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国古代毛纺织的原料来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国古代毛纺织的原料来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毛纺织的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纺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毛纺织的原材料种类一般有羊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经过采毛、净毛、弹毛等过程进行初加工,然后通过纺纱、织造等过程,最终成为被人们所能利用的生活必需品。中国古代毛纺织技术是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在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毛纺织;原料来源;古代

中国纺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晚期,距今已经六七千年。源远流长的纺织生产活动是历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而毛纺织在中国纺织大家庭中又占有重要地位。

一、毛纺织的起源

我国利用动物的毛纤维纺织的历史和利用植物纤维纺织的历史一样悠久,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毛纤维利用。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是将狩猎的动物毛皮直接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用于防寒遮体。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学会取下兽毛进行简单的纺织,早期的毛织品在史书里称为“织皮”。在《史记·夏本纪》和《禹贡》中都有描写,大禹治水后九州贡赋,雍州和梁州交纳织皮。雍州“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梁州“贡珍、铁、银、镂、磐、磬,熊、罴、狐、貍、织皮”。

先秦史料记载颇多。例如:

(1)西周青铜器“守宫尊”上有“苴幕五,苴幂二,毳布三”

毳,兽细毛也。——《说文》

毳,细羊毛也。——《字林》

羊冷毛而毳。——《礼记·内则》

毳毛通指比较细的动物毛。

(2)共其毳为毡。——《周礼·天官·掌皮》

毡是利用毛纤维外表的鳞片层,经过加温加压搓揉,是鳞片相互嵌合而成的无纺毛织物。

(3)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郑玄笺:“褐,毛布也。”

以上说明在先秦时期动物毛纤维在纺织原料中已占很大比例,毛纤维已经为人们所利用和熟知。

二、中国古代动物毛纺织原料的主要来源

最初所选用的毛纤维种类很多。《烈女传》中记载春秋楚人老莱子之妻所云“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可见这种多种毛纤维杂用的情况可能一指延续到战国以前。不过基本上已经选出以羊毛为主的几种为主要的毛纺织原料。古代用于毛纺织的原料有羊毛、牦牛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大量应用的是羊毛。

(一)绵羊毛

绵羊的毛质好,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保暖性,且质地柔软、光泽柔和,表层发育良好,适于卷曲,防止性能极佳。古代的主要的毛纺织品:毯、毡、褐、罽,大多是用绵羊毛制成。

我国古代饲养的绵羊有三大品种:蒙古种、种和哈萨克种。蒙古种主要分布在内蒙、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是我国饲养最多的品种;种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贵州等地;哈萨克种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绵羊毛的品质与羊的品种、气候、土壤地质、喂养饲料和喂养方法密切相关。几千年来,我国牧区人民为提高羊毛品质,摸索总结和积累了许多值得推崇的经验。例如:

1. 出自《史记·平准书》的“以时起居,恶者辄斥去,毋令败群”的卜式养羊经验。提出“以时起居”的科学的养羊思想。

2.在《齐民要术》卷六《养羊》中的“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起居以时,调其宜适。卜式云:"牧民何异于是者。”(若使急性人及小儿者,拦约不得,必有打伤之灾;或劳戏不看,则有狼犬之害;懒不驱行,无肥充之理;将息失所,有羔死之患也。)唯远水为良,二日一饮。〔频饮则伤水而鼻脓。〕缓驱行,勿停息。〔息则 不食而羊瘦,急行则坌尘而蚛颡也。〕春夏早放,秋冬晚出。〔春夏气软, 所以宜早;秋冬霜露,所以宜晚。《养生经》云:“春夏早起,与鸡俱兴; 秋冬晏起,必待日光。”此其义也。夏日盛暑,须得阴凉;若日中不避热, 则尘汗相渐,秋冬之间,必致癣疥。七月以后,霜露气降,必须日出霜露晞解,然后放之;不尔则逢毒气,令羊口疮、腹胀也。〕圈不厌近,必须与人居相连,开窗向圈。〔所以然者,羊性怯弱,不能御物,狼一入圈,或能绝群。〕架北墙为厂。〔为屋即伤热,热则生疥癣。 且屋处惯暖,冬月入田,尤不耐寒。〕圈中作台,开窦,无令停水。二日一 除,勿使粪秽。〔秽则污毛,停水则“挟蹄”,眠湿则腹胀也。〕圈内须并 墙竖柴栅,令周匝。〔羊不揩土,毛常自净;不竖柴者,羊揩墙壁,土、咸 相得,毛皆成毡。又竖栅头出墙者,虎狼不敢逾也。〕”不仅发扬了“以时起居”的思想,更加细致的描绘了养羊所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

