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动手操作成为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主旋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动手操作成为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主旋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教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本学段(7―9)年级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经历剪纸基本技法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做”数学积极性,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 学法分析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五彩缤纷的生活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却是无限的。在课改中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出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时时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数学”与数学美,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 教学过程

工具准备:剪刀、圆规、量角器、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若干)。

1. 情景创设

用课件展示一幅美丽漂亮的蝴蝶图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美丽漂亮的蝴蝶图案,你有哪些发现?这个图案能用剪纸的方法剪切出来吗?。

生:我发现这个图案是个轴对称图形,很漂亮,很美!

生:我也有这样的发现,我还发现沿对称轴折叠后,只要剪蝴蝶的半边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这个图案是一位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剪纸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今天它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非常成熟的一门艺术,也就是因为这样,它备受人们喜爱。同学们,你们想学习剪纸这项艺术吗?

生:特别想学!(板书:剪纸)

师:什么叫折叠剪纸?

生:就是把纸叠起来用剪刀剪出图案的意思。

师:说得好,(板书:把一张纸一次或多次对折后,按一定的方法剪出的图案叫做折叠剪纸)。剪出来的图案具有对称性。

2. 活动1:剪四边形。(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如图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2,再对折后得图3,沿虚线剪下得图4。

图1图2 图3 图4

(1) 想一想,图3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画一画,图4 展开后的图形。展开后的图形与你画的一样吗?

(3) 你能仿照上述方法剪出正方形吗?说明剪法及理由,

(让学生通过对剪纸过程的操作、猜想、验证、模仿,激发学生剪纸兴趣)

3. 活动2:剪筝形。(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如图5,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6,再对折得图7,沿虚线剪下得图8。

图5图6 图7 图8

(1) 猜想:剪下部分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展开图8,你的猜想对吗?

4. 活动3:剪马鞍。(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图9 图10图11 图12

把一张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纸片按图9、图10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11中的虚线剪下得图12.

(1) 猜想:图12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画画:请你利用对称性,画出图12的展开图。

(3) 验证:展开图12,与你画的展开图一样吗?

5. 活动4:剪五角星。(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13,再把纸片依次按图14中的各条虚线折叠成图15,沿图15中的虚线剪下。

图13 图14 图15

(1) 猜想:图15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验证:展开图15,与你猜想的一样吗?

(3) 在图15中,如果∠α是90°,那么剪出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先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

师:上面四组的剪纸作品各采用了什么折叠技法?

生:活动1、2、3采用了四瓣形折叠技法,活动4采用了五瓣形折叠技法,

(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建立由操作、猜想到事实验证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6. 活动创新。

(1) 观察并模仿图16的折叠、画线、剪切的过程,并为剪得的作品命名。

图16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在一个面上仿照图17的设计画图,然后剪纸、展开,可以得到一幅“鱼蛙共游”的条形图案。

图17 鱼蛙共游

(每人按课本提供的剪纸案例折叠、画线、剪切,剪出作品后在小组内展示。给剪出的作品命名,并说出命名的理由。指出各作品中的对称轴。)

(班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作品。)

7. 欣赏创作。

欣赏下列图案:图18、图19、图20、图21,体会设计思路,并尝试动手操作,再亲自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参与班级交流。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教师在教室巡视,和同学共同参与并体会图案的设计思路,作为他们某个小组的一份子,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8. 活动收获:

通过系列折叠剪纸的活动,我们经历了观察、猜想、实验、发现的过程,以中国民间剪纸技巧为基础,在折叠、想象、验证的过程中探究和感悟,进一步领会轴对称的意义,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这是我们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

四、 课后反思

本节课例是在学生对剪纸知识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构思的。我采用的是“操作、猜想、验证、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一流程体现了学生对剪纸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操作、猜想、验证、创新的数学思想。本节课例我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

1. 求“新”。利用学生熟知的剪纸作品蝴蝶图案,引入剪纸这一主题,创设操作活动情景。引入学习剪纸,由它激发学生强烈地求“技”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做”数学的积极性。

2. 求“活”。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不同剪纸图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进行自主探索,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折叠剪纸的基本技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与交流的空间。

3. 求“实”。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活动。通过四个操作活动,一个操作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节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成课件进行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孙昌彬 江苏省泗阳县临河中学 2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