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几点探索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能有效帮助学生领会文章要旨,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写作技巧。要取得好的朗读效果,教师要范读,先教会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学生要自读,自主体会情感,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43-1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这些古人留下的读书心得,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其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动口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中学生对作品虽然具备了一定鉴赏与分析能力,但他们对作品审视品味与深邃思考的能力还不完备,这就需要通过强化朗读来提升。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多读读,自然就会领悟文章的中心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究竟该如何读?师生在朗读中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笔者在文中将进行探讨。

一、教师范读益处多

1.教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

教师在范读前肯定对文章作了详细的了解,认真揣摩了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这样,在范读时教师就会有意识地通过音调的高低,语速的急缓把体会到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就先从声音的角度给学生指明了情感的方向。记得一位教师朗读微型小说《窗》,她读得如此出色,当读到“不靠窗病人”嫉妒心理发作时,读得咬牙切齿,当读到因“不靠窗病人”见死不救而使曾给他带来希望的病友失去生命时,读得如此深沉。这种范读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作者对两位病人的情感态度。我教学《妈妈,我不让你死》,当我带着哭腔读道“妈妈,我不让你死,我是男子汉,我要保护你”时,我看到一些学生情不自禁地泪汪汪了。这能不说是学生已受教师的范读的感染了吗?能不说学生已经领会了作者的情感了吗?

2.教师范读,能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提高学习兴趣。

有时候学生在自己朗读课文时,由于对文章情感把握得不够深,往往读不出美感来,也读不出乐趣来。如果此时教师按部就班地再讲下去的话,那么学生听课的热情就被扼杀了,整堂课很有可能就在死气沉沉中度过。曾有一位名师“送教下乡”,当面对一群羞涩内向的农村孩子时,听课的教师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担心课堂气氛沉闷、然而名师在耐心听完一个孩子细如蚊声的朗读后,慷慨激昂地范读起了《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言语间充满了对为人民服务的人的赞美,对奴役人民的人的痛恨,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本来沉没着的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积极模仿,投入地朗读起来。教师成功的范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范读一下,估计学生也不会在课桌下画画了。

3.教师范读,对于古诗文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囿于语文水平,学生在古诗文的停顿方面还不能全部准确地把握,朗读时经常读破句,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准确领悟句意。如学生将“马作的卢飞快”误读成“马作的/卢/飞快”;将“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误读成“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按这样的读法去理解的话,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需要教师的范读,然后学生模仿,只有读准了节奏,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古诗文的意思。所以说在语文课堂中别忘了教师作为指路人的作用。教师的范读绝对不能把它看成是可能可有可无的课堂点缀。那么既然教师的范读有那么多的好处,是否有了教师的范读的课堂就是完美的课堂?是否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一定能有很大提高呢?这并不一定,因为学生才是根本。

二、学生自读是根本

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本在于学生自读。就连教师范读优越性的实现,也少不了学生自读的配合,教师的范读也是为学生自读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自读。

1.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课文的理解,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

教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确切地讲是受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感受到的情感,来自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对学生来讲认识是不够深刻。然而学生在教师范读后通过自读课文,可以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地说清因为什么而欢喜,因为什么而难过。仍然以《窗》这堂课为例,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使学生渗入朗读中的情感逐渐感知了作者的态度。而学生这时也只能判断爱和憎,却无法明确说出“所以然”来,这时就需要让学生自读。教师让学生找到心理描写的句子,反复进行模拟式朗读,渐渐地使学生悟出了“不靠窗病人”的自私、无情的阴暗性格。此时学生已做到了“知其憎,也知其所以憎”。通过自读,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学生自读,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编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名人佳作,值得学生好好学习,尤其是语言方面。所以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反复诵读,而且要放声朗读,这样能增强语感。笔者认为放声朗读,可以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让有声语言反复刺激大脑,使大脑对语言高度敏感。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笔者想这就是通过自己反复地诵读所形成的语感。学生通过诵读增强了语感,相应地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有所提高,如学生作文中语病少了,表达流畅了,而且还能随心所欲地引用或创新运用好词好句,为作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