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君王曾落带,悠悠客家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君王曾落带,悠悠客家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月中旬,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的间隙,我们来到了洛带古镇。

有着久远历史的洛带镇,是成都东山始建年代最早的古镇。秦汉时就已有之。据说,蜀汉刘备之子刘禅优游至此,玉带落入了“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后传为“洛带”,可想此镇历史之久远。自古天府之国,远离中原,安宁祥和,沃野千里,自两晋至南宋,大量北方人避乱迁此,繁衍生息。因这里90%的居民为客家人,故被称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2005年10月12日至14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中国成都隆重举行,而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山脉的洛带镇作为“世客会”的演绎现场,以其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展示吸引了全球眼光,自此,“西部客家,世外桃源”的声誉更加响亮。

帝王落带的传说已经很飘渺了。但漫步镇中,确有一条清溪流过青石街巷,在7月的燥热中送来习习清凉,感觉中真有一条“玉带”飘落在镇上。街旁客家人怡然自得的在清溪中浆洗衣裳,小儿戏水,茶楼酒肆,古玩字画,作坊里还飘出阵阵清香,好一派生意兴隆。

据史料记载,在明末清初,因战乱四川地域人口急剧减少到不足10万,大部分地区荒无人烟,荆榛遍布,虎患甚烈。成都因虎患严重,不得不将治所迁往阆中,直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才恢复。在清前期共有十多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为以湖北、湖南(当时的行政区名“湖广省”,辖今湖北、湖南及广西一部分)的移民最多,通俗称之为“湖广填四川”,移民持续百余年,移民人口达170多万。

放眼望去,一幢幢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那便是保存完好的会馆。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湖广、粤、闽、赣、陕诸省的移民,从古驿站――东北大道驿站进入,落根于此,开土创业,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建立了各自的会馆:广东会馆――南华宫、湖广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万寿宫、陕西会馆――秦晋宫,等等。他们以会馆为阵地,展现各自的实力,传承独特的文化,也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

落业于此的客家人,把客家文化深深扎根于新乡,把岭南带来的红豆种植于此,世代结果。他们把原乡的语言、民居建筑以及年岁节庆、婚嫁丧葬等习俗都带到新壤,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广东会馆――南华宫,是四川乃至全国保存最好的会馆之一。其雄伟的风姿、独具特色的封火墙,成为了洛带的标志建筑。门联曰: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把客家人远迁巴蜀之地,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怪不得会馆里的“伤心凉粉”店人头攒动,大概游人们都想体验一下迁客思乡的感觉吧!

移步向前,跳入眼帘的是湖广会馆,这座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禹王宫,建筑面积2771m2,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即便街上雨水漫涨,会馆内的天井也不会淌水,此为该馆一大奇迹。内有一古戏台,联曰:忠佞贤奸到头有报,风花雪月转眼成空。多少世态炎凉,多少悲欢离合曾在此上演,戏台本身也兴兴毁毁,饱经沧桑风雨。往事已成空,一切归于平静,唯留这戏台在绿茵之中金碧辉煌,鲜活生动。

数步之遥,就到了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江西会馆,它一直是“成都东山”江西籍客家人的聚集地,会馆中保存了一批碑刻文物,如今成为了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客家研究中心等社团的活动场所。而陕西会馆则始建于同治年间,原址在成都卧龙桥,搬迁至会馆之乡洛带,当是今人集中保护文物的一个成功例子。

这些移民会馆和镇上的客家文化,以及一街七巷,构成了这个千年古镇独特的风光,每个农历年初春举行的“火龙节”,初夏举行的“水龙节”,更是让这座古镇热闹非凡,倍添和谐喜庆的色彩。

汽车渐行渐远,极目回眺,落日的金辉涂抹在飞檐斗角之上。这个千年小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建筑遗产,更有着那么多充满苦难却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故事!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后,这里一切保存完好,生机盎然,在庆幸的同时不能不叹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