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基础日语课程是为日语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在主要讲授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必须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对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两方面提出了新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基础日语课程;教学; 研究; 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传统基础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乏味
1、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教学
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 一直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日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 一般都采用精讲词汇, 分析语法, 练习句型这一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 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 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日语句型、语法的讲解与替换练习、文章阅读与应试能力等方面, 偏重于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的流利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词汇丰富,语法扎实,但在和日本人进行交流时却听不懂,说不出,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2、注重语言表面语义,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传统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表面语义,忽视语境、语用等问题, 对学生的非言语行为能力, 文化辨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学生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 缺乏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的能力, 常常因不会根据场合和对象灵活使用日语, 有时甚至运用中国文化的言语交际标准来套用日语,以至闹出笑话而造成交际失败。另外, 学生练习句型时也多是机械地朗读, 忽略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 如手势、身势、表情等, 这自然造成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给人以言不由衷的印象。
在对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时, 教师也仅仅是把包括日本的文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等的人文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忽略了对包括日本的交际习惯、社会习俗、生活惯例及其它的广义文化知识的传授, 致使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很片面,大多限于对日本传统艺术或工艺的理解, 认为日本文化就是指樱花、茶道和相扑等, 使学生缺乏对中日文化差异的认识。学生在与日本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不自觉地会用中国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日本的文化, 按中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来选择说话方式, 因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误。
(二)教学过程枯燥单调,缺少师生互动环节
传统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永远占据主角地位,从单词讲解、语法解释到文章剖析,都是教师讲解为主,穿插简单的例句翻译练习。通常是老师提问学生翻译,而且问题相对简单、枯燥,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在一味的接受,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成为了配角,甚至是附属品。这种单向的教学活动,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还严重束缚了学生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期的单向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二、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尝试
(一)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习一种语言不是基础语法多么地熟练,基础词汇多么地丰富,而是要切身地感受到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氛围,它又是怎样在这种氛围中活动的。在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多媒体、电教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听说能力和准确运用日语进行交际以及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网上新闻或收听广播等形式,积累日本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有关文化知识的材料。通过上述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生活, 熟悉他们的文化风格, 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对日本风俗、习惯、民情的了解, 从而扫除语言学习的文化障碍, 提高文化素质。
2、巧妙运用趣味教学法
在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实施讲解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趣味教学法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简单的单词接龙游戏(前边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单词,那么下一个同学就以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假名作为下一个单词的词头接着往下说)、动作模仿游戏(通过一个同学的动作表演,猜出所表示单词或短语)、猜谜游戏(通过饶有趣味的谜语来激发同学们动脑学单词的能力)等活动,即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可加深记忆。
(二)改革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互动环节
1、教师、学生发表穿行
随着学生日语知识的积累, 单纯讲授教材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同时当今社会也要求现代大学生要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尤其外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国重大事件, 还要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及世界重大事件。本文所说教师发表是指在课前三分钟,用日语简单介绍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教师发表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国内外大事, 又学到了很多新的日语单词。这一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发表是指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日语表达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创作小作文,并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小型的发表演讲的活动。此活动要求学生按照学号先后顺序进行发表,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 可以叙述自己最近经历的事情, 也可以发表自己对身边所发生事件的看法。此外,发表的学生还要对自己发表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学生发表结束之后,其他学生也可以对其发表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 也可以就其发表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这一教学活动存在很多优点,如:学生会在发言前, 主动收集整理各方面资料, 组织语言, 这就达到了促使其主动学习的目的。学生在自己发表和听别人发表的过程中, 既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锻炼了胆量,又较好地获得了和别人交流的机会。
教师在学生发表时, 应做些简单记录,在学生发表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提问、补充、纠正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表完毕后,通过简单点评帮助学生向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发散自己的观点,提升观点的高度,进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好习惯。通过教师学生发表这一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2、会话表演
语言受各种环境的制约,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效果,通过会话表演,可以深入体会枯燥句子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 会话表演是将整个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以小组形式仿照课文编写会话并上台表演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编写与课文中会话形式相似、内容不同的会话, 可以巩固新单词和新句型, 还能熟悉与会话主题相关的文化常识。通过编写、排练、表演会话不仅减少了平时死记硬背的痛苦, 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文,启发其透过语言知识去体会、思考并捕捉其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这一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可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话表演能够使学生在一个模拟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学习日语,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合作,加强了集体合作意识的同时,也增大了彼此的交流机会。传统的基础日语教学模式下, 学生大都单独完成查记单词、朗读课文、背诵单词和课文、做练习等各种学习任务, 很少有机会参与集体学习。
教师通过组织分组活动、修改会话内容、并通过提问、点评等各种活动, 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能够了解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另一个侧面。因此,这一活动也大大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3、角色互换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日语学习,已经掌握了教师的授课思路,觉得书本知识通过自己简单的预习就能完全掌握,上课的积极性也随之受到影响,学习随之进入了所谓的“低谷期”。这时教师可采取和学生互换角色这一新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腻烦情绪。
首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在均衡每组强弱实力的基础上由教师确认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一组讲解一遍。提前给学生布置要讲解的重要内容,让学生集思广益,发挥集体力量,尽量使自己小组的授课过程生动新颖。为了节约课堂时间,采取提前布置内容,第二天检查成果的形式。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教师角色进行讲解,其他成员扮演学生角色配合完成课程任务。
通过转换角色, 一来可以让学生拥有一次难得的教学经历, 二来在做课前准备和讲课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克服学习的浮躁心理。对于听课的学生来说,新鲜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调动课堂气氛,实现教学互动的目的。
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还可以在每个学期有针对性的设计日语演讲比赛、文化知识竞赛、短剧大赛、日语卡拉OK大赛等活动,通过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总之,传统的基础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日语教学要求,必须改革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基础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活动必须为最终目的服务,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大学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
[2]郭常义.日本语言与传统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3]黄素贞. 轻松游戏学日语[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4]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
[5]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