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务员职业面临三大瓶颈考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庸讳言,多年来各级政府与公共部门的规模一直在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人才吸纳的作用。但是,无论我们怎样看待政府扩张的利弊,都要承认政府的吸纳能力不可能无限扩大,总有个边界。目前的现实情况就是,政府的吸纳能力已经遇到了三个瓶颈。它们分别是财政瓶颈、代际瓶颈、地区瓶颈。三大瓶颈并存,会对公务员的个人职业前景带来各种复杂影响。
财政瓶颈:
在财政与编制限制的影响下,政府的规模扩张出现了变异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公务员队伍已经过分庞大,公共财政养不起了。中国的“公务员”的总体数量是多大,迄今还缺少公认的权威数据。有一种估计认为,目前“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约为5300万人;考虑到可能有各种统计遗漏,真实规模也许更大。以这个数字来计算所谓“官民比”的话,大约是1:25,意即25人中有1人是公务员。此外,还有一种指标是每单位GDP供养多少公职人员。有人认为,根据2008年的GDP数据,保守计算中国每百万美元GDP供养人数约为12.3人(另有说法为39人)。相比之下,英、美、日等国家大约在1-2人水平。换句话说,中国每单位GDP的财政供养人数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也意味着公务员规模十分庞大。
由于公务员的概念定义有很多歧义,统计口径上也有各种不同理解,所以对“官民比”的计算也一直有争议。
因此,无论从实际支出规模来说,还是从社会公众在心理上的认可与接受程度来说,政府用于养人的公共财政已经遇到了严重的限制。限制的直接表现,是编制紧张。公务员职位的增长,完全依据于来自中央的编制计划。而编制紧张,已经持续多年。在财政与编制限制的影响下,政府的规模扩张出现了一种变异形式。一方面是上级机关大量从下级单位“借调”人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与公共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则以各种编制外的变通形式招收人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但是他们的身份只是编制外人员。通常情况是,他们需要工作一两年等待编制。有了编制以后,他们需要通过正式的公务员考试才能“转正”。因此,在公务员考试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已经在政府部门里工作的人。这不但进一步加剧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而且为了优先照顾到这样的编外人员,相关的岗位描述常常采用“量体裁衣”模式,从而也引发不公平、内部暗箱操作等等问题。
代际瓶颈:
持续多年的年轻化进程,开始出现“自反性”效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政府部门,职位上升通道相对变得狭窄,竞争变得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人事制度方面最重大的变革是退休制度的建立,以及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毫无疑问,年轻化和专业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量的年轻干部进入领导岗位。例如,河北闫宁29岁任代县长,3年4度升迁;湖北25岁的牟阳被提拔为镇长;湖北周森锋28岁即任宜城市政府党组副书记、29岁任市长和党组书记、今年则再度提拔;山东6名“80后”齐任副局长……等等。总之,“60后”进入省级领导岗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出任县长、局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进入公众视野。
年轻化固然是干部培养的需要,但是,持续多年的年轻化进程,也开始出现“自反性”效应。领导们还很年轻,距离退休尚远,意味着退休拉动的轮换空间越来越小,对于等待晋升的年轻人来说,则意味着排队时间逐渐延长,开始出现积压。这带来两个后果,均有某种消极性质。一个是扎根基层勤奋工作的干部,容易被积压。笔者参加过省级组织部门组织的选拨基层工农干部的专家测评,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这批人选都已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如果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他们几乎没有机会与更年轻、更高学历的人竞争科级或副处级的职位,不免令人感慨。与此相反,另外一个后果则是引发“超年轻”竞争。有人不惜年龄造假,履历造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代际瓶颈日趋严重。
地区瓶颈:
大城市与高层部门中出现人才拥挤与人才积压
这指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人员过度向前者集中,造成拥挤。尽管都是公务员职位,但是,人往高处走,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惯性。人们竞相涌向北上广,涌向大城市,越是高学历越是这样。在一般意义上,这也无可指责。但是客观来说,城乡差别依然在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上明显地表现出来,导致大城市与高层部门中的人才拥挤与人才积压。从人才使用的角度来看,不但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进入好的地区,进入政府部门,从低级职位和日常琐事做起,都是一种专业浪费。但从毕业生的个人角度来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得到这样的职位,已属大不易。
三个瓶颈同时存在,客观上已经使公务员这个金饭碗的成色开始减退。只不过人们的主观感知可能会有滞后,所以,对公务员职位的热捧还在持续。但是这样的持续,无非就是瓶颈状态依然持续,对于个人发展,并非是好事。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艾芸 徐艳红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