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采莲赋》的两个英译版本

作者简介:张小婧,(1989.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陕西西安,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摘要: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自己的作品《荷塘月色》里引用梁元帝所作的《采莲赋》片段来抒怀。由于该作品的广为流传,《采莲赋》片段也被译为不同语言,即使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的版本。本文从翻译学中归化和异化的不同视角分析《采莲赋》片段的两个英译版本,从而试图找出中国古代诗赋翻译的适宜道路。

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究竟孰优孰劣至今没有答案。笔者认为,无论是站在实用还是美学的角度上,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应当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诗歌翻译;美学差异;归化和异化

1927年7月,朱自清怀着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和对乏味生活的失望创作了经典名作《荷塘月色》。文中主要描绘了在月光的衬托下清华荷塘及周边美丽而宁静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文中,朱自清引用《采莲赋》片段来衬托出自己烦闷的心情。《采莲赋》由梁元帝所作,描写了青年男女泛舟湖上采莲嬉戏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的热爱。以下是《荷塘月色》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段: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杨宪益夫妇和朱纯深先生分别对这段文字进行了翻译,两个英文版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框架结构、语言风格以及美学思想这三个面,从而导致两个译本给了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想要评论哪个版本更优要从很多方面考虑,比如译文的内容、格律和语言风格,同时还要考虑中西方的美学差异,最主要的是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

1、 归化与异化的概述

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学习文言文困难较大,如读音、字义、句式等方面理解存在差异,尤其是顺通文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感觉到吃力,但只要教者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就会逐渐度过这个难关。从教多年,现将我的一些教法浅谈如下:

一、对文言文翻译时有些词语“保留”。(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或古今相同的词“保留”下来)例如: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做巴陵郡太守。“庆历”宋仁宗年号,“滕子京”是地名,这些专用名词在翻译时可以保留。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山”、“水”、“高”、“深”古今意义相同,所以翻译时可以保留,不用另行翻译。

二、对于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翻译时应予以“调整”。

文言文中常出现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互文现义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跟我一样喜爱莲的人还有谁呢?这句为倒装句,宾语“莲”借助“之”放在动词“爱”之前,翻译时要把“莲”调整到“爱”之后。“祭以尉首”(《陈涉世家》)――用尉官的头作祭品,介词结构“以尉首”放在动词“祭”后作补语,“以”相当于“用”,翻译时将“以尉首”调整到“祭”之前

全文阅读

浅谈从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看翻译标准

摘要:英译本《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的得意之作,也是其翻译理论贯穿始终的著作。林语堂先生也写过不少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 其中以《论翻译》影响最大。他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总结了三条标准: 忠实、通顺和美。同时,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释义为译者的三种责任: 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对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 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须求传神”通顺的译文。

关键词:《浮生六记》 翻译标准

《浮生六记》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林语堂先生对《浮生六记》的评价尤其高,对于书中的“陈芸”这一个女子,他简直赞美到无以复加,认为“陈芸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对于书中沈复及陈芸这一对人间佳侣,他真恨不得就在他们的坟前对他们俩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一段最凄美动人的爱情寄予最真挚的颂赞。

《浮生六记》是用浅易文言文写成的文学作品,以作者所处的时代,民间白话小说已普遍流行,虽然在那个时代,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成为古典小说的最直接的媒介语文,但是在文人的圈子里,文言文仍然是他们最理想的表情达意的文字,因此,在这部自传体作品中,作为一位传统文人,作者沈复运用了典雅精练的文言文进行创作,读起来文从字顺,淋漓酣畅。

英译本《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的得意之作,也是其翻译理论贯穿始终的著作。林语堂先生也写过不少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 其中以《论翻译》影响最大。他在严复信达雅的基础上总结了三条标准: 忠实、通顺和美。同时,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释义为译者的三种责任: 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对读者的责任以及对艺术的责任。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 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须求传神”通顺的译文,林先生认为应该是以句为本位且根据中文心理行文的林先生是就英译汉而言。简言之, 通顺的译文应以句为本位且根据译文心理行文至于美的问题, 他认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 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 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 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简言之, 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标准可化为一个词—传神,用他的话说就是“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

