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与颈椎退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与颈椎退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关节不对称性颈椎退变程度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12月从茂名市人民医院病案室中查找到60例住院治疗的C4~5椎体滑脱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从体检资料库中寻查到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无颈椎疾患的人员66名作为对照组,对住院号、X线号以及MRI号进行登记筛查,调阅其影像资料及病例资料,进行测量记录。 结果 观察组中C4和C5椎体右侧和左侧的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4、C5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3、C6小关节角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对颈椎退变程度有明显影响,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颈椎退变程度;关系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046-02

在临床上,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脊柱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需更加完善[1]。发病机制的研究在颈椎病研究中的重要性不可忽略。本文通过测量正常成人颈椎联合角方向特征,进一步理解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特征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对于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茂名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病案室中查找到60例住院治疗的C4~5椎体滑脱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标准为均经颈椎MRI检查和详细查体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而确诊为C4~5椎体滑脱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2~70岁,平均52.6岁。从体检资料库中寻查到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无颈椎疾患的人员66名作为对照组,入选要求为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后明确除外颈椎先天性畸形、颈部肿瘤等病变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为33~72岁,平均年龄51.9岁。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CT、MRI的扫描诊断,型号为美国GE公司SIGNAL.O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和西门子3.0T。取各节段下位椎体的上终板平面且与之平行的MRI或者CT的横切面,扫描间隙为C2~C7[2]。

1.2.2 测量方法 颈椎小关节形态是复杂的,小关节角可以作为定量参数来反映形态特征[3]。在CT或MRI的截面,根据颈椎的形态特征,在一个或两个最高颈椎椎体边缘标注,通过标签尾矿点画线,水平线代表冠状或椎体面,垂直的线标志代表从刺点顶点到基线的冠状面。连接各关节前后的内点外点,角之间的线和椎体冠被定义为颈椎小关节角。所有选中的图像通过数码相机输入计算机。第一次测量的测量工具为手动测量在MRI芯片。为了控制误差所有样品在大约1周后第一个测量由同一人员再次测量:输入图像的测量由Adobe。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的核磁共振图像处理,用Mb.ruler专用测量角度软件对所有颈椎小关节角进行测量,精确至0.01[4]。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的数据均采取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两侧颈椎小关节角度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内滑脱的C4~5椎体与相邻椎体的小关节角度的比较,C4和C5椎体右侧和左侧的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3.1 正常成人颈椎形态

颈椎有7颈椎椎体、5个椎间盘(颈1、2部没有椎间盘)和韧带组成。上面连头骨,然后下接第l胸椎,然后是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和周围的皮肤组织。除了第一、第二颈椎结构特殊外,其他的颈椎和胸椎、腰椎结构相似,是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关节突、棘突的基本结构)等组成[5]。各椎孔上下相连构成椎管,其中容纳脊髓。颈椎钩状的过程和相邻的一个椎体下缘边坡对合,联合可以限制颈椎过度运动对双方和旋转方向,以确保稳定,防止阀瓣的两边向后移。在脊柱除接头骨外,所有的关节,它是三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脊柱。在脊椎压力下,椎间盘能缓解冲击能量,从而大大提高相邻椎体表面的应力分布。一般来说,在椎间盘的厚部分,缓冲效果是显著的,在椎间盘薄弱部分,钩状的过程成为集中区域的应力分布,这是一个常见的引起的骨质增生的钩状的过程。关节退行性变化出现较早,由于在椎间关节边缘,在颈椎旋转运动,更大程度的增加活动,二者的钩状部位是一个斜面,此处椎间空间狭窄(缓冲能力弱、跳跃、影响,破坏程度)、压力和剪切引起的颈椎活动常会引起早期退化的发生[6]。

3.2 颈椎病的病变与小关节角的关系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颈椎病的解读,颈椎为了适应正常的人类视觉,听觉和嗅觉刺激,需要大型和敏捷的机动性[7]。颈椎的运动幅度比胸、腰椎要大得多,如弯曲或伸展,左右侧屈、旋转和运动合成形成环转运动。存在的生理盛度,可以增加弹性,缓解颈椎缓冲重力冲击,防止脊髓和大脑损伤[8]。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加上长期坐姿、姿势和椎间盘髓核脱水变性,颈椎退化,颈椎活动逐步限制[9]。不同节段病变包括椎间盘变性,面关节退行性变,韧带变性和椎间盘髓核脱水关节退行性变、颈椎、轴向旋转和横向弯曲程度不同,在颈2、3侧方横向弯曲成轴向旋转2°。在7、7.5颈轴向旋转、侧旋1°,从上到下逐渐降低趋势。下位颈椎的力学耦合作用表现在背柱侧弯时,棘突向侧弯的相反方向移动[10]。观察组中C4和C5椎体右侧和左侧的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4、C5小关节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3、C6小关节角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对颈椎退变程度有明显影响,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万波.青年颈椎病35例临床治疗分析[J].北方药学,2011,6(10):125-126.

[2] 杨滨,李小根,贾永红.多排螺旋CT对脊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北京医学,2010,12(8):246-247.

[3] 黄袁迟,邹德威,吴继功,等.颈椎小关节三维螺旋CT测量在数字骨科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2(15):455-456.

[4] 邱书珺,王家强,顾倩,等.16层螺旋CT诊断颈椎单侧及双侧椎小关节脱位12例[J].武警医学,2011,12(4):233-234.

[5] 舒小秋,万磊,尹东,等.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测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9):455-457.

[6] 韩明山,孔庆奎.寰枢关节退行性变与枕颈区疼痛的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12(12):566-567.

[7] 陶昌明,吴明峰.寰枢关节退行性变的影像诊断[J].交通医学,2009,12(2):112-113.

[8] 苏培强,曾时兴,刘尚礼,等.术前CT测量对颈椎椎弓根形态个体化评价的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1(5):345-346.

[9] Hong CY,Hughes K,Chia KS,et al. Urinary alpha1-microglobulin as a marker of nephr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Asian subjects in Singapore [J]. Diabetes care,2003,26(2):338-342.

[10] Parvingh H,Andersen AR,Smibt UM,et al.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n kidney function indiabetic nephropathy [J]. Br Med J,2010,294(6):1443-1447.

(收稿日期:2013-05-14 本文编辑: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