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魏青吉 寓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魏青吉 寓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继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无常之常”之后,由上海华府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寓言——魏青吉作品”展于2013年10月26日在华府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赵力策展,皮道坚学术主持,展览展出魏青吉最新水墨作品约25件。这些作品是魏青吉2005年以后的创作,他用剪影式的图像和非水墨印制材料结合,同时也有水墨媒材微妙的表达,使画面的形式感独具特色,展现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之间的亲密关联。魏青吉认为艺术创作除了要对传统的技法进行改变外,还需要“在场”,生活在这个时代,创作就要有与这个时代相关的表达。

此次展出的《关于系统的构想》、《非情节性叙述》等系列,偏重于对历史性言说的可靠性质疑,进而通过近乎感性的表达来架构合乎真诚的叙事逻辑;《日常生活的属性系列》、《物-像》等系列,进一步增强图像的效用,展现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之间的亲密关联,以揭示创作者的思考痕迹和思想来源;《标示符号》是最近创作的系列,魏青吉试图以更直接和更单纯的方式去取用生活化的各种图像,在看似简单而随意性的选择中坦露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更多关注和更多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以营造悬念的方法,不仅包括新水墨艺术中流行的拓印、拼贴和大面积使用白粉等现代制作手法,还包括自如地使用一些非水墨工具和材料。他让铅笔的尖锐刺痕、喷漆的覆盖感与水渍的流动浸润一起去诉说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奇妙感受,也向我们证实了现代水墨语言的开放性和无边性。”(皮道坚/原载《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水墨》,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1998年)

多年来,有关中国国画改革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曾经作为“实验水墨”的重要艺术家之一,魏青吉也做过关于拓展水墨语言表达的努力,但是当这个阶段性的问题过去之后,魏青吉认为这种努力跟艺术创作原本的取向的关系已经不大,艺术家所做的是一种创作性工作,并不负有担当发扬传统和保留画种的责任。

正如评论家所言,如今的魏青吉对绘画语言抱有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转变——从早期追求画面的完整、意义,到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作品的传统审美属性,致力于通过作品表达绘画之外的事情。也就是说,90年代的魏青吉更加关注水墨画的转型问题,是对水墨材质本身的一种拓展和尝试,现在则主要依据自身经验,重新探讨绘画的功能和意义。

这样的转变也造成了魏青吉的作品并不拒绝使用水墨之外的其他材质,例如铅笔、喷漆、金粉、锡箔甚至印泥指印等等。魏青吉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构成观念表达的需要,背离传统绘画的概念,由此达到反绘画或者消解原本绘画的目的。不过,这样的探索并非是对绘画的肆意妄为,魏青吉在创作之前,对每幅作品都会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有时候画作挂在墙上一两个月,灵感来了就去加一点东西,但有时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或如何去找一个相对应的、有意味的形体,由此,创作的过程同样也构成了思考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绘画是魏青吉对自己思考的纪录。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赵力在展览画册中以“寂然独立”四字概括魏青吉的作品和画家本人。文章中写道:“魏青吉很清醒地意识到传统文人水墨画生存语境的丧失和传统形式语言、技术规范的失效,从而坚定地致力于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水墨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