1.人名的翻译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理想抱负、性格气质。中国的文人常常在名字之外还有“字”、“号”来表明自己的志趣。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字”、“号”常有丰富的含义,下面赏析

全文阅读

影视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文影视剧被引进,因此影视翻译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受口型、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影视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有很大不同。本文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对影视翻译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找出更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影视翻译 归化 异化

一、理论基础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影视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

著名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认为:“一种语言的作用以及构成这种语言的词语是生活现实在语言中的反映,其反映方式是说这种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可以说是各个民族的心灵的外壳,各个民族的语言是各个民族的心灵。他们的心灵也就是他们的语言,说这两者是等同的一点也不过分”(谭载喜,2004:109)。西方的影视作品反映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东方文化语境下的观众并不能快速地接受和理解,甚至有时会造成文化上的误解。加之影视翻译并不能像文学翻译那样可以通过添加注解,这就更加大了观众的理解难度。因此,凡是直译无法使观众一目了然的信息通常采用归化处理,使观众无需源语文化背景知识就能看懂。

全文阅读

如何使文言文教学更有效

《爱莲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上乘之作,它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意蕴丰富。就是这样一篇深入人心的美文,达标课上的教学却索然无味,学生似懂非懂。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这位老师重“文”轻“言”导致的。

那么如何纠偏初一年级重“文” 轻“言”的教学误区,做到“言”、“文”并重,使教学更加有效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文言文教学经验,认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在于:

一、注重诵读引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初一学生相对陌生的文言文,教学中的反复诵读不可或

缺。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逐步地融入文本,走近文本,进而解读文本。对于与学生相隔甚远的古代文字,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读顺为基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性地朗读。如此,学生便可以在教师的范读下把握、识记文言文中的生字词以及文言语句的节奏、停顿等,更可以把握诵读相关语句的语气语调。一如《爱莲说》中“蕃”(fán)濯(zhuó)亵(xiè)生字的字音,“予M独爱M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重点文言语句的停顿,教师的范读都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

对于初一文言文的教学,教师除了要进行必要的范读之外,还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诵读的引领和点拨,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朗读,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譬如《爱莲说》的教学就不可在教学之初粗粗地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了事,而应让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通过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放声读、默读、竞读、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选择性阅读等各个层面的阅读,来密切学生和陌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加快学生与文本融合的进度。多种形式的诵读应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不可偏废,不能仅仅落实于某一个教学环节。

只有让诵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线,才能让学生全面融入文本,进而做到读中悟,悟中读,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强化译读指导

全文阅读

《红楼梦》德英译本人名翻译特色比较

摘 要:《红楼梦》的人物命名极具特色。本文选取大卫・霍克斯所译英文版和弗兰兹・库恩所译德文版中一些典型人名,从归化、异化角度对其翻译特色进行分析、比较。为了作品在目标语者中的传播和普及,译者应该更多地采用归化翻译。

关键词:《红楼梦》人名归化异化

一、引言

《红楼梦》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极为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各种译本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向全世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窗口。如此一部彪炳史册的巨著,加之中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红楼梦》的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两位汉学家――《红楼梦》英文版译者大卫・霍克斯和德文版译者弗兰兹・库恩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笔者将从一个小的切入点――人名翻译,对德英译本不同的翻译风格和技巧做一简要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起名字十分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除了极具重要性之外,中国人取名字还是一种艺术。张爱玲在《必也正名乎》中说道:“为人取名字是一个轻便的,小规模的创造。”相比之下,西方人取名则更像是一种程序:在神话传说或宗教经典中挑选一个现成的即可。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也给翻译造成了很大挑战。

