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25东油藏厚油层砂体构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25东油藏厚油层砂体构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中油田文25东块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也由层间、平面矛盾向层内矛盾转移。储层内部结构非均质性是主导油田开发后期水淹形式和剩余油分布复杂的核心地质因素。深入剖析厚油层内部结构及其对地下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剩余油预测精度、更好地指导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剩余油挖潜,提高油田采收率。

关键词:文25东、厚油层、砂体构型

1地质概况

文25东块属于文留构造北部东翼的一个主要断块,地层产状为单斜,倾向东南,倾角25°左右。含油面积2.6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48×104t。油藏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以粉砂为主。该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各开发层系间物性差异大,层间矛盾较突出。

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2.1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本次研究采用Miall的级次划分方案,建立了适合文25东厚油层储层构型解剖的界面标准及内部构型要素,指导研究区储层构型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是3~5级界面。而其他级次或规模太大,目前已经较为清楚,不是开发重点;或规模太小,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进行表征和刻画。

2.2 厚油层储层构型

以往对文25东油组的精细地质研究已经达到了小层单元,即五级结构体层次,目前,基于小层单元建立的油藏地质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开发的需要,尤其是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若要使开发水平更上新的层次水平,就必须以密井网资料为基础,对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的微相砂体组合及微相砂体内部的储层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

2.2.1取芯井构型研究

文25东共有3口取芯井,即文检3、文25-23和文25-5井。在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基础上,进行了取芯井构型界面识别和构型要素划分,建立了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及要素的岩电响应标志。

1) 5级构型单元

(1)复合河道:由多条单河道垂向叠置、侧向拼接而成。成条带状或向前呈喇叭口状分布。岩心上,多期河道叠置,河道之间见冲刷面。电测曲线呈较明显的箱型。在叠置分流河道之间,如果泥岩保存较好,或者冲刷面上存在泥砾,可见自然电位向基线有偏移,微电位电极曲线变幅度差变小,幅度变低。

(2)河间带:受多次洪水影响,漫溢砂体在河道之间的沉积,砂泥岩互层。多期薄层砂特征。电测曲线呈漏斗形、指形,微齿化-齿化。幅度低。

(3)席状砂带:多期河道携带砂体在湖水烘托下在河道末梢形成的薄层沉积。电测曲线呈漏斗形、指形。幅度中等。

2) 4级构型单元

4级构型单元为单期次河道沉积及其附属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席状砂等沉积。

(1)单期次分流河道:在浅湖泥背景下,沿优势部位沉积的条带状砂体。以细砂岩为主,中粗砂岩少见;层理类型丰富,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常见。常以正韵律出现,底部偶见冲刷面。分选较好,圆度中-好。电测曲线以钟形-箱型为主。

(2)河道侧翼:洪水期河道带来砂体越过河道边界,在河道间形成细粒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的互层。发育砂纹层理、波状层理等沉积构造。电测曲线上,电位曲线以及伽马曲线以漏斗形、指形为主,幅度低,微齿化-齿化。微电位微电极幅度差小。

(3)席状砂:单期次分流河道携带砂体在湖水烘托下在河道末梢形成的薄层沉积。主要以粉砂岩为主,砂纹层理发育。分选相对较好,电测曲线呈漏斗形、指形。幅度中等。

3) 3级构型单元

本次3级构型单元仅针对分流河道展开。为河道前积过程中,小型周期性洪水作用,形成河道增生单元。具有较为明显正韵律特征,和小型冲刷面,偶有泥砾。电测曲线上呈箱型或者钟形。增生单元接触面见电位曲线小幅度回返。

2.2.2井间构型研究

对于构型研究而言,其重点为“垂向定期,侧向定界”。垂向定期,即通过取芯井确定构型不同期次以及构型要素特征。而侧向定界,则是通过井间构型要素识别和组合,确定井间不同构型要素空间分布规律。受构型级别大小以及井间延伸范围、资料限制,储层构型研究具有一定的“猜测性”。需要充分发挥沉积模式指导作用,更合理组合不同级次构型要素。

1) 5级构型井间分布研究

(1) 侧向识别标志

5级构型代表了研究区较大规模沉积储层。构型界面也较为明显。井上识别较为容易。侧向上,其标志也相对简单。主要有3种标志。包括:泥岩带、连片河间沉积的出现;砂体顶面高程差、厚度差。

(2) 井间分布研究

5级界面构型为较长洪水期形成了多期次砂体沉积单元。一般界面上下有泥质隔层。电测曲线出现较为明显的Sp曲线回返特征。从构型剖面特征看,研究区主要为复合河道砂体沉积,河道间、席状砂复合体不甚发育。其与湖泥一起作为区分河道复合体的主要标志,出现在不同复合体之间。垂向上,复合河道砂体在剖面上分布差异性比较大。在平面上,河道复合体分布呈带状和朵状特征。河道复合体之间及前缘为河道间沉积。规模上,河道复合体宽度较大,一般超过500m;延伸距离超过1000m。方位上,复合体主要为北西和北东两大物源方向。在中部北西和北东物源相交汇。顺物源向湖心,复合体宽度变大,呈发散状。

2) 4级构型井间分布研究

(1) 侧向识别标志

4级构型井间分布研究是本次构型解剖的重点。代表了单期次河道沉积砂体。由于单期河道沉积的自旋回特征,其单井上测井响应特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给井间识别带来困难。根据河道沉积顶平底凸特点,以及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规模研究成果,结合生产数据,总结了单期河道划分的4个标志。即:

(a)河道间沉积:如果河道出现分岔,则在河道间只有河道间泥,沿河道横向上不连续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间砂体或者河道间泥便成为了两条不同水下分流河道的分界标志。

