往日的“剧院式排排坐”的刻板座次,调整为“面对面围围坐”的小组方式,而是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就应该站在学生“如何学”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传统的“怎么教”。教师需要下功夫的是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对教材核心知识的探究、掌握和落实。还是以《化合价与化学式》 (第一课时)为例,看看课堂上我们应该对核心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与探究】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___表示。例如:硫___,磷___,铁___,氦气___;

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用___表示。例如:氧气___,氢气___,氮气___,臭氧___。

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略)

【交流讨论】

1.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其中有哪些意义属于宏观意义?有哪些意义属于微观意义?请举例说明。

2.化学式前面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什么意义?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___。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

例如:2H2O中,前面的“2”表示___,元素符号H右下角的“2”表示___。

所节选的这部分导学案,编写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核心知识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师将教材知识进行再设计,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炼方法,形成规律,最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集中展示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对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概括性的表述不是很到位,发言不是很踊跃,说明学生在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课后我们在探讨原因时,一致认为必须将抽象的符号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图示语言,并有一定的实例作为结论性语句得出的支撑材料。我们对这部分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做了如下修改:

【自主学习】

3.单质和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可以很快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此表有意识地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且学生能从写出的化学式中理解“它为什么属于单质,为什么属于化合物”,学生对化学式的对比分析为“我的发现”的顺利得出做了最好的知识铺垫。

【合作探究】

4.讨论下列化学式的意义并说出数字“2”的含义。

5.请先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然后试着归纳总结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上述表格中附上微观图示后,学生对化学式右下角和前面数字的含义一下子就清楚明白了,原本抽象的符号语言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最后一张表格对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进行了概括总结。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不会感到那么吃力。上述导学案的修改将学生“如何学”体现得更为充分。

三、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课堂教学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当前的课堂上教师对“提问”策略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问题链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缺少理性的思考,导致“问题”针对性不强、提问方式单一,问题所蕴含的内容肤浅,致使课堂效率低下。由于高效课堂的突出教学特点就是体现了问题式教学的风格,而导学案将学习内容又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设计的问题是本着“知识问题化”的基本原则,并要体现“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的要求。所以,导学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来呈现“导问”、“导学”、“导思”、“导练”、“导测”、“导评”等功能,以此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自主发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波普曾说过:“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在使用导学案时究竟应该怎么设计问题呢?

在导学案中,问题不能太多,否则会让学生抓不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问题解决、知识构建、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也必然依赖于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递进性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系列问题,教师再将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筛选、提炼、优化,由易到难,形成课堂上具有探究价值的递进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课标教材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中,我们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都是采用了如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从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这个实验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实验,如何通过设置问题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教材中只有寥寥数语的实验操作介绍,对引起实验失败和误差产生的原因只字不提。针对此问题,在导学案中可设计如下实验和对应的递进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问题1:红磷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2:为什么要使用足量的红磷?

问题3:为什么要冷却后才能打开夹住胶皮管的弹簧夹?

问题4: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5:实验会产生哪些误差?

问题6:蜡烛能够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吗?

问题7: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得出氮气的哪些性质?

至此,这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顺利帮助学生理解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

教师在导学案上列出这些问题后,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对这些彼此联系紧密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化学教学中,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为一组具有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问题,并保证将教学问题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且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探究性学习构建了一个思维聚焦的平台。当然,设置的问题一定要有合理的层次和程序,且具有良好的阶梯性,即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入到新的高度和深度。创设递进性问题要针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历,防止过分抽象和概括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递进性问题要具有启发性,紧密地围绕主题,以从不同的侧面与主题相联系的问题链的形式出现,利用一定的变式问题,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较快地形成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