《红楼梦》人物姓名尤其复杂。全书人物近千,关系纷繁复杂。作者给这些人物的命名手法极具艺术性,倾注了作者的个人感情,个中滋味若非母语者很难体会。例如采用大量谐音等双关语: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卜世仁(不是人)、甄英莲(真应怜)等,既突出了人物性格,又暗示了人物命运。这些名字体现了汉语语境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脱离了原有语境后难免会出现信息缺损。译者在“达”和“雅”之间难免会顾此失彼。

二、翻译理论

目前学界比较通行的翻译理论即为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是由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他认为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的译法,前者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译语文化中,把原作者请到国内来;后者则离经叛道,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国外去(Lawrence Venuti,1995:20)。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Venuti,2001:240);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在这种翻译理论下,译者不应对读者的想象力要求过高,译文更容易为一般大众所接受,有利于作品的广泛传播。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foreignness),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异化在某种程度上对读者的理解力想象力要求较高,部分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会觉得晦涩吃力。但异化翻译有助于目标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例如鲁迅在翻译俄国列普汉诺夫所著《艺术论》时有言:“无产文学评论家,因为他们是有不贪‘爽快’,耐苦来研究这些理论的义务的。”在此鲁迅就采取了“硬译”法,因为他认为译文的对象本身就是“多少要明白一些这理论的读者”。

全文阅读

三步六法翻译文言文

第一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还不会解释的词语就暂时用方框框起来。

第二步根据翻译好的白话文中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原来框起来的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最后选定最合适的意义。

第三步仔细揣读翻译好的白话文,看语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需要补充哪些省略了的词语、删掉哪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如果遇到词序上有问题的地方就调整一下词序。

在这三步过程中,要按以下六种方法翻译:

1.留。文言文中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专有名词可照抄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一句中的“庆历四年”“巴陵郡”都应保留,即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做巴陵郡的太守。”

2.换。①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可翻译为“(他)悠闲恬静,少语寡言,不羡慕荣华利禄。”②古义换为今义。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观潮》)中的“岁”应换成“年”。

3.补。补充文言文中省略成分,以及虽不是原文省略,但应正确译出原意或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或句子。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即“太阳刚出来大得像车伞一样,等到中午时却小得像一个盘子了。”

4.删。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无法译出的某些文言词,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文言文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应删去。再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中的“之”字只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义,可取消不译。

全文阅读

顺应论与《卧虎藏龙》字幕翻译刍议

[摘要]电影以其综合性、艺术性、国际性的特点,成为中外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电影字幕翻译是帮助目的语观众欣赏影片的内容、感悟影片的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卧虎藏龙》凭借其紧凑并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中国文化视觉效果,美轮美奂的画面,演员入木三分的表演,风格鲜明并深邃悠远的东方文化气息配乐,展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情和绚烂的武侠怀想,上映以来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本文以影片《卧虎藏龙》为例,探讨了顺应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顺应理论;电影;字幕翻译

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传播与交流,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电影以其综合性、艺术性、国际性的特点,成为中外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下,也日益兴盛,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作品走出国门,展现于世界各国人民的视野当中。作为电影语言的转换方式,字幕翻译在中西电影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大部分的目的语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只能通过字幕去了解影片所表述的含义,获取影片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欣赏影片的内容,感悟影片的艺术魅力,从而加深目的语观众对源语文化的理解。

一、顺应理论与电影字幕翻译

顺应理论由维索尔伦(Verschuern)提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由于受到社会风俗、社会结构、文化等语境条件的制约,语言使用者应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遵循顺应性、协商性的原则,从语境、语言结构、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作出某种顺应,才能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实现交际目的。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转换方式,电影字幕翻译受到时间停留及空间安排等方面的限制,加之不同文化的空缺现象及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电影对白即时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其工作量更为繁琐复杂,翻译人员不但要考虑到源语文本的国别、翻译策略、目的的选择等因素,还需将有效传达导演意图、传递原片信息内涵作为翻译的宗旨,与电影画面的切换相得益彰,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并分析原影片的基础上,选择恰当贴切的接受语进行表达,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充分考虑到多种语境的因素,并做出适当选择表达出符合当时语境的意义,处理好电影对白与目的语字幕之间的关系,使影片真正为目的语观众所接受,实现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目的。