(b)砂体顶底面高程差异:受其沉积古地形的影响,在顶底相对高程上会有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出现在水下分流河道分界附近,就可以将其作为两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边界的标志,需要和其它资料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起到单河道划分的标志性作用。

(c)砂体厚度差异:不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由于分流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必然会出现差异,会通过沉积砂体的厚度上的差异表现出来,如果这种差异性的边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追溯,就可以认为是不同水下分流河道单元的指示。

(d)水淹特征的差异:由于不同的水下分流河道单元形成、演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单元之间不拼合或者拼合但存在渗流屏障,这些地质特征必将会在开发动态上体现出来。

(2) 构型井间分布研究

受单期分流河道规模的影响,平面上井间构型分布较难追踪。本次研究在沉积模式指导下,以二维剖面为依据,逐点逐方位的追踪单期河道走势和分布范围,有效圈定单期河道分布范围及其与其它单期河道之间平面接触关系,实现单期河道的侧向定界。

3) 3级构型井间分布研究

(1) 构型识别标志

3级构型代表了单期河道沉积过程中,受间歇次级洪水影响形成的一些薄的泥质夹层,由于洪水作用,局部泥质沉积被带走,形成一些弱冲刷面,砂岩中含少量泥砾。没有被洪水带走的泥质沉积保留下来,形成夹层。在电测曲线上,受泥质夹层影响,自然电位曲线有回返,伽马曲线值增加,形成小的尖峰。微电位微电极整体回返,幅度差变小。由于其规模小,其井间只能在沉积模式指导下,根据其规模,进行合理推断。

(2) 构型井间分布研究

3级构型平面上难以追踪,在三角洲沉积模式约束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水槽实验,以概念模式为指导,从剖面上对井间3级构型(河道增生单元)分布进行了预测。河道增生单元厚度较小,一般不超过1m。构型单元较小。延伸距离一般不超过2个井距。单期河道发育2~3期增生单元。

三级构型单元界限一般为泥质夹层。夹层厚度一般为0.2m。延伸距离也有限,一般为240m。最大不超过500m。这些夹层在靠近湖心方向夹层频率与厚度明显增加。呈长带状分布

3 构型结构模式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对河道构型模式进行了总结。分别总结出不同河道之间的7种结构模式,以及河道内部2种结构模式特征。

3.1垂直物源方向共有4种河道堆积模式

1)异高程侧向拼接型

同一四期构型单元内,受沉积地形影响,河道发育的时间有差异。先期沉积河道可能还遭受后期河道的侵蚀作用。在剖面上,河道错位堆叠。在平面上,则呈现出大范围连片砂体,而河道之间叠置。受不同河道接触界面渗流特征影响,导致后期开发中油水分布的差异。

2)同高程侧向拼接型

与异高程差别在于,河道顶面几乎平行,河道之间可能在向湖心推进过程中交汇,形成连片砂体。砂体之间接触界面差异导致后期水驱开发的差异。

3)侧向分离型

同期河道分别在不同部位沉积,两者之间或为河道间砂体相连接,或为泥岩所分隔。在平面上砂体厚度出现2个以上中心,而两者之间则为薄层砂体,甚至为灰色泥岩。砂体连通性较拼接型要差。导致在开发上,注入水很难由一条河道流动到另外一条河道。此外,受河间砂岩较差渗透率影响,注入水多沿河道流向流动,侧向波及范围有限,从而在侧翼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4)异位迁移型

代表了不同期次河道沉积。先期沉积的河道导致地形单元变高,其相邻部位则成为地势低洼部位,成为下一期河道沉积优势部位。受河道能量影响,后期河道规模较大,侵蚀作用增强,并切割先期河道。从剖面上看,相当于河道的一次迁移沉积。但其沉积不仅体现在位置差异,还有时间上分属不同期次。

3.2顺物源方向则有3种结构模式

1)侧向迁移型

与异位迁移型类似,反应了河道前积并侧向迁移过程。它分属于不同期次的河道。在平面上,河道复合体形成连片分布砂体。但在剖面上,则河道之间的连通性与河道结合部位渗透率有很大关系。

2)垂向叠置型

河道在沉积过程中具有继承性。总是在较为固定位置形成河道沉积。而且,后期沉积河道与前期河道形成侵蚀。其渗透率则受到两河道之间接触部位的影响。

3)垂向分离型

河道在沉积过程中虽有继承性。总是在较为固定位置形成河道沉积。但是,后期沉积河道与前期河道并未形成侵蚀。两河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隔层,阻碍上下流体的交换。

3.3河道内部有2种河道增生单元

1) 前积型

河道增生单元向湖心推进,形成的略微前倾的夹层。这类夹层主要是在基准面下降时期,河道增生单元对下伏沉积物有一个侵蚀。在向前推进过程中,地形有一定的坡度,沉积物也以一定的角度堆置于先期沉积之上,形成一种向湖心倾斜的夹层。夹层的保存、延伸距离等受多种因素影响。前积型夹层类似于曲流河点坝侧积层,将会影响流体流动,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2)填积型

河道增生单元向湖心推进,但前积作用不强,主要是一种顺河道填积作用。夹层近于水平。本区较为常见。填积型增生单元所形成的夹层由于是近于水平状,因此其对剩余油的影响较前积型要小,其主要是加剧了油水运动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陈程,贾爱林,孙义梅.厚油层相结构模式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J].石油学报,2000,22(5):65-69.

[2]HALDORSEN H H,CHANG D M.Notes on stochastic shales:from outcrop to simulation mode1.In: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C].Orlando,Florida:Academic Press Ine,1986.

[3]陈永生. 油田非均质对策论.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4]李兴国. 对微型构造的点滴新认识[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

[5]孙孟茹,周建林,崔文富等. 胜佗油田精细地质研究.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长城(1980-)男,汉族,湖北荆门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水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