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音乐戏剧到午夜邪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音乐戏剧到午夜邪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英国音乐剧到美国午夜场电影,《洛基恐怖秀》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了全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局限于影片本身,它对应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潮流,借助于午夜场电影独特的传播方式,创造了电影史上一个难以复制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洛基;音乐剧;邪典电影;非主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43-02

首演于1973年的《洛基恐怖秀》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文化特征的英国音乐剧,上演后曾引发激烈争议。两年之后,这部惊世之作又被好莱坞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搬上了大银幕,成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邪典电影。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依然旧对当代的年轻观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洛基恐怖秀》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甚至也不仅仅在于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或者构成一种电影现象。更重要的是,影片借助“午夜场电影”的观影模式,融合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潮流,成为透视七十年代光怪陆离的西方文化景观的一个绝妙文本。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舞台艺术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音乐通俗易懂,它融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有机结合进行叙事,并以此表达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作为一部 “非主流”的英国音乐剧,《洛基恐怖秀》不仅具有传统音乐剧的典型特征,同时还借鉴了科幻恐怖电影的某些构成模式和文化元素,具有“科幻音乐剧”的特征,在众多的经典音乐剧中独树一帜。而据此改编的电影,将此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且突破了音乐剧的舞台局限,超越了原作,成为戏剧改编电影的一次典范之作。

一、多元素的混合与“超类型”

经典好莱坞电影中,单一类型一直是制片厂生产的主流电影。这些成熟的类型电影历经电影市场的千锤百炼,成为好莱坞称霸全球的法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好莱坞大片时代的来临。①但是,与同时代诞生并风靡一时的好莱坞大片《大白鲨》(1976)、《星球大战》(1979)所不同的是,作为一部边缘化的邪典电影,《洛基恐怖秀》所采取的多元素混合和“超类型”策略,并非是为了包容兼纳多层次的观众群,也并非为了炫耀高科技的神奇,而且是刻意地通过这种元素、类型、风格“混搭”的方式,达到对传统电影乃至文化的颠覆与叛逆,从而赢得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

所谓邪典电影(CULT片)本意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一般而言,该种电影难以获得大规模的票房成功。这种电影拍摄手法超常规,题材独特,风格诡异,富有争议性,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由于这种电影大多是低成本,市场较小,其观众群体定位在年轻人中间的非主流区域。传播渠道除了院线外,还会以录像带等音像制品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类型多元化的融合是邪典电影的一大特征。通常混合的类型有恐怖片、科幻片、西部片、黑色喜剧等,由于制作者喜欢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以此满足喜欢新奇刺激的年轻另类观众的胃口,因此邪典电影还常有先锋派电影的实验色彩。《洛基恐怖秀》继承了邪典电影的这种传统,它将音乐剧原作中的构成元素通纳在邪典电影的框架之下,将音乐科幻剧与经典恐怖电影融为一体,融合了多种元素甚至亚文化等非主流区域文化,将原作中符合邪典电影需求的另类元素,如邪恶博士、科学怪人、外星生物、UFO、吸血鬼、异装癖、、同性恋、摇滚乐等照单全收,并发挥电影时空自由的优势,以电影手段充分地将其电影化;在风格上,改编后的电影舍弃或者说“稀释”了音乐剧原作精致考究、章法严谨的艺术风格,刻意突出了邪典电影粗糙夸张,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特征。它叙事凌乱,表演粗俗,服饰造型先锋另类,几乎原作中每一个另类的元素改编成电影后都在银幕上被无限地放大。可以说,电影版的《洛基恐怖秀》将音乐剧中舞台上优雅的嬉戏和玩闹,最终演变成一场银幕上的尽情狂欢。

二、“午夜场电影”与狂欢仪式

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剧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与电影相比,它对演出环境有独特的要求,比如实时演出,需要演员的高度配合,如果台下观众稍有波动都会延误和影响台上的演出。电影《洛基恐怖秀》则扬长避短,极大地发挥了电影传播的优势。1975年,当影片在洛杉矶进行首映之时,票房并不理想。但时隔一年之后,当影片在影院的午夜场放映后,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观众们模仿着影片中角色的言谈举止,伴随音乐情不自禁地鼓掌、尖叫和跳跃。之后,每当午夜场放映《洛基恐怖秀》,整个电影院就会变成一个狂欢的世界。观众们自发地化妆成自己喜欢的片中角色的造型来看电影。于是,电影放映变成了影迷们的狂欢盛会,这种通常只有舞台演出才会出现的互动现象,极为罕见地出现了《洛基恐怖秀》的电影放映中,最终演变成了一种传统和仪式。《洛基恐怖秀》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铁杆粉丝”,他们痴迷关于这个电影的一切。影片在美国电影院中放了长达30多年之久,成为美国电影工业历史上映期最长的电影。

因此,《洛基恐怖秀》的成功不仅仅是电影本身,更主要的是传播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电影理论对观影幻觉的界定,一反好莱坞追求叙事最大化透明性进而缝合观众想象的成规,旗帜鲜明地创造观众观影的间离效果。据说,影片放映时,曾出现过观众用水枪射击银幕、打手电、扔面包片等疯狂的行动。有的影院在放映时会在银幕上打出“观众参与”的字幕,鼓励观众与银幕上的视听形象的互动,促使影片的情节和台下观众的反应同步发展,融为一体。

《洛基恐怖秀》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影片本身,它不仅仅是音乐剧的一次成功改编,更在于它颠覆了传统的观影模式,将剧场的间离效果、看与被看二者之间的互动成功地移植到影院,借助于”午夜场电影“的观影体验,创造了一个难以复制的文化奇观,给需要宣泄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场所提供一个发泄和疯狂的聚会场所,以及由此诞生的“洛基恐怖秀”影迷群落。于是,看电影这种活动构成了比电影本身更为重要的文化形式。

三、时代背景与主题提升

《洛基恐怖秀》的成功是“午夜场电影”放映模式的范例。但其成功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首先源于英国人・欧布赖恩自编自导自演的原作音乐舞台剧,但也得益于电影改编上的大尺度突破禁忌。《洛基恐怖秀》可谓生逢其时,在其诞生的七十年代,统治好莱坞半个多世纪的电影审查制度“海斯法典”刚于1968年土崩瓦解,好莱坞电影中的性与暴力犹如一匹脱缰野马,在电影市场上肆无忌惮地驰骋。②尤其是作为《洛基恐怖秀》这类近似于非主流的“B级片”,在七十年代西方挑战文化的潮流汹涌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在已经实现电影分级制后的新好莱坞,不仅叙事风格更加凌厉强悍,其思想内容的表达,以及性与暴力的展示,都更加狂飙突进,无所顾忌。因此,改编空间的巨大与自由,是《洛基恐怖秀》电影改编成功的基础。

与原作相比,美国导演吉姆・沙曼改编后的电影版《洛基恐怖秀》,不仅将原作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成功地改编和移植了原作的音乐与舞蹈,主题思想所涉及的层面上更是延伸拓展的“升级版”。可以说,《洛基恐怖秀》改编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编导把发扬光大了音乐剧表层包装的浮华炫丽,更在于深层次与观众产生的强烈共鸣,那就是从灵魂上解救了处于时代转型期正处于压抑与迷茫的年轻一代。这正是影片广受青年观众追捧的原因。

注释:

①[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②曹怡平.从剪刀手到守夜人.法律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