二、影片《卧虎藏龙》概述

影片《卧虎藏龙》改编自中国武侠小说家王度庐的同名小说,讲述一代大侠李慕白意欲退出江湖,将曾伤人无数的贴身宝剑青冥剑托付给红颜知己俞秀莲,由俞秀莲转交给京城的贝勒爷,以此表明他隐退江湖的决心,然而宝剑被官府千金玉娇龙偷走,在追查宝剑的过程中,李慕白发现玉娇龙是他杀师仇人碧眼狐狸的徒弟,任性蛮横、内心对自由无比向往的官府千金玉娇龙带着青冥宝剑在江湖上惹是生非。李慕白为把玉娇龙从碧眼狐狸设的圈套中救出,不幸中毒身亡,在武当山的云海边,玉娇龙终于大彻大悟,感念李慕白的良苦用心和重情重义,她纵身跳下山崖,随他而去。 华人电影导演李安用独特的拍摄手法诠释了中国功夫的招式剑法,表述中国式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将王度庐“悲情侠剧”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卧虎藏龙》自2001年在北美上映时即成为美国电影历史上最卖座的外语片,并在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多项奖项,世界各地也由此掀起了一股中国武侠文化风潮。影片能为西方观众所喜爱,除了电影本身的特色及魅力之外,地道的字幕翻译也是功不可没的。对照影片的中英文对白,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的字幕翻译不论是从源语文本、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目的的选择等宏观方面,抑或是字、词、句等微观方面的选择上,都体现了顺应论的原则,自然贴切,言简意赅,使英语国家的观众能够从电影欣赏中得到完整的愉悦和享受。

三、顺应理论在《卧虎藏龙》字幕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全文阅读

当搞笑遭遇正经

当下,倘若一个很平常的演员要想成为闪亮的明星,不妨让我透露一个小秘密给你:搞笑搞怪,是一条捷径。

龚琳娜不是天生搞笑搞怪的,人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受过非常正统的音乐教育和声乐训练,按过去的说法是“学院派”,她不像毛阿敏和那英,草根出身。但是,像龚琳娜那样的毕业生太多太多啦,中国各地的音乐学院,一年少说要毕业几百个学生吧?出路在哪里?都到歌剧院去?都到合唱团去?都到交响乐团去?没办法,那里人满为患!只能是自寻出路,或者是在家里自己演给自己看。

把那首《回家》的歌唱得荡气回肠的顺子小姐,如今是人人皆知的歌星。可是顺子的妈妈黄爱莲女士一点名气都没有,大家只知道那个跳舞的戴爱莲,不晓得还有个黄爱莲。其实,“顺妈”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个正儿八经钢琴演奏的,她还是第一个录制《黄河奏鸣曲》的人。可是,“顺妈”什么名气都没有,眼下好像要借女儿的光。

龚琳娜从音乐学院毕业,一路走来非常坎坷,虽然文化部封她为“民歌状元”,又有什么用?她那嘹亮的嗓子不知吓退过多少欧洲听众,像进军号一样气势汹汹。直到她碰到了丈夫老锣,龚琳娜才开始大放光彩。老锣是谁?老锣不是在乡村打更敲锣的,也不是在码头地铁卖唱、靠插科打诨取悦路人的。不,老锣是堂堂的德国作曲家。

夫妻俩一合计,决定要写一首唱一首没有歌词的歌,而且是不以嗓子好坏来衡量的歌,完全依靠表情和动作来“演唱”,挤眉弄眼,鼻子歪,眼翻白。终于,两人捣鼓出一首名叫《忐忑》的歌(严格地说不是歌,而是哼哼)!

终于,一夜爆红!

