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16-01

摘 要 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从亚当•斯密时代一直争论到现在,人们对自由贸易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实践上来看,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关键词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挑战

一、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之争的起源

为达到扩大出口、保护本国市场等目的,一国政府必然要制定各种控制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政策及措施。尽管这些政策及措施五花八门,但国际贸易政策不外只有两种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传统观点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使贸易参加方都受益;在保护贸易下,由于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经济效率低下。按照这个观点推论,理性的选择是实施全球统一的自由贸易政策。

然而在经济发展史上,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内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第二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古典、新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政策。第三阶段: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前期,新重商主义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第四阶段:新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并重。第五阶段:战略性贸易政策下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融合发展。

二、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面临的挑战

自由贸易理论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就会获取贸易利益。然而,又面临如下挑战。

(一)自由贸易理论所面临的理论挑战

1.比较优势理论只回答了按比较优势开展自由贸易的好处,但没有说明在民族国家利益前提下开展自由贸易所得的好处是否均等。如果考虑民族国家这一前提,必须探究的问题是:谁得益多,谁得益少。不等价交换以及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低等理论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居不利的地位,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

2.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比较优势理论却将比较优势静态化。若将比较优势静态化,那么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就永远不可能。发展中国家发展只能在发达国家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只能依赖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

(二)自由贸易理论面临的现实挑战

1.战后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条件:广大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制成品,但却没有带来该理论所允诺的使贸易各方都受益的结论,贸易利益在各贸易参与者之间严重分配不均。

2.比较优势论是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生产的假定前提下得出来结论。将该理论引申到多个国家的多种产品生产上,问题将变得复杂起来。假定有一从事对外贸易的A 国,某一产业相对甲国有比较优势,相对乙国有比较劣势。在自由贸易下,他势必同时与甲乙两国都有贸易往来,那么依照比较优势理论,A国是继续保持该产业,还是放弃该产业? 在这个问题上,比较优势论将陷入困境。

三、国际贸易政策间的相互转化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同时并存,说明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内在合理性。回顾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可看出,在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总是交替发展的,形成一种贸易政策的周期循环。从一国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执行的具体贸易政策与其经济景气状况及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当一国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衰退阶段时,倾向于实施保护贸易政策;而当处于复苏、高涨阶段时,又会转而寻求自由贸易政策。

四、结论与启示

1.理性的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都是合理的贸易政策,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脱离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去讨论自由与保护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利益间存在着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目的是唯一的,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双重的。贸易参与者之间的贸易利益是相互冲突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致性,这是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产生的逻辑起点。

3.WTO的宗旨之一是最终实现全球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而全球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不一定能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WTO朝贸易自由化所做的努力只能满足持自由贸易政策国家的需要,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向这些国家倾斜,必将遭到有关国家的反对。

总之,具体是制定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自由贸易政策,是由一国的实际国情以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均衡来决定的。如果一国是贸易小国,则该国应执行自由贸易政策,这是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如果一国是大国,从短期来看,充分利用现有国内的比较优势,则制定自由贸易政策。而从长期来看,为了进一步创造未来的国家比较优势,则应实行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尤其是在本国的振兴产业、资本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应通过自力更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此保护国家经济命脉。

参考文献:

[1]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允贵.趋于中性化――加入WTO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影响与贸易政策体系重构.国际贸易.2001(7).

[3]刘崇仪,丁任重.WTO 与中国经济.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课题组.创新外贸管理与推进四川跨越式发展.财经科学.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