3.在《农桑衣食撮要》中有这样的叙述“牧羊种,腊月生者良,正月亦好,春夏早放早收,若牧晚,遇巳午时热,必汗出,有尘土人毛内,即生疮疥。秋冬晚放,若放早,吃露水草,口内生疮,又鼻生脓,久在泥小,则生茧蹄。性好盐,常以盐啖为妙。若有疥,便宜间去,则免致相染。”叙述了放养羊的时间等问题。

4.“或圈于鱼塘之岸,草粪则每早扫于塘中,以饲养草鱼;而羊之粪,又可饲鲢鱼,一举三得矣。”这是在《农政全书》卷41介绍的适宜江南水乡的养羊法。除此之外还有《牧羊篇》也详细介绍了养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见古人特别注意养羊方法的总结和运用,也可见绵羊在毛纺织原料中所占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

(二)山羊毛

山羊古代也称“羖羊”。山羊纤维有两种,一种是被毛,即山羊身上的毛,另一种是山羊绒,即被毛底下的绒毛。被毛的纺织性能不是很好一般用作制造绳索或织造粗糙的毛织品,如毡、毯、帐、幕。山羊绒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的纺织原料,可织极精细的毛织品。

我国古代山羊的饲养和山羊的利用是从新疆经河西走廊逐步扩张到中原各地。《天工开物·乃服·褐毡》记载“唐末始自西域传来,外毛不甚蓑长,内毳细软,取织绒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别于绵羊。此种羊先自西域传入临洮,今兰州独盛。故褐之细者,皆出兰州,一曰兰绒,番语谓之孤古绒,从其初号也”描述山羊是在唐时由西域传入中原的。

但在《齐民要术》卷六中有关于“羖羊”的描写,可见中原地区饲养山羊的历史至迟可追溯到魏晋。

(三)飞禽羽毛

用飞禽羽毛纺织的历史很早,开始只是其他纺织原料不够时的替代品。正如《烈女传》记载春秋楚人老莱子之妻所云的“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直到汉代以后,才有人为了使织物更奢华,将飞禽羽毛织成华贵的织物。《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子使织工“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之事。古时称野鸡为雉。这种追求奢侈的作法在唐代达到了顶点。《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两裙,正视为一色,旁观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又以百兽毛为 面,韦后则集鸟毛为之,皆具其鸟兽状,工费数万”。贵臣富室见后正相仿效,以致使“江岭奇禽异兽采之殆尽”。宋元明清时期,利用飞禽羽毛纺织不如唐盛,但在高级衣料中仍可看到它的踪迹。如周去非在《岭外代答·翡翠篇》说:“邕州右江(今广西)产一等翡翠,其背毛悉是翠茸,穷奢者用以捻织”。

(四)牦牛毛

牦牛古时也称“犛牛”,原产与、青海的高寒地区,后随羌人向西南等地迁徙,牦牛也传到西南地区的四川、甘肃、新疆等地。

1957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诺木洪遗址(公元前790年)出土的就是羊毛和牦牛毛的混织物,可见利用牦牛毛的历史很早。《魏书·昌传》《隋书·党项传》等书记载,西羌人居住的帐篷都是“织犛牛尾及羖羊毛以为屋”。

除了以上的原料以外还有骆驼毛、兔毛等,这就不再一一介绍。我国纺织历史悠久,毛纺织也占有纺织的重要地位,毛纺织原料来源涉及各个方面也体现了中华各族人民的睿智和创造精神。

参考文献:

[1] 卢嘉锡总主编,赵承泽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陈维稷主编.中国古代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