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导妙引 让学生乐于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导妙引 让学生乐于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它不仅通过目标、具体内容标准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等形式增加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乐于探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有效整合学科资源,巧导妙引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

1 巧设趣味实验 营造探索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实验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学中稍加改进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欲望的关键,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教材所要求的实验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时,笔者这样引入:“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一个魔术(出示2盆清水),请看!这是两盆水,猜一猜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有学生说:“沉。”也有不少学生说:“浮”,各持己见。请一位学生把马铃薯丢进塑料水槽A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沉下去了!”赞成“沉”的同学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趁机继续说:“我们换一盆水再试试看!”顺手把水槽A中的两个马铃薯夹起来放进塑料水槽B中,静观其变,短暂沉默后,有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浮起来了?”“怎么回事?水里是不是加了什么东西?”……几乎所有有同学都一脸迷惑,时机成熟,笔者顺势一问:“那你觉得可能是加了什么东西?”学生猜测着、交流着……有几个学生已急不可耐的准备实验,探究已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成了解决心中疑惑的有效手段,他们迫不及待地的投入到本节课的探究中。像这样利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让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秘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 适时指导 促成高效探究

小学生科学探究经验少,各种探究能力和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加上“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科学课的主人”等教学理念的提出,不少科学教师怕自己的指导会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中学习改进的机会,导致学生实验盲目无措,看似热闹的科学探究背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水平并没有相应的提升,从而影响科学探究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水平,以具体的情境、循序渐进的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是在对比实验的教学中,必须明确控制定量和变量,才能保证探究的有效性。科学教材中有关对比实验的内容很丰富,例如:不同材料抗弯曲能力对比实验;不同坡度斜面省力情况的对比实验;不同电磁铁的磁极磁力对比实验; 研究摆动快慢的对比实验,等等。在对有差异的同实验组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的不同进行对比,对实验过程所发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以及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比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比,对比的结果与实验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着哪些因果关系。

例如在教学《盘山公路》一课时,笔者先用盘山公路图片和平原公路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引发学生猜测,并通过讨论、操作,探究“斜面能省力吗?”。让学生得出斜面能省力的结论的同时,交流在斜面上拉物体时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有具体的操作,很多学生都能说出:“在斜面上拉物体,物体不能离开斜面。”“拉动速度不能太快,速度要均匀。”“在拉的过程中读数,不能拉上来再读。”……在操作中积累的经验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的探究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在第2个实验探究之前,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来改变坡度的大小?”“你准备怎样改变坡度的大小,实验中什么条件变了,什么条件不能变?”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坡度和拉力之间的关系,只能改变坡度,拉起的高度、速度、重物的大小都不能变。正是由于实验前的思考、讨论、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从中明确实验方法,增强探索技巧,提高课堂探索效率,同时也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周密设计实验能力。

3 鼓励开放性探索 尽量满足学生

的好奇心 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不在课堂探究范围内,但却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例如:在教《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课中“白糖加热”这个实验时,先给每组1包白糖,展开放桌上用各种感官观察,将白糖的特点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预测白糖加热后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都能规范操作,认真观察,从中认识到: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由白色到褐色再到黑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实验至此,应该说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有学生疑惑地说:“那黑色的物质真的不是白糖了吗?”笔者为学生的质疑精神喝彩,他的疑问也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如果肯定地告诉他答案,可以节省不少课堂时间,但一个思维的火花也会随之熄灭,学生的质疑精神将会严重受挫,显然不利于科学课堂。笔者灵机一动反问:“你觉得怎样可以知道它是不是白糖呢?”把问题抛给学生。“白糖是甜的,可以尝尝它是不是甜的?”“白糖能溶于水,看它能不能溶于水?”看来这确实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很赞同你们的方法,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研究黑色物质到底是不是白糖吧,下一节课我们再交流。”学生兴趣高涨,还没等到下一节科学课已经有学生跑到办公室来,兴奋地述说各自的方法和结果。有一个学生说:“我把黑色物质放入水中,水变成了浅咖啡色,杯底有黑色颗粒,水还有一点点甜味,我弄一点这样的水放在小匙中再加热,水干后,有一点黄色斑点,我觉得黑色物质不是白糖了。”

正是由于笔者没有直接告知学生“黑色物质是不是白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疑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而且把科学课无限延伸,学生收获远比课堂上直接得知大得多。

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方法,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亲身体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教学内容特点,巧妙设计探究内容和过程,让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探索,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