年轻听众都觉得这个叫龚琳娜的阿姨特别好玩,一副怪模样,在台上简直像个装神弄鬼的人。至于她到底唱的是什么,谁都听不明白。

有个网友通过一个音一个音的仔细辨别,终于听出了龚琳娜的《忐忑》的意思,那歌词原来是:“啊这个贼咋个逮咋个逮,阿姨压抑带把刀……”

全文阅读

翻译特性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影响

作者简介:夏源梓(1990-),女,辽宁省丹东市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目前研一,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摘 要:翻译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翻译活动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受到社会、文化、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是连接语言、文化的桥梁。本文将从翻译的五大特性入手,研究这五个特性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影响,以说明翻译是一种与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的人文活动。

关键词:翻译特性;文化词语;汉英翻译

一、对翻译特性的阐释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在许钧的《翻译概论》中,他把翻译的本质特征归纳为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型、创造性和历史性这五个特性。翻译的第一个特性是社会性。翻译活动并不是符号转换的表层现象,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语言之间的翻译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根据具体语境,受实际社会交流的影响。因此,社会性是翻译的基本特性。翻译的第二个特性是文化性。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那么翻译就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人类虽然分处居住,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但是借助翻译,我们可以进行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圣经》和《佛经》的翻译让世界人民有了共同的信仰,英语习语和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让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可以说,翻译的文化性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依据。翻译的第三个特性是符号转换性。“一种语言符号在翻译者头脑中创造出一个概念,并且产生了一个‘思想场所’,即‘符境’或‘语境’。然后,译者头脑内部的语言编译机制将原语的思维转化成‘内部言语’,供大脑进行编码,接着转化成译语的语言,从而产生出原语语言符号的对象――译语的语言符号。这就是翻译中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李莉,2005:149)”这也就是说,译者会在头脑中有一个在创造的过程来赋予原作意义,而我们说这种再创造的过程又是与原语、译语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不可分割的。翻译的第四个特性是创造性。正如前文所说,翻译不是将语言符号一一对应的过程,它需要受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是译者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翻译的创造性是译者在受原文某些因素约束下通过其自身主体性体现出来的。翻译的第五个特性是历史性。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历史深远,因此,一位译者不可能一次性地全面理解和阐释文本,比如公元前3世纪七十二子对《圣经》旧约的翻译与当代译者的译本肯定存在差异。所以,对某个文本的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译本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丰满,符合时代需求。

二、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受翻译社会性的影响

在社会背景下从事翻译活动,最重要的是考虑语境。“语境决定(语言)形式;形式反过来也建构了语境;”①这一点对称谓语的使用上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小孩子平时在家中称呼父母为“爸爸”“妈妈”,我们可将此译为Daddy,Mummy;但是如果稍大的孩子,即使他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我们也只能将此译为Dad,Mum,或者是在某些正式场合或文本中,要翻译成Father,Mother,不然,在他人看来就有矫揉造作之嫌。又如,在亲密的朋友或熟人之间,中国人大多爱称呼“老张”“小李”等,那么译者也没有必要译出被称呼者的全名,只需译为Old Zhang和Little Li即可;但是如果在某些正式场合有其他陌生人在场,即使说话人向陌生人介绍说“老张是一位老师”,译者出于礼节方面的考虑也应当译为Mr.Zhang is a teacher。另外,有一点在中英文化中很相似,当父母对孩子的表现满意时,父亲可能对母亲说:“看看我女儿做的!”但是如果父亲对女儿的做法不满意时,他又会说:“瞧瞧你女儿做了什么!”这“我”和“你”在称谓上的一字之差恰恰表现出不同的感彩。这时,译者可以照实译出,Look at what my daughter did!和Look at what your daughter did!英语中my和your的转换可以表达出同样的感彩。②在不同的语境下交流,所得出的翻译成果不尽相同。所以,译者要融于社会大环境之中,这样才能译出既能使原作读者明白又能使译作读者理解的作品。

三、汉语文化词语英译受翻译文化性的影响

全文阅读