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职业学校模块教学模式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职业学校模块教学模式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职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技能问题,还有综合素质的问题。一些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缺乏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缺乏在工作中计划、统筹安排的能力,缺乏责任感,也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再学习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应反思的主要问题。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环节的设置,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就业的专业发展为导向,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技术人才。

一 专业发展导向

1.以行业为先导

职业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建立在行业的需求基础之上,教与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必须紧贴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力标准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材料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者能力的确认等环节也必须服从行业需求。

2.以学生为中心

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原则: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发展;教学设计中要求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现场实践时间和学生讨论的时间;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教师以学生的需要为转移,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均应围绕学生进行。

模块教学的确定

“宽基础”指以培养学生具有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主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发展后劲,既有文化课,也有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活模块”指学生根据自己所报专业选择学习的模块,将被动学习学校指定课程变为主动学习所选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技能”指以技能训练为主,以“适用”为原则,鼓励学生多拿“技能等级证”,多提供给学生拿技能证的机会,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职业岗位的技能;“工学结合”指将学校学习和工厂实践相结合,为了学生一进厂就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1~2个月的时间到厂里去学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适应工厂,到就业时就能适应企业里的制度,融入企业中去。该模式体现了一切以就业为主的教育特色。

模块教学课程分为六大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机模块、电模块、车模块、学工实践模块。每个大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由一门课程组成。

三 模块教学的实施

1.学分制模块教学课时分配

为督促学生学习,模块教学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必修课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占总学分的30%(其中限选课占20%,任选课占10%)。学分制给予学生很多方面的自:学习专业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层次与规格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辅助工种与课程组合自主选择等。这就促使学生自主选修感兴趣的、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帮助的课程和工种。形成学生择课而修,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择师而学的局面,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学校根据学生自选的专业、工种调用以上模块作为必修模块和限选模块。以上所设模块中的课程不是每门都要求学习,而是根据需要选定。任选课更是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都在学校的控制管理之中。这种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每人至少掌握两门以上的工种专业知识,多数学生可以考取四五种技能等级证,成为能掌握多种技能的技术人才。

2.“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工学结合”

进入职高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多种技能的技术人才,这个定位较适合现在的职校生。因此提出“宽基础”的改革思路。由于职校生的基础差,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无论怎么学也无法达到规定(如数学、外语等),而作为普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技能上,因此放宽基础课。学校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层次提取模块,模块运用不能死板,要灵活。上述的模块中还可以分解出很多小的模块,这就要根据学生所选专业而定。如车工的学生对汽车维修感兴趣,就可以选修汽车维修专业的实习操作课,与此同时,校方就限选汽车维修专业的汽车构造理论知识课来与之匹配。当然以学生自选为主,校方限选作为补充。如果车工的学生考取了汽修等级证,而汽车构造没考好,也认定该学生该项合格,也能拿到该项的学分。“工学结合”更是对“重技能”的补充。如果学生在“学工”中得到厂方的认可,学生做出的产品得到厂方的认可,那么学校就认为该生所有与本次“学工”有关的课程均合格。由于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相当灵活,所以模块的确定也随之灵活。只有模块用活了,学生的自选专业、自选课程才能活起来,学生才能获取更多的技能,这也就用活了学分制。因此,“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工学结合”在学分制中是相互渗透、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目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现状,培养出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实行富有时代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工学结合”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这样才能增强职校毕业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